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靠飞碟学可以赚钱、成名,甚至获得飞碟学专家的尊称.但我觉得好笑的是一些人并没有目睹飞碟和外星人,却来对外星人的目击者评头论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鉴定最后便会归结到一点,即查明该目击者是否患有精神病.5年前,凡是见到过外星人的人,都被宣布精神失常.现在,那些怀疑论者们使用了一个较为温和的字眼,说这是“臆想”.在德国,直到前不久都没有人敢郑重其事地说自己见过不明飞行物,更不能说看见了外星人.有人冒险一吐真情,结果遭到嘲笑.于是,聪明人有幸遇上不明飞行物奇观,便将秘密默藏于心,害怕  相似文献   

2.
子骥 《飞碟探索》2006,(5):10-11
蔡章献先生是台北市天文协会的理事长,台北市立圆山天文台的创始人、前台长。同时,他还是台湾中华飞碟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现在台湾飞碟学会的顾问。他对UFO的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台湾学术界有着极大的影响。2005年,他应《飞碟探索》之约,对广大的UFO爱好者发?表了一些自己对不明飞行物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验证关于不明飞行物报告的真实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是物证:飞碟的照片、飞碟的残骸以及坠毁的飞碟等.1897年7月22日美国俄亥俄州茨聂丝维尔乡镇的两位青年曾拍到过飞碟的照片.1917年6月10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乌依亚姆斯贝气象站拍摄的日珥底片上发现飞碟.1952年9月19日航空技术协会活动时,突然在“富兰克林·露茨维尔特”号航空母舰前方出现一银色飞行物.当时舰上人员成功地拍下了3张彩色照片.这些照片从未发表过.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本文作者何显荣先生是我国台湾省中华飞碟研究会监事长,从事飞碟研究多年,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刊出下面这篇文章,意在使广大读者对台湾的飞碟研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一、飞碟学的涵义飞碟学是在研究与飞碟有关的各种知识,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宇...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人只是从书本和杂志上接触到UFO学,但是,最近这一领域最具吸引力的人工制品被推上了展台.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城的奥特尼迷兹飞碟博物馆,参观者可以观赏到人所共知的1947年飞碟坠毁事件的重现,同时展出的还有直径2.4米的飞碟和外星人雕像.馆长约翰·布瑞斯说,该博物馆展示了自1940年以来,每10年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未来称霸全球的“交通之王”是什么吗?是飞机、飞艇 ,还是火车、汽车 ,抑或是轮船、潜艇?不 ,都不是 ,而是飞碟。飞碟 ,飘忽来去 ,神秘莫测。但是 ,在不久的将来 ,你也许会坐在飞碟上周游世界。当然 ,这不是被外星人劫持了 ,而是置身于新型的空中交通工具。因为 ,在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们正在公开或秘密地研制属于人类自己的飞碟———人造飞碟。二战期间露端倪二战期间 ,德国在火箭工程学和流体力学领域具有世界领导地位 ,曾制造了一种圆盘飞行器。德国飞机设计师多鲁夫博士于20世纪50年代证实了这一说法。这种圆盘…  相似文献   

7.
漫话海中飞碟高明强海洋中出现的飞碟,有人直呼为“海中飞碟”,也有人称之为“USO”。据世界海中飞碟协会统计,截至1995年,全球已经发现1000多个案例。其实,这一类水中飞碟在我国的古籍中早有记载。例如,南北朝时代的《拾遗记》就有这样两则轶闻:尧登位...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本文作者蔡章献先生是中华飞碟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台北市天文协会理事长,前台北市立圆山天文台创始人、台长。蔡先生对UFO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台湾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全球科学界人士对于外星人存在与否,以及外星人是否到过地球一向争议颇大。无论...  相似文献   

9.
飞碟验证的主要思路1.飞碟需要一种极特殊的能源,这种能源事实上必须是永动机.2.正统科学界彻底否定飞碟的结症是对能量守恒的盲目信仰,因此在飞碟的能源和反重力问题上陷入了空前的绝境.磁能装置能否造出来是飞碟验证的关键和核心.  相似文献   

10.
飞碟研究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古代史书就曾有关于飞碟的记载,现代飞碟现象的研究始于1947年6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州上空看到9个盘状飞行物之后.人类对飞碟探索了40多年,至今仍没能解开这个谜.现代飞碟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飞碟是外星人所为,是地外文明的表现,目前这种观  相似文献   

11.
UFO是"伪科学的又一品种"吗? UFO学特别是飞碟学是一门内涵极广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天文、地质、物理、数学、工程、航天、材料、宇宙考古、宇宙起源、宇宙生物、信息学、动力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小组比“天外来客”小组迟到现场一会儿,于是,专家们对坠毁的飞碟开始调查.据施德曼讲述:调查人员通过打碎的舷窗一个接一个地进入飞碟.飞碟上的舷窗很难同飞碟外壳区分开来,看上去酷似金属,可是后来才搞清楚,原来,这些舷窗都是透明的.调查人员在飞碟舱室内发现两个类人生物,他们的身高为1.2米.由于飞碟坠毁时的强大惯力,两个乘员被重重地摔到仪器盘上,他们的尸体被烧成深褐色.其余的12具外星人尸体都两臂张开地躺在舱室的地上.实际上,飞碟上总共有14具尸体,而不是斯卡利所说的16具.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的洪荒时代发生过飞碟案吗?这在飞碟学的研究中已经有大量的文章在论述了。那么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人类的上古时期也发生过飞碟案吗?本文认为不但确实发生过飞碟目击案 ,而且飞碟还深深地介入了人类进化。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看这类现象的呢?对于处在蒙昧状态下的原始先民来说 ,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是不可能的。所以 ,对事物的不理解而导致对它的夸张的描述 ,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了 ,例如 ,从许多自然现象的离奇描述中 ,我们就可以分析出风雨雷电来。我们也可以从古代先民的荒诞描述中窥到其他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真实情况。对于飞碟…  相似文献   

14.
王芝苗 《飞碟探索》2007,(10):44-46
乍一听,飞碟与经济发展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然而熟悉飞碟的人都明白,飞碟与经济发展不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研究飞碟还能大大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为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笔者谈点拙见与各位商榷.  相似文献   

15.
飞碟光束在众多飞碟现象中是最富有神奇性、最引人注目、最光怪陆离的,它使人类现有的物理光学知识黯然失色,对飞碟光束的研究将为人类物理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这里我们来看看飞碟光束使人致瘫这种现象,或许我们能有一点突破!让我们先来看几则飞碟光致瘫的案例:1972年,芬兰普尔金市两名20岁出头的姑娘看到一个带有发光圆盖的飞碟.突然,飞碟射出一道光束击中了这两位姑娘.她俩顿时就从头到脚失去活动能力,好像被焊在原地似的既不能呼吸,也听不见声音,更无法呼救.然而她们的头脑却很清醒,有逃离的念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宇宙之谜的飞碟,来无影,去无踪.有时目击者还描述说飞碟具有一种“隐身”的神奇能力,它能在你的视野中突然出现和消失.形容它正可用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对于飞碟之谜,大多数人从分析的角度所迷惑的主要之处是不知它从何处来,不知它到何处去.于是更无从下手去分析它是何物,它的组成、结构等等问题.飞碟之谜已经困扰了我们50年了.人类的思维在飞碟现象面前略显得苍白无力.对于飞碟出现了种种推想和猜测.但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仍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竞猜.  相似文献   

17.
一直记得1981年5月的一个晚上,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直径30余厘米的黄色UFO拖着3米多长的橘黄色光带,在我们山东省利津县第三中学上空无声飞过,飞行时间大约5分钟。当时,我们全班连同正在晚自习辅导我们语文的黄全禄老师一起惊奇地大声喊:“飞碟,飞碟!”那个晚上,我们250余名师生沸腾了,在议论着关于飞碟、百慕大的种种传奇……  相似文献   

18.
来自另一空间的飞碟,奇异的飞行技艺使人类兴叹,百思下解.看到自己的科学水平与飞碟世界的巨人差距,使人类感到困惑.飞碟能够骤然出现和消失、极大加速、直角转弯、跳跃飞行,能突然骤停和倒退、悬停;在大气中飞行没有声音.能穿壁而出入,能够使汽车和墙壁变得透明.这是由于飞碟乘员掌握了控制物质的方法,能随心所欲地分离和组合物质,使基本粒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排列,以产生所需要的年力场和引力场.飞碟在大气中飞行,是把前面的物质调制成引力场,后边的物质调制成斥力场.飞碟在行进中避免了与空气摩擦,因而无声无息.飞碟射出来的光,与气功外气的作用相似,是经过调制后发射出来的物质流,这种光可以灼伤人体,可以  相似文献   

19.
写下这个题目后问自己:是不是略有霸道的嫌疑?时至今日,许多地球人并没有因为不了解飞碟、不了解飞碟文化而感到困惑和空虚,甚至不承认、不待见有什么飞碟文化.相反,人们身边的许多事情,诸如油盐酱醋之类,都远比飞碟文化显得重要和实在些.所以本文绝无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别人的企图,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并愿以此文与同道商榷.记得十几年前还在大学念书的时候,《飞碟探索》杂志刚刚问世,那时这本杂志以UFO基本知识、UFO目击报告为其主旨.宿舍里的伙伴曾就飞碟现象、天外访客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许多闻所未闻  相似文献   

20.
半个多世纪以来,有关飞碟的神话在人类社会广泛流传,不断升温.社会舆论似乎已经确认,飞碟是天外来客,是外星人派使者来造访地球.但是,时至今日,许多国家的军方依然认为,飞碟并非外星人的杰作,而是地球人类设计天才的作品,是新一代地球飞行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