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前襟操纵拉杆耳环断裂失效后,通过普查及典型件的分析,查明了开裂是由于设计时耳环结构选择不当,制造时未达到要求,装配时预紧力控制不严及使用时条件较差等方面原因引起的。在设计前装配上,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某型直升机操纵系统铝合金拉杆端套多次出现裂纹问题,导致拉杆与接头松脱,操纵功能失效,影响了飞机的正常使用和飞行安全.对此从拉杆产品设计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等方面系统分析故障原因,提出了设计结构改进措施,并验证了改进措施能够彻底解决操纵拉杆端套问题,使操纵系统拉杆产品质量与性能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直11型机尾桨变距拉杆故障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直11型直升机交付用户在外场使用时,出现两类尾桨变距拉杆上端关节轴承从拉杆本体中脱出的故障。鉴于该故障将严重影响直升机的使用安全,为此,设计和制造部门通过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充分的试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经装机试飞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4.
某型飞机方向舵操纵力测量拉杆接连发生失稳破坏,本文通过对原机拉杆与测力拉杆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故障根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某型直升机发动机油门操纵为刚性操纵结构形式,大修时需要对每根拉杆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再装回原机。由于修理资料中没有对每根拉杆的长度进行规定,导致发动机油门操纵调整具有一定难度,且调整周期长。本文根据发动机油门操纵的结构原理,提出了调整方法及要求,并针对调整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排除方法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歼七*型机的前襟拉杆起裂事故做了受载分析及疲劳对比试验。经主分析确定了新拉杆的寿命,为解决此质量事故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模型旋翼风洞试验中变距拉杆载荷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桨叶变距拉杆操纵载荷是旋翼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参考了常规飞机模型风洞试验测力元件及国外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研制了具有足够刚度和强度,且有较高载荷灵敏度的新式变距拉杆测力元件,解决了高刚度与高的载荷灵敏度要求这一矛盾。同时采用了信号放大技术,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旋翼模型试验,并获得了操纵载荷这一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国内目前使用的航空设计参考资料中对于操纵系统拉杆自振频率的工程估算公式,大多形式上接近但各参数的量纲单位却不一致,估算得到的结果差别较大;对于操纵拉杆与飞机发动机转速达到共振的描述也不尽合适。从机械振动原理推导证明使用公制量纲参数的拉杆自振频率计算的工程公式,并用Nastran软件分析非等截面拉杆的自振频率。  相似文献   

9.
一、机床设计概述由于某机的操纵拉杆和部分结构撑杆采用了法国先进的收口拉杆,其主要特点是:收口端壁厚等于2~3倍的管体壁厚,拉杆接头直接拧入收口拉杆的螺纹孔内。其优点是;结构零件少、重量轻、强度高、可实行专业化生产,从而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为了试制这种新型拉杆,一种既能使铝杆端头在热态下镦粗和收口的专用设备即应运而生。 1.机床需要完成的主要工序 (1) 管子端头在加热的收口模中完成收口,镦粗的复合工序。收口后的拉杆见图1。  相似文献   

10.
某型直升机在进行小重量发动机喘振试验试飞过程中,主桨毂下限动环出现了断裂故障。从结构断El处的金相分析、操纵和载荷测量数据分析、有限元应力分析等几个方面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定位,并给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某旋翼系统装于某型直升机,实测了该直升机在悬停、盘旋、平飞、过载、机动飞行科目下的桨叶变距拉杆的铰链力矩,据此计算了该型机纵向和横向操纵助力器所受载荷;同时根据该机操纵助力器输出力与操纵速度特性曲线,考核验证某旋翼系统的铰链力矩、某型机操纵助力器的承载特性即桨叶和助力器的设计及其匹配是否合理、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飞机操纵面故障研究及其补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平  陈宗基 《飞行力学》1997,15(3):67-72
进行了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各操纵面的单独/组合故障分类,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组合,不同程度的故障下的飞机特性,分析了各种故障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故障模式分别进行了控制律重构设计并对飞机重构后的稳定性及操纵品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极端故障下,现有操纵面权限范围内,可以保证稳定飞行并具有可接受的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操纵面故障时有效控制能力未知、指令分配不精准的问题,基于可控度提出了一种操纵面故障重构控制分配方法。综合操纵面舵偏物理偏差和虚拟控制指令跟踪误差,建立了可用有效集求解的多操纵面加权最小二乘控制分配模型。考虑到多操纵面系统输入受限且非对称,围绕有效控制能力指标设计并计算故障飞机的可控度,以修正控制分配权系数实现精确故障重构。结合某多操纵面飞机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某型飞机方向舵偏角限制装置机上地面调试时不满足性能指标要求。通过对限偏装置的原理分析、方向舵操纵系统原理分析、方向舵操纵系统安装、刚度检查及方向舵操纵系统传动检查,结合检查和分析结果得出故障原因,拟定故障解决方案并在机上调试,成功排除了故障。该经验可为类似限偏装置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占正勇  刘林 《飞行力学》2006,24(2):73-76,85
在常规反馈控制设计的基础上,将控制分配技术应用到多操纵面飞控系统的设计中,从而合理、有效地解决多个操纵面的协调操纵和综合分配问题,并应用控制分配算法完成综合飞行/推力矢量控制和操纵面故障重构控制两类应用设计。仿真表明,多操纵面飞控系统设计能够提升飞机机动性和安全可靠性,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飞机发动机操纵系统钢索断裂问题,从装配质量、钢索质量、操作情况和钢索应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发动机操纵系统进行了设计改进,通过试验验证,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对某型飞机右发动机架垂直拉杆的断裂性质和原因进行了断口分析和受力分析,得出该拉杆系疲劳断裂失效;其原因主要是拉杆受附加侧向力作用和筒内壁工艺加工台阶根部R尺寸太小,引起R处产生较高应力集中。最后提出几条预防拉杆断裂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襟翼电气操纵系统的通电故障,叙述了襟翼电气操纵系统功能、故障分析及线路改进过程。通过对机上线路的插头进行分解,进行导通和绝缘检测,排除了机上线路故障;通过对设计线路进行分析,发现在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的交联线路存在回流现象,致使在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通电检查时,襟翼系统不供电的情况下,电流从起落架信号断路器经过起落架信号盒,到襟翼系统的襟翼控制盒、襟翼电磁阀形成回路,导致襟翼在不给电的情况下被放下,设计原理存在严重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案。和设计协商确认后,对襟翼电气操纵系统的原理、馈电图做了相应更改,对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试验证明:在线路改进后,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功能完好,而且故障得以排除,消除了重大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刚性操纵系统,大都采用两端收口的拉杆作为传力件。拉杆的材料为铝合金,零件的形状如图1所示。拉杆收口后,在保证形状尺寸的前提下要求: 1.变形区A段的厚度不小于原材料壁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型飞机前缘缝翼操纵系统,提出了三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模态形式,即系统作动器卡住失效模态、作动器内部断开失效模态和作动器断裂失效模态。重点探讨了在缝翼操纵系统故障模态下,系统故障对结构强度影响的分析方法,从而为后续型号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