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民航空管系统规划处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民航空管系统。十五。期间建设情况。一是管制中心建设项目全面落实。完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和三亚等一批管制中心的建设,空管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特别是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民航空管自动化、现代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二是航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北京-广州、北京-上海、上海-广州等重要航路进行了改造,  相似文献   

2.
兰大区域管制中心的建设、使用和运行支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通过建立三个标准统一的、可靠的、现代化、网络化的区域管制中心,形成支撑我国东部地区空管体系的三大支柱;通过标准统一、系统软硬件设备一致的三个区域管制中心的建立,大大提高我国民航空管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建设项  相似文献   

3.
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工程,是民航空管系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首次将民航分散指挥系统集中成大区域管制的系统,为中国民航未来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4.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三个技术标准统一、系统软硬件设备一致的现代化区域管制中心。整个工程的技术含量高,设备先进,是民航空管建设史上规模和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这样大型的建设项目,全方位的工程管理至关重要,科学的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5.
空管系统技术管理是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充分发挥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整体技术优势,提高空管效能和水平,确保飞行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将管制全国60%~70%的飞行流量,抓好三大中心空管系统的技术管理,就抓住了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管理的关键,抓住了中国民航空管系统管理的核心。早在“九五”时期,中国民航就计划建设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经坚持不懈的努力,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建设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
广州区域管制中心作为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之一,建成后将替代现有广州、长沙、桂林、南宁、湛江五个高空管制和广州中低空管制功能,对中南地区航空器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必将大大提高民航中南地区的空中交通管制水平和空管安全保障能力。200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广州区域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荣幸地参与了一些中国民航的空管工程建设,尤其是随民航总局空管局三大区域管制中心项目-NESACC小组一起直接参与了上海区域管制中心的项目建设和管理,受益匪浅。现就区域管制中心空管自动化系统建设管理和个人的肤浅认识及体会仓促成就此文,愿与同行共享并渴求赐教。  相似文献   

8.
民航发展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最大程度的空管系统自动化。近几年,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空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工程建设日趋繁忙。高端技术设备的应用,对保障设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民航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土建工程建设为例,可以看出在众多的工程建设中工程监理的  相似文献   

9.
谢珂 《空中交通管理》2010,(2):26-28,59
<正>一、北京区域监视系统现状与问题建设大型区域管制中心是民航空管模式进行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步骤。目前中国民航已经建成和运行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大型管制中心(NESACC项目),管理了中国80%以上的飞行流量。成都、沈阳区域管制中心已相继开工建设。后  相似文献   

10.
去岁处处有硕果,来年满眼见芳华。2005年,民航空管系统全体干部职工意气风发,脚踏实地,团结协作,不断进取,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空管安全形势平稳,空域环境得到改善,雷达管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全部投产,空管运行保障有序,航班正常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民航总局、总局空管局和华东地区管理局的领导和关心下,民航华东空管局从2004年4月开始正式启动运行过渡工作。根据上海区域管制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华东地区空管运行的实际情况,华东空管局对上海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过渡进行了系统规划,制定了《上海区域管制中心运行过渡  相似文献   

12.
确保飞行安全,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声誉,一直是民航全行业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航空运输在快速发展,空中飞行流量在快速增加,而我们的空管保障工作却存在着与之不相适应的矛盾,这无疑是对空管新的挑战。民航中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以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应对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探索安全管理新方式中下真功夫、下大功夫、下深功夫,破解了一道道难题,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因而创造了75个月的安全周期的好成绩。我们相信,该区域管制中心的做法,是能够给空管全系统乃至民航全行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是我国“九五”期间拟建的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近21亿元人民币。三大管制中心建成后,管制范围将覆盖我国70%的高空区域。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大飞行活动繁忙地区将实现雷达信息联网和通信系统联网。占全国总飞行量约80%的这三大地区的飞行活动将更加安全可靠,空管保障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每月一页     
《空中交通管理》2009,(8):62-65
民航局空管局 7月2日,民航局空管局召集各地区空管局、航空公司等单位在华北空管局召开了国庆阅兵民航空管保障方案宣讲会。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参加会议并做重要讲话。(田勇)7月6日,中央党校“扩大内需与经济发展。省部级研修班30多位领导到北京区域管制中心和首都机场东塔台视察工作。(田勇)7月7—10日,民航局空管局在沈阳组织召开了《民航空管系统设备运行状况信息通报规定》的修订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5.
《空中交通管理》2005,(5):F0003-F0003
记者从10月25日在广州召开的民航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获悉.民航北京、上海、广州区域管制中心已相继投入运行.在其中任何一个管制中心.空中交通管制员都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空中飞行动态,同时指挥1500架飞机。  相似文献   

16.
空管建设方面,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甚高频(VHF)遥控通信工程竣工投产,北京至厦门航路改造、上海至西安成都昆明航路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民航运行管理系统、气象系统工程建设启动。(选自:一、2006年民航工作回顾之(四)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17.
6月1日,全国民航空管系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总局空管局局长苏兰根作工作报告,总局空管局党委书记周毅洲主持会议。民航总局空管局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和机关各部门、直属单位的领导,以及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北京、上海、广州区域管制中心的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北京、上海、广州新区域管制中心建设工程是我国空管发展史上最大的空管建设工程项目,是适应面对新世纪我国民航事业飞速发展需要的重点工程。为了搞好工程和应用系统的建设,我们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了“需求牵动、标准先行、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使得工程和各个应用保障系统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也将使工程和系统为今后正常、可靠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的顺利建成并投入生产,这三大高空管制中心进行高空接管的工作也拉开了序幕。高空接管后,原来承担高空管制指挥任务的区域管制室将负责相应区域的中低空管制范围内航空器的指挥。据统计,高空接管后80%以上的中低空区域管制室在使用美国生产的Telephonic空管自动化处理系统(简称Telephonic系统)。如何充分发挥Telephonic系统的各项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中低空区域管制室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广州区域管制中心接管长沙高空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解决Telephonic系统在高低空扇区划分、飞行计划和动态的管理、进程单的打印等方面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元元局长在年初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航发展全局,要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战略,大力提高创新能力,特别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总局空管局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空管系统工程建设会议上也提出,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动空管设备国产化”。尽管我国民航空管工程建设中,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国产设备,如去年刚刚建成的三大区域管制中心就大量采用了我国自行开发生产的空管设备。然而,目前我国空管国产化设备的参与能力还非常有限,大量的进口设备仍然占据着民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