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沈从文先生用上述白  相似文献   

2.
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的茶峒镇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就因为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而声名远扬。与中国的其他地方相比,那个混乱年代里的茶峒人安宁自足的生活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他们依山靠水而居,用木船连通外面的世界,下运桐油、川盐和染色的五倍子,上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海味等。长途的贩运模式加集市贸易的经济结构,使这座占地仅两平方公里的小镇很自然地成为了近代湘西边界上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3.
刊首语     
《西南航空》2011,157(3):I0002-I0002
"在茶馆里同喝茶的老乡聊起来,会听到各种各样关于翠翠和爷爷的消息,这也是茶峒人最乐意向外来的人们描述的。想不到沈从文在《边城》中虚构的人物,居然活在茶峒人的心目中了。"沈从文那充满灵性的文字,为我们建构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边城——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字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湘西小说中的代表作,《边城》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顺顺和老船夫就是令人难忘的两位男性长者形象,顺顺是集财富与权力于一身的正义之士,老船夫是一位有责任、重道义的老人。塑造《边城》中的男性长者形象一方面象征了古老的湘西世界,代表了边城世界美好的人性;另一方面也是作者压抑梦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郑旭升 《今日民航》2009,(12):88-91
法门镇因寺而名,寺因塔而建。而今天的法门寺得以重新震动于天下,却是因为塔倾后地宫珍宝的惊艳问世。这些深藏于法门寺塔下的唐代珍宝,为我们对于唐代的记忆提供了最为辉煌的佐证。在本期杂志中,我们就将为您呈现地宫珍宝之——唐朝的茶具。自从茶被人利用以来,相关的茶具就应运而生。发展至今日,饮茶的方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茶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唐代不仅煮茶过程比现在的泡茶复杂,而且茶具也与我们现在的迥然不同。但传承至今,这些茶具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无从考证,直到法门寺出土了这一套唐代的皇家茶具。  相似文献   

6.
边城之美     
任冠南 《西南航空》2012,(12):65-65
边城之美,是放缓了节拍的深山流水。一汩一汩,淌过石板桥,淌过观望的人心。不错,边城的一切,是活动着的,也是静止着的。时间的脚步与门槛上方水手的烟圈构成了鲜明却不刺目的对比。没有人有长久的愁云,老人孩子脸上的表情乐呵呵的。日子在太阳底下暖暖地流淌着。历史,终究是比碧溪岨的水来得快,也比青浪滩的浪来得猛些。温厚坚实的大山终于抵挡不过风雨的淫威。  相似文献   

7.
"在飞机上看风景,真的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基本上不会看书和报纸,就是一直在看风景。""我几乎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要看看人家的风水,形成了一种习惯。现在很多地方都经风水师指点过,我在看的时候也是在学习,看人家是如何摆设和处理的。"  相似文献   

8.
牧牧 《今日民航》2010,(12):60-66
在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摇摇晃晃地走来一行尸体,尸体都披着宽大的黑色尸布。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手执铜锣的活人,这个活人,当地叫做"赶尸匠"。赶尸匠引路,死人随后,举腿跨步硬枝硬杆,其状十分恐怖,这样的情形甚至在解放后仍在湘西的乡野小路上出现,使见者惟恐避之不及。这所谓"赶尸",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今日民航》2011,(12):20-25
有一个人,每年他只工作一天——确切地说是一晚上,但这却是相当繁忙的一晚,他不仅要背着一个硕大的口袋走遍世界,还要不停地爬屋顶钻烟囱。他相当低调,没有人见过他;却又相当的出名,大家都认识他。他就是圣诞老人。又到一年的圣诞了,小编给您找了三个最可能邂逅圣诞老人的地方。在这里,或许不经意间你会和圣诞老人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0.
丁乙  黄姚 《西南航空》2009,(6):46-49
湘西,在沈从文的笔下是这样的:“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就可成一绝好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一个人若沉得住气,在这种情境里,会觉得自己即或不能将全人格融化,至少乐于暂时忘了一切浮世的营扰。”  相似文献   

11.
"明前龙井绿,茶煎谷雨春。" 中国茶文化兴盛在唐朝,事实上在魏晋就已成为风尚,无人不茶。对于一个游走四方茶田的摄影师而言,少有初识便为之动情的地方。我钟情天姥山脉、沃洲湖畔那一片片、一座座依山傍水的碧绿茶田,是因为它是一个值得享受的好地方。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茶田绵延,我确信那里的茶园是洁净的。不仅成群结队的游人难以抵达,甚至害虫  相似文献   

12.
音乐     
《今日民航》2009,(3):126-126
林俊杰《陆》九州音像出版公司出版林俊杰在这张专辑里融进了很多音乐元素,且更具时尚感。专辑没有想要交代的概念,只希望能带给大家感动,呈现最自然的林俊杰。一曲《小酒窝》,成为今年最温暖的小情歌。原本设定这首歌只有JJ一人独唱,经JJ提议,便有了"JJ的大酒窝"与"阿Sa的小梨窝"相碰,一起来制造这首歌曲的纯纯浪漫感。《我还想她》,优  相似文献   

13.
干扰效应是大型冷却塔风毁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冷却塔群风致干扰研究均针对同一尺寸,缺乏不同尺寸冷却塔之间风致干扰效应研究。以中国山东鲁西电厂增建冷却塔工程为背景,针对既有四塔组合(小尺寸)、新建二塔组合(大尺寸)和六塔组合3种组合,采用刚体测压风洞试验获得194个工况下的表面风压分布;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六塔组合最不利干扰工况冷却塔群的周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六塔组合下冷却塔表面平均和脉动风压分布特性,对比研究了3种塔群组合下大尺寸冷却塔与小尺寸冷却塔的荷载干扰系数;同步分析了最不利风向角下冷却塔群周边速度流场和涡量变化,着重提炼出不同尺寸冷却塔群之间的风致干扰机理。研究表明,此类不同尺寸冷却塔群之间的干扰效应要远远大于同一尺寸的冷却塔群,具体表现为小尺寸冷却塔的增强效应和大尺寸冷却塔的遮挡效应;大尺寸冷却塔群干扰系数相比增加28%,小尺寸冷却塔群干扰系数相比降低6.4%;小尺寸冷却塔群之间的夹道效应引起的气流加速对于大尺寸冷却塔存在不利影响,能够显著增加大尺寸冷却塔的局部风荷载;而大尺寸冷却塔的遮挡效应能降低小尺寸冷却塔的整体风荷载。研究结论可为此类大型冷却塔增建工程抗风设计提供风荷载取值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与己论道巅峰已随心@茶叶的极致修行O 2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一场喜马拉雅地壳运动.生成雄秀峨眉。一利,顶级名茶的极致修行,成就大师级完美好茶。。与己论道巅峰已随心。—论道《十二法贝lJ)}与其说是一种极致好茶、不如说是大师精心的杰作。严循《论道十二法则》、纯粹手工制作,完美的阳光、孵养十年的土壤……论道,对完美的追求超乎想象没有污染的峨眉生态圈,令论道茶叶蕴涵更多芳香物质与太阳完美的趴离.令论道茶叶充分沐浴适合阳光性格土,动静皆宜;气质上,从容自若甘1几寂寞—论道春茶一年只采一季其他三个…  相似文献   

15.
黄蜂筑巢     
周涛 《今日民航》2012,(5):118-118
到了霜降的时候,黄蜂陆续坠落阳台了。一只又一只,总是不断地出现,却又不会大批地同时死亡,有时候扫地,扫帚里面就蠕动着一两只。秋日的阳光温厚无力地照耀着,像摊开四肢时缓缓输送的血脉。秋的日子将尽,前面似有一堵无力逾越的无形的墙,在秋风的驿马来往传送急件的时候,挡住了那些没有办好移民文件的小生命。在黄蜂家族里,大部分没有办好移住冬天的手续。在阳台上,我听见一个细嗡嗡的声音说:生活着多么好啊,但是我们,只有一死了。  相似文献   

16.
炒茶人     
九月 《今日民航》2013,(5):28-31
又是春茶飘香时节。作为茶的故乡,每到此时,茶在杭州总会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焦点。同时,为维护西湖龙井茶的独特品质和传统的手工炒茶技艺,"手工炒茶"保卫战也就此展开。炒茶工艺的繁琐辛苦,使得西湖龙井原产地的翁家山、梅家坞、满觉陇一带,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了炒茶绝艺后继乏人的窘境。  相似文献   

17.
《西南航空》2005,(8):113-113
通常情况下,事业只是一个借口,但这并不意味首撒娇的男人没有事来,相反事业往往正是他们赖以撒娇的资本。回首逝去的岁月,他们会有一种患得患失的茫然,然后像孩子一样,用祈求的眼神对比自己女儿还小10岁的红颜知已说:翠花,别离开我。  相似文献   

18.
饮君子 陆尧     
王丹丹 《今日民航》2009,(12):42-45
陆尧深知创新是中国茶产业与茶文化事业的生命线,这些年,他做了很多补空白的事,茶诗、茶馆、茶庄、茶文化教育……很多茶事活动陆尧都是"第一人"。"我在茶的消费、服务经济方面能有自己的成果,取得一定成就,得益于社科院比较宽松的环境。"陆尧说:与第一为伍很光荣,要继续做下去,爱茶之路,一步一步,正未有穷期。  相似文献   

19.
它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山。它所在的北纬30度上,不仅有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南美玛雅文化。还有神秘的三星堆、神龙架、百慕大。它是女娲补天的残缺之美,它有大禹治水的无名之碑。于自然。它是风景绝佳处:于文化,它是人类心灵故园。它是一种叫“茶”的神奇植物的故乡。两千多年了。茶已经遍布世界,而最早人工种植的那七株茶树,却依然在它的莲花五峰间不生不灭,静看时世沧桑变迁!吴理真的辛苦,它见证;皇茶历史的荣光。它淡然。它也是一个佛教的圣山。深山古寺。茶含禅机。禅入茶道。千年以降,禅惠大师的”禅茶一味”,都溶解在罡风劲健的”龙行十八式”里了;永兴寺的施食仪规,也已经传遍世界的佛寺禅院。曾经,它是大名鼎鼎的茶马古道的起点。一代代的背夫,衣衫褴褛。他们硬是用脚板走出了一条几千公里的路,用小小的茶叶连接了汉藏的千年友谊。曾经,它是800名知青的梦想之地,如今,青春的激情和梦想虽已远去,那段记忆却化作了这漫山遍野的青葱茶园。千秋蒙顶,往事倏然。  相似文献   

20.
难忘普洱     
陈波 《西南航空》2010,149(7):28-35,38-43,46-49
这是一方神奇美丽的热土。这是一片令人心醉的绿洲。这里时时飘溢着茶的芳香。这里处处流动着舞的旋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