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碳纤维由混编,软编制成预制体,后经致密化制成C/C销钉复合材料,讨论了编织方法,复合工艺,界面,加工性等影响C/C销钉的因素,高压碳化沥青碳基体与碳纤维界面结合强;纤维体积分数对碳销钉的强度起决定性作用,软编C/C销钉可机加性好,带轴纱4向软编C/C销钉的纤维含量高,剪切强度高达63.7MPa。  相似文献   

2.
选取四种不同软化点的浸渍剂沥青和四种不同结构织物,采用低压浸渍-常压碳化的致密化工艺,制备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浸渍剂种类和织物结构对致密化效果都有影响,并指明造成传统工艺致密化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碳化时沥青的流淌。  相似文献   

3.
快速致密法碳/碳刹车片美国Textron特种材料公司采用新型快速致密化工艺生产的碳/碳刹车片已向市场出售。据报道,用这种新型快速致密化工艺制造的材料比普通碳/碳刹车片有更高的耐温特性,并且减轻了质量。快速致密化工艺可以在碳/碳部件致密化时进行精确的工...  相似文献   

4.
加压碳化提高了沥青的产碳量,压力影响沥青中间相的形成过程,改变了碳化机理和碳的微观结构,同时,也改变了性能。高压沥青浸渍-碳化过程已有许多研究,并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本文研究了鞍山中硬煤沥青在600℃温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力学性能与军事应用,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织物结构设计与编织,致密化技术,力学性能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内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法国SEP公司研制的最新3D碳/碳超细编复合材料-VOLTEX的杰出性能,关键工艺及后续致密化工艺。并介绍了将它应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整体喉衬出口锥的设计,制作,性能测试实例。  相似文献   

7.
碳/碳复合摩擦材料制备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新工艺快速定向流动法化学气相沉积碳 /碳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对总体方案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 ,所得制品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索了沉积温度、炉压、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及石墨化处理工艺对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碳/碳复合材料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力学性能与军事应用,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织物结构设计与编织、致密化技术、力学性能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内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外C/C复合材料致密化工艺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艺,包括液相浸渍工艺,气相沉积工艺,气相渗透工艺,以及最新研制的低成本化学气相复合工艺和快速致密化工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二乙烯基苯(DVB)/聚碳硅烷(PCS)热交联对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通过加热的方法调节体系粘度,满足了降低DVB配比条件下的交联工艺要求。结果表明:交联中适当地降低DVB配比,可增加交联产物的致密化程度,从而增加SiC陶瓷的致密化程度,有利于陶瓷显微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难熔金属及其化合物与C/C复合材料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织物混编难熔金属丝和浸渍含难熔金属化合物酚醛树脂两种方法,并结合常用的沥青浸影炭化工艺制备了含WC、TaC、ZrC、HfC的C/C复合材料,分析了难熔金属组分在工艺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C/C复合材料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混编的难熔金属丝既可以与基体碳也可以与碳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部分碳纤维被侵蚀受损;另外,由于线膨胀系数差异大,造成难熔金属丝以及周围部分碳纤维或整束碳纤维的断裂。颗粒状难熔金属化合物不会造成整束碳纤维断裂,颗粒表层基体碳的取向程度明显高于周围树脂碳。  相似文献   

12.
NomenclaturesA0—coeficientoftheArheniusequationC(n)—hydrocarbonconcentrationinunit(n)(mol/cm3)C0—hydrocarbonconcentrationatex...  相似文献   

13.
纳米碳黑对酚醛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纳米碳黑作为增强材料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纳米碳黑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材料断裂界面、X射线衍射表征复合材料碳化后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黑粒子使酚醛树脂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化学液相热梯度致密C/C技术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分析了化学液相热梯度致密C/C的沉积过程及机理,该工艺用一种液态碳源作基体前驱体,采用梯度加热法,可实现快速致密。结果表明,与传统化学气相致密法相比,该技术能在很短时间(2.5h)内能迅速提高基质材料的密度。  相似文献   

15.
CSCVI法制备C布增韧SiC基复合材料及其微观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CVI法制备C/Si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速度 ,提出了连续同步CVI(CSCVI)法制备C布增韧SiC基复合材料的技术路线 ,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 ,并观察了其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在CSCVI工艺中 ,SiC基体沉积速度越快 ,材料的致密化程度越大且致密效果越好。同时 ,SiC基体沉积速度只由沉积温度与MTS(CH3 SiCl3 )流量控制 ,使工艺的可操作性增强 ,工艺参数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  相似文献   

16.
王珉  W.S.Lau 《航空学报》1991,12(12):651-654
应用于航空航天技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相当高的比强度、高弹性模量、重量轻、热膨胀小、以及具有导电性、对酸、碱有机溶剂有很大的耐蚀性等诸多的优点。但由于材料本身为纤维织物的层压浸渍结构,使其在切削加工时难于达到较高的光洁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17.
将中间相沥青和普通沥青在不同压力下进行炭化,分析两种沥青在不同压力下的成焦偏光组织和扫描形貌。结果表明,两种沥青炭化后的组织随压力的不同而不同。中间相沥青焦低压时以小域组织为主,高压时以广域组织和流线型组织为主。普通沥青焦在低压时以针状细流线组织为主,高压时以镶嵌型组织和小域组织为主。扫描分析表明,两种沥青炭随炭化压力的增大,气孔逐渐由孔径大小不均的大孔变为孔径较均一的小孔。在相同的炭化压力40MPa下,中间相沥青焦以层片状结构为主,而普通沥青焦以层片状和"葡萄"状结构为主。  相似文献   

18.
液相法制造C/Al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浸渗法制造C/Al复合材料,研究了液相浸渗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浸渗过程和组织性能的影响。液相浸渗压力是浸渗工艺的保证,纤维预热温度是关键。实验取得C(SiC)/Al复合材料液相浸渗最优工艺条件,所获得的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高达908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