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11):62-63
“赛丁泉”彗星 “赛丁泉”彗星是2013年初发现的一颗彗星,编号C/2013A1,目前正在向地球轨道内侧运行。它在2014年10月20日5点穿过火星轨道,最近距离约为132000千米。由于距离极近,可能导致与火星近距离接触甚至撞击。为了避免来自彗星的尘埃粒子对火星轨道上的太空飞船的伤害,在彗星近距离通过火星时,  相似文献   

2.
<正>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上携带的"菲莱"着陆器2014年11月12日成功地在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表面上实现软着陆,成为在彗星表面上登陆的首个人造探测器。此次着陆使67P彗星成为人造探测器登陆造访的第7个天体。另6个天体分别是金星、月球、火星、土卫六以及爱神星和丝川小行星。欧空局局长多尔丹称,继成为首个进入绕彗星运行轨道的人造探测器之后,"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现在又再次被载入  相似文献   

3.
发射短讯     
夏光  瞭望 《航天器工程》2011,20(4):38+59+64+71+116+151+154-38
日本将于2014年发射隼鸟-2小行星探测器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在2011年5月12日宣布,将于2014年发射隼鸟-2(HAYABUSA-2)小行星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将于2018年到达在地球和火星之间轨道上运行的1999JU3小行星  相似文献   

4.
嫦娥二号卫星绕日运行轨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5,(4):7-11
嫦娥二号(Chang’e-2)卫星是我国首颗绕日运行的人造行星,文章在给定卫星轨道数据的基础上,对其绕日运行的轨道进行分析。分析了卫星与地球的交会周期,以及一个交会周期内卫星相对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得出了嫦娥二号卫星返回地球的速度增量需求和可飞越的目标小行星。分析结果可为嫦娥二号卫星后续任务的论证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10):62-64,F0003
灶神星是小行星中的明星,它是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中唯一一颗可在地球上直接用肉眼看到的小行星,直径约为483千米,质量大约占所有小行星带天体的9%。研究这颗直径500千米的小行星,有助于了解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  相似文献   

6.
袁越 《中国航天》2000,(4):29-30
美国航宇局的近地小行星交会 ( NEAR,简称“尼尔”)探测器 2月 1 4日在茫茫太空中多游荡了一年后 ,终于进入了围绕爱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这是人类制造和发射的航天器首次成功地进入围绕小行星运行的轨道。在此之前 ,人造航天器已进入过6个太阳系内天体的轨道。这 6个天体分别是地球、月球、太阳、火星、金星和木星。尼尔的成功入轨 ,使爱神星成了第 7个有人造航天器环绕其飞行的天体。首次尝试尼尔是美国航宇局在其低成本行星科学探测计划——发现计划下发射的第一颗探测器 ,重80 5公斤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0,(11):46-47
NASA顾问委员会行星防御特设工作组10月6日提交正式报告.建议NAsA组建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以领导国内和国际上的工作.保护地球免遭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工作组共同主席、前宇航员施韦卡特说,就小行星撞击而言,这种天灾是可防的,但必须做恰当的准备,并同其它国家合作。他说,有政府和国会的支持,美国将能够应对保护地球免遭近地天体撞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克莱门蒂娜放弃飞越近地小行星由于星上敏感器故障,使得克莱门蒂娜空间探测器原定今年夏天飞越近地小行星Geographos的计划被取消。该探测器将转入10000×240000公里的地球轨道,并在此轨道上检验轻型导弹防御敏感器的耐久性。克莱厂]蒂娜于4月底...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1,(8):46-46
在飞行超过27亿公里后,NASA“黎明”探测器7月15日进入绕灶神星小行星运行的轨道.成为绕太阳系小行星带中天体做轨道运行的首个人造探测器。灶神星直径约530公里.是小行星带中第二大的天体,也是太阳系中最亮的小行星,有许多秘密有待破解。“黎明”探测器耗资4.66亿美元.发射于2007年9月。灶神星是它此次探测任务的第一站。它将测绘灶神星表面。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1月下旬,欧空局从五个候选项目中选定了探索土星及其卫星土卫六的卡西尼(Cassini)计划作为欧洲九十年代中期的空间科学研究项目。 另外四个候选项目是伽玛射线天文学研究计划(GRASP);同小行星和彗星交会的科学技术试验用飞行器研究计划(Vesta);对90~120毫微米光谱区内模糊物体的莱曼(Lyman)光谱研究计划以及陆基超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络所需的Quasat地球轨道天线研究计划。 计划安排  相似文献   

11.
王晓晖  闻新 《航天》2013,(11):60-61
太阳系中的3“M” 在太阳系中,有三类英文名称以“M”开头的小天体经常让人产生混淆,这三类小天体分别是流星体(meteoroid)、流星(meteor)和陨星(meteorite)。流星体、流星、陨石,都是宇宙中的碎屑,只是在不同状态与情形下有不同的名子。流星体是太阳系内颗粒状的碎片,其尺度可以小至沙尘,大至巨砾,但通常比小行星要小得多。它们并不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旋转,而是在太空中以任意路径运行。多数流星体是由小行星、彗星、自然卫星等天体在撞击或分裂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12,(10):51-53
美探测器启程转往谷神星NASA"黎明"探测器9月5日凌晨利用其小推力氙离子推进系统挣脱了灶神星小行星的引力,重新进入绕太阳运行轨道,踏上了飞往其下一站谷神星的旅程。探测器将通过小行星带向谷神星转移,2015年初到达谷神星。"黎明"探测器发射于2007年,2011年7月进入绕灶神星运行轨道,对这颗巨型小行星进行了13个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空间探测器是除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外的又一种航天器,它的目标是对深空中的天体(如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进行探测。空间探测器离开地球时,必须获得足够大的速度才能摆脱地球引力,实现深空飞行。探测器沿着与地球轨道和目标行星轨道都相切的日心椭圆轨道(双切轨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2000,(4):21
意大利一天文学家 2月 7日宣布 ,今年刚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可能在 2 0 2 2年撞击地球 ,撞击概率为 1 0 0万分之一。但第二天另一些天文学家就否定了他的说法。这些天文学家在利用新的观测数据重新计算了那颗小行星的轨道后 ,完全排除了它 2 0 2 2年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新的计算表明 ,编号2 0 0 0 BF9的该小行星今后 50年内不会进入距地球 560万公里的范围。过去两年里天文学界已闹过几次这种“狼来了”的故事。此外 ,美国航宇局近地小行星跟踪系统的观测表明 ,直径大于 1公里的近地小行星数量约有 50 0~ 1 0 0 0颗 ,而不是以前估计的 1 0 0 0…  相似文献   

15.
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9月5日从直径约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近处掠过.首次开展了科学观测工作。2004年发射的该探测器耗资10亿欧元。它从仅800公里左右的距离上从斯坦斯小行星旁飞过。目前“罗塞塔”正在火星和木星间的小行星带内穿行.将在2014年5月同楚留莫夫-格拉西门克彗星交会.并把称为“菲莱”  相似文献   

16.
将机器人送入太空,抓住一颗小行星,然后把它带回地球轨道。这听起来是一个相当疯狂的计划,但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久前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讨论。在那次为期4天的研讨会上,各位专家研究了捕捉近地小行星至地球轨道,让其在未来充当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一个基地的可行性以及必要的条件。科学家们所设想的这一计划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按照目前人类所拥有的科学技术,应该能够在10年之内将此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7.
利用核爆直接炸毁小行星或改变小行星的轨道以避免其与地球相撞,是近地小行星防御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文章基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超高速小行星拦截器(HAIV)概念,提出一种将原撞击引导器改为长杆撞击器的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欧拉型冲击动力学仿真软件NTS模拟长杆撞击器对小行星连续开坑的过程,并在仿真中加入能量源以模拟核爆装置在不同深度爆炸对小行星产生的偏转与破坏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杆撞击器并合理控制撞击速度,能够引导核爆装置进入更深的地下爆炸,从而更加高效地耦合核爆能量,提升偏转小行星或直接摧毁小行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太阳系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近地天体(NEO)存在着撞击地球的危险.实际上地球自诞生以来就常受到这些天体的撞击,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到近代的通古斯大爆炸,以及2013年发生在俄罗斯的陨石撞击事件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在这些近地天体中,包括一些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运行到地球附近的小行星(近日点q<1.3AU),我们称之为近地小行星(NEA).  相似文献   

19.
小行星环境特性不仅是小行星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在设计小行星工程任务时所要综合考虑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对现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总结,从空间环境、表面环境和内部环境3个方面阐述了小行星的环境特性;最后,对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的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任务的探测目标——近地小行星(469219)2016HO3和主带彗星133P/Elst-Pizarro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0,(4):7-8
7月10日.耗资10亿欧元的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近距离飞掠“司琴星”小行星,随后该探测器前往最终目的地——“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