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于学生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两种: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传统教学评价通常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而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是对过去单一采用终结性评价的有益补充。基于此,探讨了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以6家知名的航空制造企业为样本,探讨了航空工业界如何从经营者的角度选择关注的核心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企业竞争力评价和标杆比对结果的显示性指标。如何从诸多的指标项中提炼适合航空工业特性的核心财务指标?本文以6家知名航空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于评价涂层优劣的检测项目,给出了用于评价涂层耐候性的两种加速试验谱,并通过试验检测了目前飞机铝合金结构常用的几种防腐涂层的底漆、面漆和涂层体系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环境性能和耐候性,给出了优选结果,并对常用的防腐涂层体系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DEA方法在中国民用机场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DEA对中国民用机场运行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在国际上虽然少数人用DEA对民用机场运行做了评价.但因其采用的机场投入与产出指标不合适。使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的机场投入与产出指标能正确反映实际,特别是使用财务指标作为输入。其评价结果对改善机场的运行业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传统的飞机制造技术体系存在的弊病,论证了采用以CAD/CAM为主的技术体系是飞机生产进行技术改造的根本途径。阐述了体系的构成和工程实施情况,指出了应如何从国情出发确定技术目标,选择技术途径和实现两种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传统的飞机制造技术体系存在的弊病,论证了采用以CAD/CAM为主的技术体系是飞机生产进行技术改造的根本途径,阐述了新体系的构成和工程实施情况,指出了应如何从国情出发确定技术目标,选择技术途径和实现两种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装备维修方式难以决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和熵权相结合的模糊综合决策法,克服了传统模糊层次分析法准确程度不高以及在权值确定方面处理重要程度不确定情况的问题。首先在对不同装备选择维修方式考虑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复杂装备通用维修决策准则体系和评价集。然后根据准则间以及准则与评价集之间对应的模糊判断矩阵求出层次分析与熵权权值,并由两权值计算得出综合权值。最后根据综合权值与模糊综合决策矩阵进行运算(综合决策集),确定装备的维修方式。  相似文献   

8.
旋转盘腔冷却问题的工程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涡轮旋转盘腔的流动与换热问题,可以采用阻力评价、换热评价和温度分布评价三种评价指标构成工程评价体系。前者决定了全系统的阻力损失的大小,后两者表征了相对冷却效果和热应力水平的高低。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某型发动机的实际涡轮盘腔冷却结构进行了评价,以实验方法研究了旋转雷诺数、冷气雷诺数、哥拉晓夫数和三种评价指标间的函数关系,为涡轮盘腔的冷却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磊  向晨阳  赵长啸  党香俊  史春蕾 《航空学报》2021,42(6):624053-624053
未来民机驾驶舱将广泛采用触控技术,但目前尚未形成针对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的人机工效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梳理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相关的现行标准与规范,结合适航规章中人为因素考察项,提出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评价指标的模糊性与灰色性,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传统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算法从数据集结处理和指标权重确定两个方向进行改进,通过构造专家信度系数修正秩次矩阵,实现专家认知特性的定量描述,建立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ACROSS项目下的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评价试验案例,分析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配置策略对系统人机工效的影响,验证了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围绕航空预研项目的特点,结合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评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客观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了航空预研项目实施过程中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为两级体系,二级指标中包括4个定量指标和7个定性指标;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为航空研究院、所推进预研项目评价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装夹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评价装夹方案的方法。建立了柔性的装夹方案评价体系 ,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算法 ,对装夹方案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评判。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益严峻的雾霾天气对民航业的影响,在雾霾天气下的机场场面监视方面,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MRF模型的去雾霾算法,并利用CNC去雾霾效果评价体系与Retinex、He等传统去雾霾算法的去雾效果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MRF模型去雾霾算法对场面监视的雾霾图像具有较好的效果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受权人的绩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企业在对股票期权受权人的绩效考核方面,普遍缺乏一套客观的、公正的、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相关理论研究也多是对财务指标的研究,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文章试图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比较科学、全面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提出科学的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王方  黄勇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0):2200-2204
在欧拉-拉氏体系中,在传统点源两相湍流燃烧模型(TM)中考虑液滴带火燃烧状态,提出全状态两相湍流燃烧模型(FSM),并用甲醇-空气两相湍流射流火焰实验数据对两种模型进行检验,对比结果表明:FSM模型能够给出平均温度的双峰分布,得到更合理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对民用飞机的维修可达性进行评价,首先解释了维修可达性的定义及内涵,其次构建了民用飞机维修可达性的评价体系,研究了模糊综合的维修可达性评价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为民用飞机维修可达性设计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马奇友  刘可薇  杜坚  仇芝 《推进技术》2021,42(8):1888-1897
为了研究航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剩余寿命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号融合的深度长短期记忆网络(DLSTM)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深度学习和长短期记忆的组合来构造DLSTM网络。然后,将多个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融合处理,从而通过深度学习发现各个传感器时序信号之间隐藏的长期依赖关系。进一步在给定网格搜索策略的情况下,通过自适应矩估计算法调整DLSTM的网络结构和参数,并且在DLSTM模型中引入了一种随机丢失策略,以缓解过度拟合问题并使预测模型规范化。最后利用CMAPSS涡扇发动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在一种故障模式和两种故障模式条件下,DLSTM网络预测模型相对于其他传统方法的评价指标Score分别下降了17.19%和14.37%,其他两个评价指标相对来说也较优,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制度背景和传统文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应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15个分指标,并通过建立评价标准和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8.
在多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的研究中,不同研究者根据自身数据资料、时间等有限条件,选择或主观赋权评价或客观评价,但仅仅采用一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很难令人满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结合国内外学术界盛行的以主观赋权来进行评价的层次分析法(AHP)和以客观赋权来进行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PCA)两种方法,通过位次进行最终评价的加权评价模型,命名为“位次加权复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是两种基本方法的组合,能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全面、准确地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9.
飞机驾驶舱工效学综合评价是驾驶舱研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以往在驾驶舱的研制过程中往往为其工程质量提出种种衡量标准而忽视工效学的综合评价,导致设计出的驾驶舱存在不少工效学方面的问题。为此,结合民机驾驶舱工效学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将改进专家打分法、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集成的综合评价体系,给出了合适、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能指导驾驶舱的工效学评价。该体系考虑了工效学评价的模糊性,实现了征求和提炼专家群体的意见,对飞机驾驶舱工效学进行了定量地综合评价,为比较相似设计方案的优劣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应用此方法,结合研究项目,对某民机驾驶舱尺寸设计的工效学进行了评价,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朱超  孔旭  胡成威  唐自新  李德伦  王友渔  王康 《航空学报》2021,42(1):524002-524002
空间机械臂维修性系统设计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对机械臂维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空间机械臂维修性需求,建立了机械臂"设计-验证-设计-评价"全周期系统性的维修性设计与评价体系,根据维修性系统设计体系进行维修性设计-验证-再设计的循环管理,再根据维修性评价体系,三类评价人员模拟在轨维修操作场景分别开展维修评价,最终根据评价指标中的不合格项进行设计迭代。以机械臂中央控制器在轨维修为例验证该评价体系。研究结果将为后续空间机械臂维修性设计与评价工作提供体系借鉴和工程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