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DMIS的坐标测量机编程软件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基于尺寸测量接口标准 (DMIS)的面向对象坐标测量软件的设计方案。该软件采用DMIS中性语言 ,为三坐标测量机提供测量程序 ,以适应检测规程的互操作性、柔性 ,为便携式、大量程坐标测量机 (CMM)系统的实现创造条件 ;按尺寸和公差原理的数学定义 (MDDTP)计算尺寸和形位误差 ,以减少由于对公差标准理解的不统一而带来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提供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 (CORBA)模块接口 ,以实现在不同操作平台和语言环境中 ,按DMIS标准进行信息通讯 ,为信息系统的集成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
虚拟坐标测量机虚拟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虚拟坐标测量”的新概念。它是在虚拟环境下,通过虚拟测头的移动和触测实现对真实环境下坐标测量机的零件测量过程的仿真。与真实环境下坐标测量机的零件测量不同,它产生的测量结果并不是零件的实际尺寸及误差是否满足要求,而是产生特定被测零件的测量程序和测量方案。因此,它也是一种坐标测量机的离线编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栅投影测量原理的大型壳体壁厚自动化测量方法及其在大型锥形壳体产品自动测量中的应用。采用基于坐标转换统一的数据拼接方法,通过对自动测量系统的多坐标系综合标定,实现了多站位扫描测量数据的精密拼接融合。利用点云检测软件Polyworks完成了产品数模比对分析和壁厚检测,并对测量系统壁厚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基于坐标融合的大型壳体壁厚自动测量方法可有效提高产品的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4.
采用CORBA中间件技术,建立了模块化、分散化的坐标测量软件的体系结构,并开发了客户端/中间件/服务端三层结构的测量软件平台系统;设计开发了友好的客户端/服务端人机界面,使操作人员不经过专门的培训,就能顺利地使用此软件,并得到需要的结果;基于CORBA数据模块的三层结构模式的数据库系统,增强了测量系统交互的灵活性、安全性、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利用手握式靶标实现双目视觉三维坐标测量的新方法。利用空间透视变换建立了非线性测量模型,介绍了基于Newton非线性迭代的测量方程的求解方法。以矩阵分析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影响测量方程求解的因素,并提出了方法中重要部件手握式靶标上特征点分布的基本约束条件,为这一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较高的测量准确度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分析依据。通过数值分析与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坐标测量机组合系统,该系统是由一系列组件和通用测量软件CM-MDPS组合构成。对两坐标机械位移系统、万能工具显微镜、老式三坐标测量机,均可选用本系统组件建造一台现代化的小型台式三坐标测量机,或单坐标、两坐标机。可实现对中、小型工件的空间几何要素的测量和参数计算、空间几何尺寸的计算、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计算。本系统具有系统组件灵活多样、软件丰富形象、便于操作、性能价格比最优等特点,是老式坐标测量机升级的最佳选择。最后,介绍了应用坐标测量机组合系统对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改造,使之升级为小型台式三坐标测量机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单测头测量复杂型面坐标的自动化系统,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这套系统主要适用于封闭型复杂型面(如叶片、叶轮、凸轮等)的测量,将为这类复杂型面的测量加工一体化奠定基础,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数字工业摄影测量实现天线反射体姿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线在安装现场实现无塔标校的一种方法。根据公共点坐标转换原理,采用数字工业摄影测量(简称摄影测量)技术,实现天线反射体(包括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姿态的恢复。通过天线反射体姿态恢复后所测试Ka/S波段方向图和测试Ka/S波段原始方向图比对,可知天线电性能指标恢复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程背景的基础上,对大型工件特征点坐标测量的各种方法加以分析和探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由此提出了大型工件特征点坐标测量的一种新方法,以期能够准确、全面、高效地完成测量任务。作者将在实际测量系统中对所提测量方法从理论及实验上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仿生计量学的新领域——视觉坐标测量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当代仿生计量学的新领域视觉坐标测量机,并描述了各类视觉坐标测量机的特点、测量原理、应用领域、可以达到的测量准确度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CAT)及单片微机的发展极为迅速,但当众多测试点分布在相距较远的不同房间、不同地区且被测参数的数据处理复杂时,欲同时进行多点的实时测量,上述两种系统的应用就受到限制。本文作者研制的分布式自动化测量系统以一台 IBM—PC 计算机为控制站,可对各测试站进行程控并能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控制站和测试站间可相互通信、信息共存、资源共享,亦可独立工作。本文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说明了该系统的设计原理与要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现有的顶桥施工中位姿测量系统的特点,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 些问题和现场需求,基于计算机视觉反馈理论,设计了一种由CCD传感器、激光准直仪和倾 角传感器组成的新型高精度光电测量系统.在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了硬件系 统,给出了视频采集、图像处理和多串口通信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完成了各功能模 块的软件开发.该测量系统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 ,能够替代以往效率低下的人工测量方式,而且其实现方法为其他大型施工测量系统的设计 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利用飞思卡尔公司的MC9S12XS128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以自带汉字库的带背光的12864LCD为显示器,设计了一种电阻测试动态显示系统。系统软件环境为freescale CodeWarrior,通过编写针对12864LCD的相关显示函数,很好地实现了测量电阻值的动态实时图形显示。通过图形显示测试,运行稳定可靠,性能优越,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为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在接收精密仪器所采集的数据过程中考虑将原有RS232串口通信,改进为USB接口通讯。但是接收到的信号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周期性强干扰。为此,通过分析USB/RS232转换原理及A/D采集输出数据特点,对原软件的数据采集部分增补了具有特殊功能的子程序,使得应用程序可以自行恢复数据的完整性。此方法具有通用性,可在不同软件编辑环境中实现,且不影响硬件组成。文中又详细介绍了在薄膜厚度在线测量中应用上述USB接口通信的情况,实测结果表明试验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改进后的电容测量系统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7150数字万用表的自动化测试技术。为了提高测试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我们运用自动化编程技术,通过GPIB电缆和GPIB-USB数据采集转换卡,将数字多用表7150和多功能标准源4808相连,搭建成自动化测试系统,并采用美国NI公司的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结合VISA(虚拟仪器软件结构)驱动技术,编制相应的自动测试程序。文中给出了测量原理、仪器的设置操作和实际的编程步骤。自动测试系统现已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其相对于手动测试,提高了测量速度和效率,测试数据量大,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三相变压的联结组标号对其正常运行极为重要,必须校定,而目前变还缺少全面快捷的校定方法和设备。本文介绍采用微机系统来实现联结组桔的校定,首先把四类联结组差别区分开,然后分析指出同一类联结组中,除有六种正序标号外,存在六种逆序标号,提出用新的筛选法能简捷地判别校定同一类的十二种标号,当微机系统进行实际测试时,必须考虑电源电压三相不对称程序的影响,故经数学推导得出用实测计算值代替理想计算值作判别比较的基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感测微仪是一种新型的长度测量仪器。它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测量控制系统,又可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通讯,作为大型仪器的显示器和控制器。本文将介绍其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智能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部队装备维护使用的某型引俄防空装备配套测试设备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交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某型装备8种随装测量仪器仪表的技战指标,利用广泛使用的仪器仪表和现有的成熟技术,研制硬件系统和编制软件,最大限度进行仪器合成,研制出小型化、多功能、一体化的便携式测试设备.使用结果表明,能有效保证装备的正常维护,提高部队和工厂的装...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组合测量辅助飞机装配质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独使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大型飞机壁板类组件装配质量时存在曲面数据细节信息不易采集、测量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激光跟踪仪和关节臂测量仪的大型飞机壁板类组件数字化复合测量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将关节臂测量仪(AACMM)融入到激光跟踪仪测量场中,使用两种设备进行集成检测,对大型飞机部件成形细节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同时根据飞机部件装配过程测量环节的测量特征,在Spatial Analyzer软件基础上开发了飞机壁板类组件数字化复合测量工具集,实现了对测量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设备、数据的集中管控.通过实例,验证了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