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取镍基高温合金粉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形成规模并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高温合金粉末生产工艺:氩气雾化制粉(AA法)和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PREP法),其原理如图1示,这两种工艺分别是美国和俄罗斯两个粉末高温合金研制较先进国家的主要制粉工艺.我国目前高温合金粉末生产和研制主要的是PREP法制粉工艺.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对PREP法制粉工艺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高温合金粉末PREP法制粉工艺的经济性、粉末雾化机制、主要的工艺参数及粉末的质量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PREP法制取高温合金粉末工艺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形成规模并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高温合金粉末生产Xi艺:氮气雾化制粉(AA法)和等离子旋转电极制粉(PREP法),其原理如图1示,这两种工艺分别是美国和俄罗斯两个粉末高温合金研制较先进国家的主要制粉工艺。我国目前高温合金粉末生产和研制主要的是PREP法制粉工艺。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技术角度对PREP法制粉工艺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PREP法制粉工…  相似文献   

3.
通过旋转电极制粉及后续的热等静压工艺制备了全致密的TC11粉末钛合金,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的方式探讨了材料独特的微观组织的形成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粉末冶金TC11的微观组织主要由条片α+相间β相组成,同时还有部分细小的等轴α分布在粉末颗粒界面处.这种独特的微观组织是由两种工艺共同作用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低刚度锥杆类零件的电火花精密加 工方法。首先介绍了基于等厚损耗原则的圆盘电极设计原理,进而通过电火花加工工艺 的三因素全因子实验考察了峰值电流、脉宽、占空比对工件材料去除率(MRR)、相对 电极损耗率(TWR) 和表面粗糙度(SR) 的影响, 并对电火花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从而应用于锥杆类零件的加工。加工出的反馈杆性能一致性高、表面质量好,加工时间 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圆盘电极切向旋转进给法的电火花加工工艺对提高低刚度锥杆的 加工工艺的可靠性和加工效率、提高电极利用率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名鸿  刘勇  郭春生  王明宇  牛静然 《航空学报》2016,37(12):3864-3872
为实现高回转精度微柱状电极的精确高效在线制备,对微电极电化学刻蚀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改进。首先,根据电化学刻蚀原理,分析了电极旋转对柱状电极加工的影响,试验证明电极旋转可以提高电极的回转精度;其次,根据试验归纳,确立了加工电压、浸液深度和电极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高回转精度微柱状电极加工控制数学模型;最后,在上述模型的指导下,选择优化的加工参数组合,成功加工得到一系列直径为100 μm左右、同轴度误差小于1 μm的柱状电极。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原位观察的方法研究了粉末高温合金FGH96中不同级别的原始颗粒边界(PPB)在550℃下对合金高周疲劳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PREP)制粉+热等静压(HIP)工艺制备的FGH96合金中PPB主要由大尺寸γ'相和碳化物组成;不同级别的PPB对高周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均无显著影响,裂纹萌生于晶粒内部,裂纹扩展受晶界与应力轴角度影响,穿晶或沿晶扩展;在裂纹快速扩展区和瞬断区,PPB级别严重的FGH96合金断口呈现穿晶和沿PPB断裂的形貌。  相似文献   

7.
电火花铣削加工中工具电极损耗补偿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由于工具电极作旋转运动,其损耗呈轴对称分布,使工具电极的补偿成为可能。本文对工具电极的损耗形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在线工具损耗补偿措施,从而避免了工具损耗形状的检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
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和增材制造等先进制备技术,以其特有的少切削、无切削、节能、环保等优势,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金属粉末作为重要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零部件的性能,金属粉末的制备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主流金属粉末的制备技术,包括水雾化法、气雾化法、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法和组合雾化法,主要介绍了其雾化原理、影响因素、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并对雾化法制备金属粉末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电火花技术应用于深长小孔的磨削加工在我国只有十多年历史。由于它解决了机械磨削所遇到的很多难题,因此发展很快。电火花磨削小孔的基本原理是:电极丝穿过工件内孔,并与内孔侧壁保持一定的间隙,其间充有工作液介质。工件与电极丝之间作相对周向旋转、纵向往复和横向进给运动。当电火花脉冲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工件、电极丝接通后,横向进给运动使二者保持适当的间隙(一般在0.002~0.05毫米之间,这主要决定于脉冲电源的波形)。这样,在工件与电极丝作相对周向旋转,轴向往复运动时就产生连续  相似文献   

10.
李国占  俞建阳  刘华坪  陈浮  李林熹 《推进技术》2017,38(11):2548-2554
为获得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提高气膜冷却效率的机理,对有/无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的平板气膜冷却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并采用唯象模型模拟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场所施加的电场力。结果表明,冷却射流在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的下拉诱导作用下对主流的穿透率降低,射流中心轨迹高度的下降幅度沿流向发展逐渐增大;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气动激励作用下气膜孔下游的肾形涡的强度与尺度均减小,同时肾形涡的两侧产生与其旋转方向相反的小尺度的反肾形涡,进一步抑制了肾形涡的发展;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展向扩散效应提高了冷却射流的展向扩张能力,从而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与无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相比,锯齿电极等离子体激励器作用下平板中心线与展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分别提高了50%与200%。  相似文献   

11.
低温复杂结构件特种成形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备低温钛合金球形粉末的特性,采用热等静压成形工艺,制备低温钛合金粉末冶金材料,并对比分析了组织与性能.以低碳钢为材质,加工装配专用芯模,开展粉末冶金TA7 ELI钛合金构件净成形技术研究,实现了大尺寸、薄壁、半封闭式火箭发动机低温转子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整体净成形.结果表明: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备的低温钛合金球形粉末,具有非常高的球形度和振实密度,粒径分布可依据需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非金属夹杂含量每千克不超过20个;粉末冶金低温钛合金材料性能全面达到同批次锻件性能水平,微观组织呈等轴状;粉末冶金低温钛合金氢泵叶轮已通过了发动机型号低温全程试车考核.  相似文献   

12.
文摘研究不同保温时间和制粉方法对热等静压TA15钛合金的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TA15钛合金组织由等轴α-Ti、层状α-Ti和少量β-Ti组成。热等静压保温时间为20min时粉末TA15钛合金已达到致密,随着保温时间延长到120 min组织逐渐均匀长大。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的粉末TA15钛合金的拉伸性能优于惰性气体雾化粉末TA15钛合金。拉伸断裂模式为韧性断裂,断口微观形貌为韧窝。  相似文献   

13.
鸟类通过翅膀的拍动和旋转运动提供飞行的驱动力和升力.本文研究了机器鸟翅膀的旋转幅度和旋转时间对飞行的状态影响,发现适当地选取这两个参数可以控制机器鸟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本研究主要使用了两个工具:在不可压粘性流体中自主飞行的三维机器鸟和一个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包,后者包含了浸入边界法(IBM)、体积函数法(VOF)、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体积法和游动与飞行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LT-01A卫星星载BDS-3/GPS观测值进行了星载实时精密定轨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广播星历旋转误差对实时定轨精度的影响。通过赫尔默特转换评估了所选时段内GPS和BDS-3广播星历轨道旋转误差,显示BDS-3广播星历旋转误差可达-8.7 mas,平均量级较GPS大约2.5倍。BDS-3广播星历经旋转改正后,轨道切向、法向均方根(RMS)误差从25 cm左右提升至10 cm量级,提升幅度超过50%。因此,基于星载BDS-3以及BDS-3/GPS联合的实时定轨精度受BDS-3星历旋转误差影响严重,且主要作用于切向和法向。经过旋转改正后,单独BDS-3实时定轨在切向、法向、径向RMS分别为21.0 cm、10.7 cm及11.2 cm,其切向和法向精度比改正前分别提升15.0%和31.8%;BDS-3与GPS联合定轨进一步提升切向精度至19.4 cm。得益于BDS-3广播星历较高的精度,单BDS-3以及BDS-3/GPS联合的实时定轨在旋转改正前的三维RMS分别为31.9 cm和29.2 cm,较单GPS实时定轨分别提升9.1%和16.8%;添加旋转改正后,其定轨精度分别提升至26.7 ...  相似文献   

15.
梁桐  李家文  徐阳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21,42(7):1512-1521
为了研究旋转圆盘的微沟槽减阻的作用机理,结合离心泵圆盘减阻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封闭腔体中旋转圆盘的流场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微沟槽减阻的效果和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较小的法向间隙和微沟槽都能够起到减阻作用,最大减阻率为13.1%。对壁面参数和流场结构的分析表明,产生减阻效应的原因是法向间隙和微沟槽改变了局部涡的结构和位置,从而改变了湍流强度和壁面旋转剪切应力分布,导致圆盘受到的扭矩减小。研究结果展示了旋转条件下微沟槽减阻效应的作用机理,支持了微沟槽结构在离心泵等旋转机械中提高性能和降低能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Ti-6Al-2Zr-1Mo-1V合金粉末冶金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Ti-6Al-2Zr-1Mo-1V合金预合金粉末经热等静压烧结后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等离子旋转电极粉末氧增量低,粒度分布较集中,颗粒内部组织细小均匀;粉末钛合金材料室温拉伸强度不低于970MPa,伸长率为16%-21%,组织为均匀的条状α相和细小的β转变组织。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去毛刺是复杂形状,小孔、相贯孔零件去毛刺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工具形状必须与去毛刺的形面一致。这带来许多不便。RobertBosch公司开发出通用工具旋转电极电化学去毛刺技术,简化了阴极工具制造,不必为每个零件配制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18.
牛臻弋  徐金平 《航空学报》2004,25(4):385-388
 基于面元模型的矩量法与快速多极子方法结合分析了直升机机载高频通信天线电磁特性的旋翼调制效应。通过三维计算机辅助实体建模技术,建立了一个尺度与真实直升机相当的仿真模型,实现了机体表面网格的自动剖分。应用准静态法和FFT技术,计算分析了旋转桨叶对天线辐射场幅度和频率的调制效应,还分析了桨叶旋转对天线输入导纳和互导纳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旋转桨叶对直升机机载天线辐射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本方法亦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直升机和其它具有旋转桨叶的载体上天线电磁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旋转通道一维非定常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宏  李澎  刘冬冬  陶智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8):1681-1688
采用特征线法,对航空发动机二次空气系统的旋转通道结构一维非定常流动及换热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广义的定截面、有摩擦、考虑对外热交换的旋转通道可压缩非定常流动偏微分方程组转换为常微分方程组,考虑旋转离心力,并采用Colebrook White方程定义其阻力特性,进而获得旋转通道内部沿流动方向压力、质量流量、温度等系统参数的特征线数值解,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特征线法利用压力波传播方式对旋转通道进行求解,能够直观地描述旋转通道一维非定常流动及换热特性,计算误差不超过5%,可以作为二次空气系统旋转通道一维非定常计算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虚拟座舱环境头颈部sEMG采集相关肌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虚拟座舱环境下飞行员头部运动实时准确检测问题,在对头部运动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总结了人体头颈部sEMG信号采集的相关研究文献。针对头部突然旋转和俯仰运动,通过实验验证已有的sEMG信号采集方法,确定了利用sEMG信号进行头部运动检测时所需要研究的肌肉及准确的肌肉位置标识以及电极放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