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三向立体织物是三个方向纱线成直交编织成的一种新型的立体织物结构。三个方向的纱线可以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各向同性的产品,也可以采用几种材料制成各向异性的产品。用碳纤维增强碳毡也可以制得立体织物。这两种立体织物经碳/碳复合后成为一种耐高温高压、高的烧蚀性能、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和烧蚀材料。同时这种织物结构克服了层压及缠绕方法制成的产品层间剪切强度低和分层的弊病。  相似文献   

2.
TiC—TiB2/Cu复合材料的抗热震及抗烧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HS/PHIP工艺制备了TiC-TiB2/xCu复合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组成及显微结构,利用等离子火炬加热器考察了材料的抗热震及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金属Cu含量的增加,TiC-TiB2/xCu复合材料的抗热震性增强,而抗烧蚀性能降低;在经过15s烧蚀后,材料的质量损失为1.7g,质量烧蚀率为0.11g/s.材料的抗烧蚀机理为耐高温、耐冲刷的高强度陶瓷骨架以及高温下挥发吸热的金属Cu粘接剂,二者的综合作用使材料具有抗烧蚀性.  相似文献   

3.
正主要产品1 THC系列热固性耐高温耐烧蚀洁净阻燃特种酚醛树脂2 RFB增韧且可调型热固性多功能树脂3 D系列低黏度多功能热固性特种树脂,用于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灌封浇注等4 R.RB.RBB系列耐高温、耐烧蚀、阻燃、增韧多功能环氧固化剂5多功能溶液酚醛树脂6室温固化、中温固化三元体系耐高温、耐烧蚀、阻火、增韧技术,用于轻质、隔热、耐烧蚀领域主要性能主链分解温度550℃左右,900℃残碳率最高可达77%。线烧蚀率为负值,氧指数49,基本无烟无毒。具有强大的吸收中子射线功能,并对碳纤维等炭素材料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4.
高超声速飞行器TPS破损修复涂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环氧树脂和呋喃树脂作为基体混合碳化硅粉末与晶须制备了耐高温修复涂料.以氧-乙炔烧蚀试验测试涂料的耐高温烧蚀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烧蚀后涂料表面的微观形貌,用X射线衍射、表面能谱分析对涂料烧蚀后成分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碳化硅粉末与晶须的质量分数比为8/4的呋喃树脂/碳化硅体系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电弧加热器试验条件下端头的烧蚀外形进行了数值仿真,考察了碳-碳端头烧蚀外形随来流条件的变化规律,重点研究了将碳-碳端头体轴附近材料换成由另一种烧蚀速度较快的材料制成的芯子后的匹配烧蚀问题,揭示芯子对烧蚀外形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碳纤维增强SiC基复合材料(C/SiC)因具有耐高温、抗氧化、高比强和高比模等优点,被认为是代替高温合金作为热结构材料最有潜力的备选材料之一。由于碳纤维抗氧化性能差以及SiC基体在超高温烧蚀环境下氧化产物易挥发等问题,需要对C/SiC复合材料进行抗烧蚀改性。目前,针对C/SiC复合材料抗烧蚀改性的途径主要有优化碳纤维预制体结构和增加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采用超高温陶瓷改性SiC基体以及在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烧蚀涂层。综述了国内关于C/SiC复合材料抗烧蚀改性的研究工作,同时提出了抗烧蚀改性制备工艺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为C/SiC复合材料抗烧蚀改性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美国海军研究所(Navy Research La-boratory)用核磁共振技术表征环氧树酯并认为核磁共振技术是表征鉴定高分子材料的一种极为有价值的手段。在宇航工业上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愈来愈多地被用来作为航天飞行器的结构材料和烧蚀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广泛地被采用作为  相似文献   

8.
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及其分析软件,对含有纳米碳粉、碳纳米管、复合碳纳米管、微米级磁性铁粉和不含微纳粒子的高硅氧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烧蚀表面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了材料的烧蚀特性与所引入的微粒子高温结构性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微纳粒子自身的高温结构稳定性直接影响材料的烧蚀性能,含有高温结构稳定的纳米碳粉、碳纳米管、复合碳纳米管的试样,其烧蚀性能较不合微纳粒子的试样有明显提高,烧蚀表面粗糙度也有显著改善;含有高温结构稳定性差的微米级磁性铁粉试样的烧蚀性能较不含微纳粒子的试样明显恶化,烧蚀表面的粗糙程度明显增大.其机理是高温结构稳定的微纳粒子通过自身的耐高温特性及其对材料结构的增强作用提高了材料抵抗了高温气流冲刷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耐烧蚀隔热涂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摘采用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低温消融型填料、耐高温填料、增强剂、增韧剂及高成碳率的钡酚醛树脂粉等制备了一种耐烧蚀隔热涂层,研究了混配后涂层的耐烧蚀隔热性能。结果表明,该涂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防热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耐烧蚀性能,可用于火箭、导弹等飞行器的表面以及各种设备的防热保护。  相似文献   

10.
正主要产品1 THC系列热固性耐高温耐烧蚀洁净阻燃特种酚醛树脂2 RFB增韧且可调型热固性多功能树脂3 D系列低黏度多功能热固性特种树脂,用于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灌封浇注等4 R.RB.RBB系列耐高温、耐烧蚀、阻燃、增韧多功能环氧固化剂5多功能溶液酚醛树脂6室温固化、中温固化三元体系耐高温、耐烧蚀、阻火、增韧技术,用于轻质、隔热、耐烧蚀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主要产品1 THC系列热固性耐高温耐烧蚀洁净阻燃特种酚醛树脂2 RFB增韧且可调型热固性多功能树脂3 D系列低黏度多功能热固性特种树脂,用于复合材料的RTM成型工艺,灌封浇注等4 R.RB.RBB系列耐高温、耐烧蚀、阻燃、增韧多功能环氧固化剂5多功能溶液酚醛树脂6室温固化、中温固化三元体系耐高温、耐烧蚀、阻火、增韧技术,用于轻质、隔热、耐烧蚀领域  相似文献   

12.
低密度防热材料烧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两种蜂窝增强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和一种中密度烧蚀结构材料力学性能及隔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同时通过电弧风洞对三种烧蚀防热材料的烧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热流状态下,蜂窝增强低密度防热材料未出现烧蚀后退,而是轻微膨胀,且材料密度对其烧蚀形貌及碳层厚度均有一定影响;不同防热材料在烧蚀过程中存在热量传递与重新分布,从而减缓防热性能较差材料的烧蚀程度,提高两种材料的烧蚀匹配性能。隔热性能好的材料碳层厚度小,但隔热性能与碳层厚度无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C/C复合材料在美国导弹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C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兴的耐高温抗烧蚀复合材料。自1958年问世以来,研究应用发展很快,已广泛用于现代工业。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材料在美国战略武器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前言碳纤维或石墨纤维材料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它具有高的机械强度、高的有效烧蚀热、高刚性、低比重、耐高温等特性,所以用它制造的各种复合材料广泛地用于导弹、火箭和飞机的重要结构和烧蚀部件。因此,对碳纤维材料进行热重  相似文献   

15.
固体火箭发动机用新型涂料热防护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承文 《推进技术》1995,16(5):65-71
介绍了某联合动力装置中的共底和环形点火器首次采用新研制的3500K高温涂料进行热防护的配方设计、受热计算、涂层制备和试验考核。由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基料、专用树脂固体体系和多种形状的硅酸盐填料制成的涂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隔热和抗烧蚀性能,还能常温固化成形,成功地解决了中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大尺寸、薄壁、复杂型面零件的热防护和过烧蚀难题,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高速再入飞行器通常采用烧蚀防热材料作为外表面大面积的热防护材料。本文对两种蜂窝增强低密度硅基烧蚀防热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物理性能和烧蚀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结合试验结果对烧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材料的密度越高、拉伸强度就越高,但拉伸模量相近;两种材料的隔热性能参数都较低。两种材料在不同热流密度条件下的电弧风洞烧蚀后退速率都较低,在部分烧蚀条件下有轻微膨胀。两种材料的烧蚀背温都较低,烧蚀表面形貌良好,能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是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烧蚀防热材料。  相似文献   

17.
耐高温阻燃新型F系列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F系列环氧树脂固化剂可使通用环氧树脂耐300 ̄500℃的高温,瞬时可达100℃以上,使环氧树脂的耐烧蚀性能提高一个数量级,同时具有高氧指数、低烟、低毒的高阻燃性能,所制成的涂料在高温下转化为碳基涂层,400℃、1h仍光亮致密,与金属仍有良好的附着力,从而得到耐高温,耐酸,耐碱的防腐涂层。文中例举了在航天,航空,电器,复合材料,防腐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嵌入式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对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的黏弹性材料组分,探索使用四氢呋喃溶剂将其溶解成胶浆,研究采用刷涂工艺在复合材料预浸料(T700/QY260)上制成阻尼薄膜,并与不带阻尼薄膜的复合材料预浸料一起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利用预浸料的固化工艺曲线在热压罐中共固化成型,最终制成一种新型嵌入式共固化耐高温阻尼复合材料。通过测试其阻尼层与复合材料预浸料在老化前后的常温层间结合性能,验证这种复合材料的耐高温性能。结果表明,材料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这就使嵌入式共固化大阻尼复合材料进入特种环境下的应用领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C/SiC材料的热化学平衡烧蚀模型,进行了C/SiC材料烧蚀机理的计算研究和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空气环境下,C/SiC材料的无因次质量烧蚀率B与材料中C元素、Si元素的质量分数及温度、压力有关。在同样条件下,C/SiC材料主动氧化烧蚀速率大于C/C复合材料烧蚀速率。  相似文献   

20.
国外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9,自引:7,他引:6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单回顾了从二次世界大战至今几十年间,国外隐身材料的发展历程;系统综述了国外在陶瓷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晶须材料,纳米材料,手征材料等新型隐身材料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从耐高温隐身材料,智能隐身材料,等离子体隐身三个方面入手,重点介绍了国外近年来在隐身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并且指出了隐身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