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杰文  祁海明  李杨  禹卫东 《宇航学报》2011,32(11):2387-2394
为解决DBF\|SAR系统数据率巨大和星上处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各通道回波和距离向匹配滤波器都1比特量化的处理方法。首先证明当回波信噪比较低时,符号位已包含了目标的幅度信息,从而为1比特量化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各通道间信号相关性强而噪声相关性弱的特点,通过数字波束成形技术,提高了系统信噪比。接着探讨了该方法的硬件实现结构和资源消耗情况。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在不明显降低成像质量的前提下,简化了系统电路设计和减小了数据率,对DBF\|SAR系统的工程实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DSP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是新一代相控阵雷达的核心技术.讨论了ADBF的工程实现算法,并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结构的数字多波束形成系统模块,该DBF模块具有高速数字波束形成、通道校正、自适应干扰置零功能,在实践中有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系统产生背景,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系统通信速率受限以及自动识别系统(AIS)时隙冲突问题,提出一种全双工射频通信频段设计方法和时隙冲突解决途径。通过采用多个射频通道以及多个波束合成,利用阵列天线和数字波束合成(DBF)技术,将卫星大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相互独立区域,缩小单个天线波束视场覆盖范围,减少单波束范围内船舶数量,能有效降低AIS信号时隙冲突。以600 km卫星轨道为例,介绍了8通道及8个波束DBF设计方法,对波束视场和天线增益等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多波束可覆盖±42°视场角范围,单波束视场角最大为±14°。  相似文献   

4.
低轨通信卫星天线系统多波束形成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低轨通信卫星星载天线阵的多波束形成中的阵列天线结构、射频通道一致性校正,以及数字波束成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天线的辐射单元和阵列结构设计,根据通道接收机结构用幅相一致性模块校正通道幅相失配,通过遗传算法确定数字多波束成形网络的加权系数。研究对多波束样机研制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毫米波SAR DBF-SCORE成像算法及系统级验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思利  王辉 《上海航天》2021,38(2):113-118
分辨率和幅宽是成像雷达的核心指标。面向当今高分宽幅的任务趋势,基于毫米波的多通道合成-扫描接收体制是实现宽幅数据获取的有效技术途径,具有实践价值。除了单一通道成像的基本策略之外,机载多通道成像不但要完成运动补偿,还需要根据实际回波特性实现多通道数据的有效校正与合成。本文针对Ka毫米波多通道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具有较高稳健性的多通道合成成像处理,实现了良好的聚焦效果与全幅宽信噪比提升,为未来多通道雷达成像系统的大范围应用乃至在轨实时合成成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中应用频谱感知技术,必须解决波束覆盖范围过大造成感知结果空间分辨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二维差值迭代分割算法,利用地球自转引起的轨道面旋转方向,以及卫星行进方向上的波束重叠,经迭代计算获得波束下各子区域的频谱环境数据.经仿真表明此算法可以有效分割波束,并在6dB以上的信噪比条件下结合能量检测器准确定位主用户信号,从而满足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数字阵列在大带宽、高动态、多目标遥测系统上的应用,分析宽带数字阵列遥测系统与传统高增益天线遥测系统在设计上的区别,详细分析影响接收通道增益设计的主要因素,重点就ADC器件性能对通道增益设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仿真信号在经过ADC以及数字波束形成的过程中,ADC器件自身信噪比SNR和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两个重要参数给接收信号信噪比带来的恶化,给出了数字阵列遥测系统中通道增益设计的门限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星载干涉仪测向解模糊失败问题,基于波束形成原理提出一种解模糊失败识别方法.该方法在干涉仪测向定位方法的基础上有效利用了各通道接收信号的幅度信息,通过合成信号功率判断测角结果正确与否,可有效提高星载电子侦察系统的情报准确性,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两种较为先进的红外探测器参考像元校正方法——EUCLID中的均值校正法和JWST中的IRS2频域校正法,均无法同时降低白噪声分量与相关噪声分量,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红外探测器频域参考像元校正方法,以尽可能降低系统噪声。该方法延续频域校正的设计流程,基于系统噪声特性设计出合理的频域系数,再反变换至时域便于工程实现。相比原方法额外加入了谱估计、谱线合并、白噪声滤波等步骤。经MATLAB仿真分析验证,使用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IRS2频域校正会放大白噪声分量的问题。在以白噪声为主或白噪声分量与相关噪声分量占比相近的条件下,该方法都可取得比均值校正和IRS2方法更好的降噪效果;而在以相关噪声为主时,校正效果略差于原方法,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跳过白噪声滤波步骤,使得此方法降噪效果与IRS2法相近。  相似文献   

10.
宽带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是实现多目标测控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系统方案。首先介绍多目标测控系统的总体架构,然后给出一种基于频域均衡的宽带DBF通道校正算法,采用具有线性相位结构的FIR滤波器进行信道均衡。仿真及实测数据表明,算法能够准确补偿由于通道间差异引起的信号幅相误差,完成测控系统多通道校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