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京 《航天员》2012,(5):51-53
“从太空看地球,她的壮观美丽不禁令我热泪盈眶。遥望地球,你会发现她没有边界,没有民族和种族之分,你的看法就会完全改变,你想到的不会是你的家或者你的国家,你放眼看到的是整个人类的家园——地球。”——阿努什·安萨里  相似文献   

2.
陈曦 《航天员》2013,(2):52-55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位女航天员,而在生物界也诞生了第一位返回地球的“蜘蛛航天员”。这只蜘蛛名叫“纳芙蒂蒂”,是一只红背跳蛛。也叫“约翰逊跳跃者”蜘蛛。它是第一只完成了太空生活后成功返回地球生活的蜘蛛,在国际空间站里共度过了一百天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3.
浩淼星海之中,隐藏着无数的神奇与奥妙,也许你已发现了很多,也许你眼前仍有一层厚厚的神秘面纱,但相信你对星河世界依然有着无穷的追问和无限的憧憬!让我们走进航天员理查德·戈尔登。倾听他邀游太空的独特经历和感想,或许他能揭开缭绕在你我心中的那个迷。  相似文献   

4.
在小男孩萨沙·加夫里洛夫就诊的一家肿瘤中心的病房里,当医生们听到来自太空的电话铃声时,都大为感动。 你或许已经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发生在航天员与一名患病男孩之间的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长达40年的航天探索中,航天员一直穿着沉重笨拙的航天服行走在太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和工程学教授达瓦·纽曼(Dava Newman)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正试图改变这一现状。目前,一款颇有前景的新型航天服——"生物航天服(Bio-suit)"原型亮相公众,它轻便、平滑、紧身、时尚,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种革命性的设计有望使航天员像众所周知的‘蜘蛛侠’一般,游刃太空。  相似文献   

6.
安睡太空     
全世界有将近1/4的人深受失眠的困扰,有过失眠经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患失眠症的人多种多样,如果有人告诉你失眠症也同样困扰着太空中的航天员,你恐怕不会相信。在不少人看来,航天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应该倒头就能呼呼大睡,更何况是在失重状态下睡觉,他们应该很快乐地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才对。其实,太空中影响航天员睡眠的因素远比地面多。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航天员的睡眠?航天员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太空中睡个好觉?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得到初步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杨蕾 《中国航天》2013,(7):37-38
神舟十号飞船箭在弦上,即将飞赴太空,与早已运行在轨道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会"。此时此刻,仰望苍穹,人们纷纷投出探寻的目光:天宫一号,你在太空还好吗?你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为了将来的空间站建设,你还在做些什么?完美的"体检报告"迎接"贵宾"作为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已经在茫茫太空独自翱翔近两年,其"健康"状况是大  相似文献   

8.
王山而 《航天员》2009,(1):68-69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人类为安全进入太空而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始到金,才有了现在的太空成就。然而,谁曾想到,地球上却有一种生物,不需要多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不需要穿价值万金的航天服,就可以在太空环境中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9.
安德华  宋尧  钱航 《航天员》2013,(5):42-43
近日,一则NASA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台3D打印机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3D打印技术的高度关注。3D打印新技术的产生,或许会改变长期以来依靠飞船为国际空间站输送物资现状。试想,未来的航天员上天可以什么都不用带,只需要带一部3D打印机即可,到了太空,需要什么零件,喜欢吃什么,都可以自己打印出来,那么移民太空似乎又多了一层保障。  相似文献   

10.
时来 《航天员》2011,(4):17-21
有一群人,来自地球,却超越地球;有一群人,不在你的视角内,却在你的梦想中,有一群人,不为个人而活,却为太空而存。这群人是太空城堡的建设者,是太空之家的“居民”。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将要定居在外太空,你将会是什么样子呢?目前,国际空间站是唯一可以居住的地方,你的新家就要在这里了。空间站成员包括飞行员、工程师、科学家以及少数的太空旅游者,除了有点拥挤外,这里和普通的生活空间没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太空千里马--「半人马座」上面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力 《中国航天》2000,(1):27-29,32
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是信息交流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在通话、上网、看电视时,可能很少会想到这其中有通信卫星的功劳,更想不到是谁把卫星送到了离地球很远的轨道。另外,人类发射探测器探索太空、研究宇宙的过程也离不开运载工具的帮助。在各种航天运输工具中,有一种是专门用...  相似文献   

13.
陈曦 《航天员》2012,(2):60-61
在繁华的都市里,给汽车加油并非新鲜事,而在太空“加油”似乎不可想象.但这或许在不久后也将成为现实。NASA的机器人太空“加油”计划,在2011年9月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已经把太空“加油”验证模块放到它的永久位置——ExPRESS4物流平台上。如果后续试验一切顺利的话,机器人在太空“加油”就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14.
前哨 《航天》2009,(11):35-37
神奇的太空飞绳 未来人们乘坐太空电梯到太空旅游,最多只能将你送到36000千米的对地静止轨道高度,如果你要到月球去旅游,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0千米,中间还相差348400千米的路程,这段路程太空旅客将使用什么样的运输工具,7答案是“太空绳索”。  相似文献   

15.
《航天员》2012,(1):65-67
一百多年前,公共汽车对于人类来说,还是个未曾想象的概念。不过今天,公共汽车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试想一下,几十年后,穿梭于宇宙中的飞船会不会也成为太空的“公共汽车”呢?或许这一天并不遥远,因为早在25年前,苏联的“联盟T-15”号飞船就已经搭载着两名航天员,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间站之间的往返太空飞行。  相似文献   

16.
各各 《航天员》2009,(5):60-61
蜘蛛,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生物之一,除了南极洲外,各处都有它们的足迹,其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堪称一流,而其精妙绝伦的织网技术更让人类叹为观止。那么,在外太空,它们也能生存下去,并自如结网吗?  相似文献   

17.
天浪 《航天员》2009,(2):62-65
继将机械女佣、水动力车和火箭靴等科幻作品中想象的事物研发成现实之后,科研工作者又一次奔向了将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道路。与以往大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实现所有科幻小说中最伟大的构想——太空电梯。想想,从太空垂下长长的缆绳,升降舱自天际沿绳滑下,停落你的身边,你不需要攀登,只需抬腿走进升降舱,就像进入电梯,只消一次等待,或一觉醒来,你的飞天梦已成为现实。而据物理学家布莱德利·C·爱德华兹声称,太空升降舱,实现可能只需15年!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月宫的大门向你敞开罗开元随着发射指挥员的一声"点火"命令,你乘坐的新型太空飞船将由采用超高能燃料的火箭推动着直上苍穹。以往,你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而现在你可以亲身体验邀游太空的奇妙滋味。经过大约3天的太空旅程后,姐娥般美丽的...  相似文献   

19.
同学感想录     
《航天员》2013,(3):46-47
太空里有没有植物?头发会不会立起来?吃剩的食物会不会变成太空垃圾?…… 我们的脑袋里盛满了蝌蚪一样的问号。你们耐心的倾听,微笑着为我们解答。你们说外面的世界很美很美,有那么多有趣的游戏,有那么多未知的冒险。你们鼓励我们要好好学习,未来的宇宙属于我们,会有更多的人在太空中俯瞰地球。  相似文献   

20.
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内,脱离自己的生活,没有家人和朋友,你能够坚持多久而且不至于精神崩溃?一天、一周还是一个月?很明显,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在距地球几百千米以上的太空,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航天员却是长期这样生活着。这种生活使他们的心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面临哪些挑战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生活在地球上,人们时刻感受着重力的作用,身体上是踏实的感觉。在短暂的太空飞行中,很多航天员对于失重还是感觉很新鲜,但若是长时间的太空生活,微重力就会带来不适。心理学家最需要了解的是在失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