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睡太空     
全世界有将近1/4的人深受失眠的困扰,有过失眠经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患失眠症的人多种多样,如果有人告诉你失眠症也同样困扰着太空中的航天员,你恐怕不会相信。在不少人看来,航天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应该倒头就能呼呼大睡,更何况是在失重状态下睡觉,他们应该很快乐地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才对。其实,太空中影响航天员睡眠的因素远比地面多。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航天员的睡眠?航天员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太空中睡个好觉?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得到初步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沈羡云  唐承革 《中国航天》2006,(9):38-39,43
人在离开地球重力环境进入太空后,身体会出现大量适应失重环境的变化。研究者们为减少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理改变,维持他们像在地球那样的健康状态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太空中,航天员进行自行车功量计及其他的运动对于防止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变化是有帮助的。想像  相似文献   

3.
"吃喝拉撒睡",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大部分人来说已是习惯,也是轻而易举的生活琐事,然而对于生活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呢?他们还会觉得那么地顺理成章吗?这些所谓的生活琐事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体验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太空生活的"尴尬"事:"方便"不方便,甚至还要喝自己的"尿"。  相似文献   

4.
太空温室     
沈羡云 《航天》2011,(2):42-45
对于未来的载人航天来说,在太空中种植植物将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不仅是因为在无法从地球上获得食物的时候,植物可以提供食物,而且植物还可以产生可供呼吸的空气和饮用的水。同时,照料植物也是航天员在漫长无聊太空的旅程中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对于维持航天员良好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植物和人类将最终生活在一起,维持着航天员在太空和其他星球上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沈羡云 《航天员》2012,(3):72-73
什么是航天员的心理障碍呢?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长期处在与世隔绝的太空中,长期的精神紧张、密闭狭小的座舱、静寂无声的太空环境、规定好的交际方式、与地面有限的联系及失重所造成的不适感,使航天员产生了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们感到忧虑、厌倦、抑郁、思念亲人、人际之间关系紧张等,我们把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产生的这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称之为航天员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失重飞机训练是航天员训练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失重飞机通过抛物线飞行,可以产生连续几十秒的失重,也可以产生与月球和火星相似的重力水平。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地面太空游都开展了失重飞机体验项目,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在失重飞机上体验失重的奇妙感觉。不同的人在进行失重飞机训练时,会有不同的感受。NASA的2004届航天员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在进行失重飞行训练时各自不同的训练体验——这也许对你将来体验失重飞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吴国兴 《航天》2009,(1):32-35
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 40航天员出舱活动使用的工具有何特殊之处?分为几种类型? 航天员出舱主要是为了进行设备维修、保养、检查和安装,因此他们像地球上的检修和安装工人一样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由于出舱活动用的工具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使用,因此这种工具与地面上使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太空厨房     
王一 《航天员》2008,(6):60-63
航天员在太空中吃喝可不像在地球上那么简单,"太空厨房"也就没地球厨房那么方便,它是一大堆科技组装起来的一个奇迹,大家渴望了解的奇迹。它的研究和发展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和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太空厨房的技术会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为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7,(1)
进入太空是每位航天员的梦想,但并不是所有的航天员都能够如愿以偿,因为发射次数和运载人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航天员甚至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航天员非常珍惜每次飞行机会。在飞行任务期间,大部分航天员都喜欢在工作之余写太空日记,记录自己的工作、生活、感受和经历等。有些航天员一直珍藏着自己的太空日记,没有向公众展示,有些航天员则建立博客,在博客上写太空日记,让"粉丝"们能在第一时间分享他们的太空体验。华裔航天员卢杰博士,在执行国际空间站第7长期考察团任务期间,写了很多精彩的太空日记。我们刊载其部分,让读者体验航天员的太空生活。以下是他的日记内容:  相似文献   

10.
陈曦 《航天员》2013,(2):52-55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诞生了第一位女航天员,而在生物界也诞生了第一位返回地球的“蜘蛛航天员”。这只蜘蛛名叫“纳芙蒂蒂”,是一只红背跳蛛。也叫“约翰逊跳跃者”蜘蛛。它是第一只完成了太空生活后成功返回地球生活的蜘蛛,在国际空间站里共度过了一百天的太空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刘瑞江 《航天员》2009,(4):46-47
航天员在太空探索途中,失重的宇宙环境会带给他们很大的不便和问题。对于对抗失重环境技术的研究,一直是致力于天际探索的科学隶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虽然研究一直在继续,但理想的效果仍然很难出现。而人工重力,也许会彻底改变周面,为长期的太空征程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2.
刘建中 《航天员》2008,(2):27-31
医生,是个很神圣也很神秘的职业,他们可以解除病痛,妙手回春。在国外,家庭医生已经不是一个新鲜名词,而在国内,也许只有当你身体不舒服时才会想到医生,也才会去寻求他们的帮助。医监医保医生?简单来说就是为航天员提供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的人。他们更像是航天员的"贴身保镖"——时刻守护着航天员的健康。他们对航天员身体的关心远甚于对家人和自己的关心。  相似文献   

13.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航天员是一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他们可以漫游太空,欣赏不同于地球的神秘而美丽的风光。然而在我眼中,航天员除了神圣光荣之外,他们更是不懈探索,勇攀高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地面太空游     
普通人进入太空就如爬一次长城、登一次泰山那么便捷还有待时日,但在地面上就能体验太空生活却已经成为了现实。目前,“地面太空游”对中国民众来说还是个很新鲜的名词。由《航天员》杂志首次举办的“航天员体验营”正在火热进行,这次活动可算是中国“地面太空游”的先行者。但这还只是挖开了“冰山”一角,地面太空游还有更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若水 《航天员》2011,(4):59-60
卞之琳诗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一种哲理的轮回。它也循环在航天员与其爱好者之间——航天员在空间站寻探太空的奥秘,航天爱好者仰望星空在思索航天员的点滴。而业余无线电正好充当了他们遥相呼应的鹊桥。  相似文献   

16.
五轩 《中国航天》2012,(7):33-36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在太空中交会对接后,目标飞行器就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新家。航天员在茫茫太空飞行,远离地球,远离家人,如何使他们在一个只有15立方米的狭小空间里愉快地生活和工作,又能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是科技人员经常考虑的问题。在目标飞行器设计中,科技人员除了通过确保各项指标的实现,来保证目标飞行器具有30人/天的驻留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最大限度地关注细节,努力实现让航天员住得舒服的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大量的人性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现在,无须登上航天飞机或者国际空间站,美国的航天员就可以体验太空生活了。在距佛罗里达基拉戈岛约5600米的水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造了一个名为“宝瓶座”的海底实验室。NASA认为,海底的生活和太空探索一样危险而孤独,因此可以利用“宝瓶座”来进行部分太空训练。你想知道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海底实验室是什么样子吗?现在就让我们到这个神秘而又陌生的地方瞧瞧吧。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妈妈:我好想家!离开地球已经120年了,不知您是否还好?一直想要回去看您,但回去一次就要花掉80年的时间,我只能用无线电告诉您我的近况。收到您寄来的太空包裹,我们基地的航天员都很高兴,里面竟是一只冬眠的小母羊!我们大伙儿很快就依照指示把母羊腹内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胚胎取出,在人造子宫里把它们培养出来了。现在我们这儿已有成群的家畜,增添了我们不少的生活乐趣。妈妈,听说地球上很快就会建造成一艘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您会搭乘第一航班来看我吗?您现行是184岁,这无线电通到地球要16年,您收到时已是整整200岁了,但我相信您还是永远年轻的。  相似文献   

19.
吴国兴 《航天》2009,(5):35-37
62,航天员太空行走有哪些训练设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1-g模拟设备、失重飞机、水下训练设备和专用训练设备。在这四大类设备中,最常用的是失重飞机和水下训练设备。水下训练设备主要是中性浮力水池,这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必备设备,是在地面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专用训练设备包括虚拟现实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客 《航天员》2008,(5):42-44
太空出舱,航天员在出门之前一定要身穿舱外服,以适应那很不友好的太空环境。而航天员在轨组装与检查到穿上舱外服,却远不似人们打开衣箱取出衣服穿上那么简单。我们已经在电视中看见,神七飞行时轨道舱内,翟志刚与刘伯明进行舱外服在轨组装与检查的情景,它扎扎实实地花了两人长达15个小时的时间,也耗费了他们不少的体力。但这还只是太空出舱前的一部分任务。事实上,要在太空中出舱,进行舱外活动,就不只是一项简单的工作,确切地说,它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完成一系列繁琐的操作,并且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因而要求航天员在上天之前勤学苦练,熟练掌握其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