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DD6单晶合金低周疲劳性能,准确预测其低周疲劳寿命,基于循环损伤累积(CDA)寿命模型,引入取向系数,提出一种考虑晶体取向的CDA寿命修正模型,并对DD6单晶合金试棒进行了760℃低周疲劳试验。利用CDA寿命修正模型与Coffin-Manson寿命预测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到:DD6单晶合金低周疲劳性能[001]取向最优,[011]取向次之,[111]取向最差;CDA寿命修正模型在各晶体取向寿命预测分散性皆优于Coffin-Manson寿命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CDA寿命修正模型综合考虑取向相关系数对各取向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001]晶体取向的第二代单晶镍基高温合金DD6中温段下的低循环疲劳行为,实验温度为600℃,650℃,700℃和760℃,应变比为–1。结果表明:在此温度范围内,合金呈现循环硬化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001]晶体取向DD6合金的弹性模量有所降低,合金的应变-寿命关系与温度相关。采用考虑温度影响修正的循环损伤累积(CDA)模型对[001]晶体取向DD6合金在中温段下的低循环疲劳寿命进行统一预测,预测寿命值位于实验结果的±3倍分散带以内。  相似文献   

3.
高温下取向对DD6单晶高温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 76 0℃和 980℃两种温度下 [0 0 1],[0 11]和 [111]三种取向的DD6单晶高温合金的低周疲劳寿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取向对其低周疲劳寿命有重要影响 ,[0 0 1]取向的寿命最高 ,[111]取向的寿命最低 ,通过引入应力幅值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取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单晶(SC)高温合金低周疲劳(LCF)性能各向异性规律,收集了SC7-14-6、DD3、PWA1480、Rene N4与DD6共5种单晶合金的低周疲劳试验数据,校验了文献中单晶合金不同晶体取向的弹性模量计算方法,利用不同取向的弹性模量对总应变幅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适用于单晶合金不同取向的低周疲劳损伤参量,进而形成了取向相关的单晶合金低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利用上述5种合金的试验数据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弹性模量是单晶合金LCF性能各向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献中的不同晶体取向弹性模量换算方法较为可靠;所提低周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的预测结果大多在2倍分散带内。此方法形式简单、效果显著,较为适合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5.
DD6单晶合金循环蠕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与不含气膜孔平板试样,研究了[001]、[011]和[111]晶体取向在980℃不同保载时间和应力条件下的镍基单晶合金DD6的循环蠕变性能。研究发现,DD6单晶合金的高温蠕变疲劳性能存在明显的方向性,试样形状及表面状态是影响单晶合金寿命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气膜孔的存在显著地降低了材料的循环蠕变寿命;不含气膜孔平板试样蠕变损伤起主要作用,含气膜孔平板试样疲劳损伤起主要作用。同时,在高温条件下,不同保载时间的蠕变和疲劳损伤对试件的破坏起重要作用,蠕变与疲劳的交互作用会大大缩短材料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一种镍基单晶和定向结晶合金的疲劳寿命模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针对镍基单晶和定向结晶合金的高温低循环疲劳/蠕变寿命预测问题,用晶向函数修正总应变范围以考虑疲劳寿命的各向异性,并综合考虑了最大应力、平均应力、应力范围以及峰值保持等载荷因素对寿命的贡献,在循环损伤累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低循环疲劳/蠕变寿命预测方法.利用定向结晶合金DZ125、单晶合金DD3和DD6在不同温度、不同取样方向和不同保载形式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对方法进行了验证,预测与试验寿命相比基本落在2倍分散带内,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叶片材料各向异性与低循环疲劳/蠕变载荷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国外已经基于八面体滑移系,采用临界平面法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取向的高周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然而,该方法未考虑〈111〉取向受载时滑移系参量的特点,所以不能较准确地预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111〉取向的高周疲劳寿命.为此,选取临界平面时综合考虑六面体、八面体滑移系,选定疲劳参量最大的滑移面作为临界平面,采用SSR(shear stress range),CCB(Chu-Conle-Bonnen),Walls寿命模型进行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周疲劳寿命预测,并根据800℃下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011〉,〈111〉3个取向的高周疲劳试验结果,对寿命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基于两种滑移系预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高周疲劳寿命时,寿命模型的拟合系数可达到0.9134.   相似文献   

8.
DD6单晶合金的高温低周疲劳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影  苏彬 《航空动力学报》2003,18(6):732-736
本文研究了两种高温条件下三种多滑移取向的镍基单晶合金DD6的高温低周疲劳机制。结果表明,DD6合金低周疲劳裂纹以不同的机制在试样表面及亚表面上萌生,萌生位置与试验过程中的塑性应变幅及温度有关。对于[001]取向,760℃和980℃温度条件的裂纹扩展面分别为沿{111}面的结晶学断裂面以及非结晶学断裂面。撕裂棱、裂纹前端微裂纹的桥接等因素是阻滞主裂纹扩展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
单晶高温疲劳损伤参量的选取与寿命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疲劳损伤是引起单晶涡轮叶片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不同试验条件下DD6标准试件的低周疲劳和蠕变-疲劳试验结果,结合基于滑移系的黏塑性应力-应变分析,分别研究了晶体取向、应变范围、平均应变以及保载时间等对单晶高温疲劳损伤的影响机制。进而采用滑移剪应变最大的滑移系作为临界滑移系,选取临界滑移系上的最大Schmid应力、最大滑移剪应变率、循环Schmid应力比以及滑移剪应变范围等细观参量作为损伤参量,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临界平面的循环损伤累积(CDA)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DD6高温疲劳寿命预测精度基本在3倍分散带内。  相似文献   

10.
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屈服函数中的等效应力的概念进行了推广,给出了单晶材料在三维交变载荷作用下疲劳损伤等效应力幅和等效塑性应变幅的计算公式。用等效应力幅和等效塑性应变幅对单向应力作用下的低循环疲劳寿命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单晶材料在三维交变载荷作用下的低循环疲劳寿命模型。用所提出的三维低循环疲劳寿命模型预测了单晶材料PWA1480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同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冗余校验算法(CRC)作为数据传送中差错控制方法之一,在通信领域,文件、视频、图像存储解压缩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大部分情况对CRC校验算法停留在工程应用层面较多,而对CRC校验算法的分类、原理关注偏少。本文就是重点介绍一下CRC校验算法的分类、原理及给出不同类型CRC校验算法的工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对TC1 1钛合金施行了不同的热处理制度 ,得到 3种组织形态 ,研究了不同的组织形态的高温循环蠕变。结果表明 ,晶间 β组织具有低的循环蠕变速率 ,而随最大应力的增加 ,蠕变速率增加快 ;而等轴组织和片状组织循环蠕变速率较高 ,但随应力的增加 ,蠕变速率增加较慢。分析认为 ,晶界滑移行为对高温循环蠕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应力循环特征的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两种镍基高温合金的应力循环特征为基础,即粉末高温合金FGH95的循环硬化继而软化及变形高温合金GH4169的循环软化特性,寻求载荷历程相关的损伤参量,进而建立应力弱化损伤模型,以考虑载荷历程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的应力弱化损伤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不同循环载荷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其预测精度不低于传统方法,且优势在于使建立模型所需要的试样数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4.
材料循环应力-应变行为及循环应变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团  杨庆雄 《航空学报》2000,21(2):171-174
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行为以及循环应变与寿命的关系是材料的主要疲劳特性,用局部应力 -应变法计算构件疲劳裂纹形成寿命时要用到它们。使用这些疲劳特性的不同描述方法给寿命计算带来的误差差别很大。依据试验结果对目前的一些描述方法作出比较,并指出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转子分区循环对称接触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光弹实验表明了端齿连接转子受力的分区循环对称性。针对这~特性建立了各循环对称分区的循环对称接触有限元应力分析方法,并利用叠加原理将各循环对称分区间过渡区化为几个小规模的循环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某型飞机腹鳍故障攻关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飞机腹鳍(又称导流片)裂纹是外场多发性故障之一。在对结构和外部使用环境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查清了腹鳍的破坏机理,确定了内伸接头改进方案。经对改装飞机几年的领先飞行表明,内伸接头改进方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CRC码并行算法的软件实现和串行算法的硬件实现方法,同时比较它们的差异,并指出了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非异氰酸酯聚氨酯(NIPU)是由环碳酸酯和胺反应得到的一种新型聚氨酯,其吸水性、耐化学性和抗渗透性能均比传统聚氨酯更优良。简要介绍了NIPU的性能特点及合成原理,综述了NIPU的研究现状及在涂料、胶黏剂、泡沫等材料中的应用,对NIPU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疲劳寿命计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胡明敏  陈杰  陶宝祺 《航空学报》1994,15(3):336-339
疲劳寿命计是电阻-疲劳响应记忆元件,外形结构如同普通箔式应变计。介绍所研制疲劳寿命计的原理、恒幅交变应变下的电阻变化特性曲线标定、平均应变及变幅载响应等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它有很高的疲劳响应及重复性和稳定性。其原理可用于多种目的的疲劳测试和结构疲劳监测元件。  相似文献   

20.
鉴于试验数据分散性,用随机过程的方法对循环应力-应变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给出了统计测定的方法,试验结果得到了呈分布状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族,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