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析并讨论了振动消除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振动消除应力与传统的热处理时效工艺的对比工艺试验,验证了振动消除应力在铝合金零件加工中的消除应力控制变形的有效性,对于高强铝合金小型薄壁结构件和大型结构件,效果优于热处理时效消除应力,并给出了振动消除应力技术在航天器大型铸件、精密零部件、大型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振动时效技术在生产中已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为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在振动时效过程中调整激振力,使工件产生满足下列条件的动应力。 σ_b>σ动 σ残≥σ_s 式中:σ_b—抗拉强度; σ_s—屈服强度 σ残—工件残余应力 σ动—工件动应力。  相似文献   

3.
金属工件在成型过程中,均有可能形成残余应力。在许多情况下,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对工件的机械性能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从振动时效的机理入手,得出消除残余应力的本质途径是给金属原子以足够的能量,使其振动加剧回到平衡位置,从而实现晶格畸变的减少;另外振动时效可以使那些处于弹性应力状态的部分实现塑性屈服,从而减少金属的弹性应变量,进而达到减少残余应力的目的。文章还从新一代运载火箭实际工程应用中验证了振动时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赫  唐兄彬 《火箭推进》2011,37(5):57-62
铸铝合金异型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广泛存在,而残余应力是引起变形的关键因素。本文从框架类产品的设计结构入手,分析残余应力与产品变形间的关系,结合振动时效工艺机理,重点详述了利用振动时效消除铸铝合金框架类产品变形工艺。试验表明,振动时效可显著消除铸铝合金框架件变形。  相似文献   

5.
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的力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卫星结构振动试验中力控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国外力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与传统单轴加速度响应控制方法的对比,阐述了力和加速度双控技术对防止振动试验中过实验和欠实验的作用。分析表明该技术对实现卫星结构合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力控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变形问题,指出产品的变形是由于材料中存在残余应力而引起的。为了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的精度及稳定性,促进其在空间遥感器上的应用,对消除该材料残余应力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采用振动时效的方法来消除碳纤维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振动实测信号Fourier变换的实部与虚部之间由Hilbert(希尔伯特)关系相联系的原理,发展了它在振动试验中非线性检测技术,它不依赖于结构模型及非线性方程假设。通过型号应用证明了它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发射梁的结构特点决定其刚性差,焊接时易产生多种复杂变形。通过建立发射梁数学模型来计算焊接变形量,作为焊接时预留收缩量及反变形量的依据,采用可靠的焊接方法及工艺装备,有效地控制了发射梁焊接变形。应用VSR时效技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稳定了产品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9.
力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航天器振动试验中引起过试验的主要原因是试验件安装结构和振动台的阻抗不同及制订加速度输入谱时采用包络法.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思路是在振动中限制试验件安装界面的力,即力限技术,它包括力谱制订、力的测量方法、夹具设计和振动控制策略等关键技术.文章回顾了国外力限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力限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在我国航天器振动试验中力限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空间开发及探测活动使航天器及其所携带的精密设备置于非常复杂的力学环境之下,为此,隔振技术在航天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航天器上典型隔振问题,建立了隔振系统振动功率流响应特性分析模型;并以减振器安装界面的振动功率流为综合控制量,以减振器的特征参数为优化变量,分别建立了单目标和多目标加权的优化模型;最后,以一多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为例,研究了该隔振系统振动功率流响应特性及减振器系数的优化问题,计算结果不仅验证了模型推导的正确性,并且表明,功率流分析方法能够独到地预示隔振系统振动能量的分布特性,基于振动功率流的减振器动力特性的参数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隔振效果,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