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反辐射武器面临的有源诱偏威胁,分析诱饵系统与主雷达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提出转动PRS(被动雷达导引头)接收天线,然后根据信号幅度变化信息将各辐射源区分开的新方法。以抗3点源诱偏为例,从幅度分辨能力、平台运动和雷达天线波束扫描对幅度检测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说明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试验验证了,PRS可通过提高幅度分辨能力来提高角度分辨抗诱偏能力,同时说明了其在时域分辨、门限检测、天线伺服控制等方面需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反辐射导弹技术参数对诱偏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多点源有源诱偏系统的诱偏原理,以反辐射导弹(ARM)为研究对象,仿真分析了ARM的主要技术参数对典型的有源诱偏系统诱偏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各技术参数对该诱偏系统不同空域保护能力的影响曲线,并对诱饵的不同布局形式做了分析,对研究ARM的有效攻击以及有源诱偏系统的作战效能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舰载雷达系统包括多种型号的雷达,在舰艇施放舷外有源诱饵对抗ARM时,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单一辐射源目标。通过分析舰载雷达辐射源工作特性,建立了舷外有源诱偏条件下ARM对舰载雷达的攻击模型。仿真结果表明,ARM散落点在舰载雷达周围分布较为密集,可以对舰载雷达系统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诱偏技术是电子对抗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在分析电扫恒差比幅测向原理的基础上,讨论了设置诱饵情况下无人机截获系统测向的误差;在射频仿真系统中,对诱饵、雷达与无人机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对其进行了验证.这对电子对抗中武器系统诱偏技术的应用、射频仿真系统功能完善以及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等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舷外有源雷达诱饵干扰末制导雷达的原理,提出了末制导雷达发射复杂信号对抗舷外有源雷达诱饵的方法,建立了发射信号模型,并从时域参数测量和时频分析两方面仿真分析了发射信号的反侦察能力;同时,对末制导雷达去干扰能力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此种发射信号抗舷外有源雷达诱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围绕机载风切变气象雷达地面验证系统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完成了机载风切变气象雷达地面验证系统验证实验。将仿真的风切变雷达回波数据,生成微波信号,播放给气象雷达;研究风切变告警的各种条件和参数,验证产生风切变告警的各项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切变回波信号仿真研究,设计了气象雷达航电平台,对前面的机载风切变气象雷达地面验证系统关键技术和方法进行检验和验证。地面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风切变风场仿真和地面射频仿真验证系统的方法是有效的,为研制机载风切变气象雷达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7.
基于扩展单脉冲比的拖曳式诱饵存在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饵的存在性检测是对抗拖曳式有源雷达诱饵干扰的前提,也是决定抗干扰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导引头雷达发射多个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时,在一定的检测处理时长内目标回波信号幅度服从瑞利分布,而诱饵干扰信号则是幅度固定的.基于导引头雷达波束内诱饵存在导致的回波特征变化,通过提取诱饵存在/不存在两种情况下雷达接收回波信号的幅度特征差异以...  相似文献   

8.
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是对抗现代先进反舰导弹的有效方式,引起各个国家的关注重视。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通过有源欺骗干扰方式模拟被掩护舰船的雷达信号特征,引诱或欺骗敌跟踪和制导雷达。根据舰载舷外雷达有源诱饵的干扰机理,研究舷外雷达有源诱饵的最佳布放高度等布放策略,对部队作战使用和部队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时序控制模块做为某雷达数据处理机的核心模块,为雷达整机提供各种定时信号,同时还提供与TV显示处理机、指挥仪、敌我识别器等的交联信号.文章详细介绍了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时序控制模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装备面临的实际战场情况出发,在分析时差定位原理和雷达诱偏合成信号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时差定位系统在存在诱偏信号情况下的侦收信号情况,对相关处理后的时差输出进行了建模和仿真研究,并分析了诱偏信号对时差定位系统精度的影响原因。针对三站时差定位系统和三点源诱偏系统,对典型态势下由诱偏信号引入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诱偏信号引入的误差分布情况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雷达的射频(RF)隐身性能,结合最优匹配照射-接收机(OTR)理论与序贯假设检验(SHT)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射频隐身雷达信号设计方法。通过发射信号了解外界环境信息,然后反馈这些信息给雷达系统,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自适应设计雷达发射信号,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以雷达目标识别为具体应用,实验仿真表明,设计的雷达信号自适应变化,减小了信号间的相关性,并且减少了照射次数,降低了辐射功率,从而实现了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2.
A Modified Monopulse Technique for Radar Tracking with Low-Angle Multipa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a new monopluse technique for reducing radar multipath angle-tracking errors is proposed. The solution is achieved by using two monopulse antennas at different heights. The available signals allow one to control the antenna-height diversity so that the elevation angle control signal is not affected by reflected-wave components. The size of the antenna system may be reduced by properly using phase shifters. A possible configuration of such a system is considered and some practical data on the antenna-height divers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窦道祥  李茂  何子述 《航空学报》2015,36(7):2310-2318
针对由多模传播引起的多普勒扩展杂波(SDC)严重影响天波超视距雷达(OTHR)对慢速船舰目标的检测这一问题,在基于多输入多输出体制的新一代天波超视距(MIMO-OTH)雷达系统下,利用空域信息抑制多模SDC。传统处理方法需要目标角度先验信息,而在实际中,该信息往往很难获得。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稀疏重建的多模杂波抑制算法。该算法将二维的稀疏角度搜索转变为一维的角度搜索,使运算量大大降低,且估计出的收发角(DOA-DOD)自动配对,同时可获得各个传播路径下信号的时间多普勒信息,达到了理想的MIMO-OTH雷达多模杂波抑制效果。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 presents a high-sensitivity signal processing approach for detecting and estimating the angle of arrival (AOA), frequency and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PRF) of multiple radar emitters using broadband interferometers. Two time series are generated using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the sampled cross correlation of the signals obtained from three antenna elements (i.e. two base legs). The phase and amplitude of a complex Fourier transform of these two time series with respect to the sampling clock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OA and PRF of pulsed emitters  相似文献   

15.
相参雷达典型干扰信号产生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DRFM的相参雷达典型干扰样式信号产生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该干扰信号能够携带雷达发射信号的相位等细微特征信息,可以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相参雷达进行抗干扰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