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隐身技术已经成为战斗机划代的重要指标。目前,美国的隐身飞机发展最为成熟。通过在飞机外形上的独特设计和喷涂具有吸波功能的隐身涂料,使得F-117、B-2、F-22A 和最新的 F-35等隐身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大大减小。不过,美国人以外形隐身为主的方法无疑要损失飞机的机动性能,可以说是一种被动的隐身。和美国不同,俄罗斯将隐身技术的突破重点放在了等离子隐身上。近年来,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隐身和等离子隐身的研究与发展趋势,提出在计算机、雷达、电子器件、医学、生物工程、电磁兼容和环境保护、养活电磁污染等领域扩展等离子隐身技术的应用,使等离子隐身科学迈向增值型的发展道路。同时对我国等离子隐身科学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相当热门的"隐身技术"是一种减少被敌方探测概率的技术。越晚被发现则我方行动安全性越高,即使被发现,各种反制措施的成功率也会提高。目前,隐身技术是以美国居领导地位,从F-117到现在的F-22、B-2、F-35,大致是以两大途径达成隐身:首先是以特殊设计的形状,将敌方雷达波反射到远离接收机的方向,其次是以吸波涂料与材料吸收雷达波,甚至采用特殊技术屏蔽天线等。这两大路线也为其他航空强国所采用,作者称之为"传统隐身技术"(虽然对于新颖的隐身技术来说"传统"是个奇怪的描述)。另一方面,俄罗斯于1999年公布了其等离子隐身技术,并于2005年通过了国家级试验。由于尚未正式采用且仅俄罗斯拥有,故可排除于"传统隐身技术"之列而单独讨论。  相似文献   

4.
武器系统的隐身能力可以通过外形设计和使用隐身材料来实现,但对外形的过多要求会引起空气动力性能的下降,并导致装容空间的减小和其他损失,所以开展吸波材料的研究成为隐身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雷达隐身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外形设计、雷达吸波材料和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讨论每种技术在使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最近一段时间里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随着不久前俄罗斯公布了PAK-FA计划后,航空迷们对等离子体隐身的讨论又进入到了一个高潮。目前关于 PAK-FA 的报导多如牛毛,数不胜数,而此前传闻最多和最令大家感兴趣的是俄罗斯将采用所谓的等离子隐身  相似文献   

7.
飞行器目标频率响应散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战合  黄沛霖  武哲 《航空学报》2009,30(4):643-648
为研究飞行器目标散射频率响应特性和隐身、反隐身原理,对两种飞行器平板缩比模型进行了系列测试和计算研究,推导和验证了简单目标(金属球)的频率响应特性在飞行器目标上的适用性,并推广到如飞行器复杂散射体的分析。提出了划分瑞利区、谐振区、高频区的新方法,指出飞行器具有隐身能力极限的概念;研究了目标多频散射的极化特性,发现频率降低时,水平极化下全向雷达散射截面(RCS)均值逐渐增大,垂直极化时减小。得到了两种飞行器目标处于瑞利区、谐振区时依靠外形隐身所能达到的RCS极限值。结果分析表明,在瑞利区和谐振区,目前的外形隐身措施存在不能超越的极限,在这两个区域的雷达隐身需结合外形和材料隐身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当前飞机的雷达波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分别从低RCS外形设计特点、低RCS材料技术的应用、红外辐射技术的应用以及电子对抗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F-22飞机的隐身技术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速飞行器的隐身技术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基本特征、技术途径以及战术运用等,介绍了雷达隐身、红外隐身等几种常见的隐身技术,简要分析了未来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隐身技术是提高军用飞机生存力、作战效能的有效手段。航空发动机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是飞机隐身的重点和难点。在对航空发动机红外、雷达隐身技术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对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指出了航空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和管理应重点开展发动机隐身要求和作战效能分析,加强发动机隐身专业体系建设,梳理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流程和路线图,注重发动机隐身技术研究配套保障条件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身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型隐身材料是发展现代隐身技术的关键,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外隐身技术发展现状,材料隐身机理、隐身材料分类以及手性隐身材料、纳米隐身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收剂、导电高聚物材料和智能型隐身材料等几种新型隐身材料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旨在推动和强化我国在新型隐身材料领域研究的展开与深入。  相似文献   

12.
飞行器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和射频隐身等。随着红外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红外探测系统探测各种不同目标的能力有很大提高,因此,红外隐身技术也受到广泛重视和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了红外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目前研究发展状况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未来新一代轰炸机隐身特性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远程战略轰炸机的自身隐身性能提升和隐身航迹策略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比分析美俄下一 代隐身轰炸机的隐身性能和所面对的威胁,指出了未来新一代隐身轰炸机更高的隐身性能需求—全频谱、全 方位隐身技术,例如雷达隐身、红外隐身以及射频综合隐身等;并归纳了未来高隐身战略轰炸机的主要突防措 施,例如更先进的隐身技术、体系支持、高空突防、加装自卫武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月11日,中国新一代战斗机在成都某机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在关心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军迷中引起巨大轰动,并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其中,该机独特的隐身外形和全机一袭黑色涂装,使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成为热议话题,并有不少军事爱好者对其进行了近乎专业的解读,就连一些国外媒体也妄自揣测:认为中国新一代战斗机所采用的隐...  相似文献   

15.
飞机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飞机隐身所采用的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以及各种隐身技术和隐身材料的特点、适应范围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隐身技术是提高巡航导弹突防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分析外形隐身对巡航导弹电磁散射特性影响,建立了隐身、常规巡航导弹电磁模型,基于物理光学法和RCS减缩值,研究了外形隐身RCS曲线分布影响、频率响应特性、俯仰角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外形隐身可大幅降低前后向散射特性,改变RCS散射波峰位置,使前后向曲线向内收敛;频率增加,前向均值和减缩值分别在-32 dBsm、25 dB左右振荡变化,其他角域RCS均值降低而减缩值增加;俯仰角变化较小时不影响散射特性,各角域RCS均值和减缩值呈振荡趋势,前向减缩值约为35 dB左右,后向俯仰角0度时最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飞机隐身技术发生的变革,隐身技术的重点将从雷达隐身转向视觉隐身。  相似文献   

18.
隐身是21世纪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突出特征之一,其军事优势和威慑力从美国的F-22上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与隐身技术相伴而生的反隐身技术也受到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雷达反隐身技术的现状和未来为主线,特别对未来反隐身技术所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一一描述。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巡航导弹采取隐身技术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着重指出巡航导弹隐身技术中的反雷达技术,总结了针对反巡航导弹隐身方法中运用到的雷达技术.  相似文献   

20.
雷达隐身复合材料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雷达隐身复合材料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较详细介绍了材料的隐身原理,以及当前涂敷型结构型隐身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和特性。最后展望了新隐身技术及其材料的应用前景和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