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着眼于信息化作战对航空装备保障的需求,阐述信息化作战条件下航空装备精确化保障的特点和内涵,提出了信息化作战航空装备精确化保障的对策,为我军未来信息化作战航空装备精确化保障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围绕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深入分析了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的内涵,构建了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控制过程模型,阐述了影响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在调研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影口向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质量的因果图。  相似文献   

3.
从军用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分析了标准化在军用航空装备技术保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标准化工作可促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过程及各要素持续改进的观点,提出了军用航空装备技术保障标准化工作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目前航空保障的基本现状进行分析,在已有的航空保障模式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说明,从航空装备的工业设计、生产、试验各阶段及部队使用过程与建立航空装备项目管理机构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通过对航空保障新型模式的研究,充分发挥航空装备作战性能,提高作战效率,建立新的高质量的航空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自主式保障是新一代飞机和直升机设计的基本能力,是航空装备综合保障领域的重要变革。针对地面核心支持的自主保障信息系统,本文提出了任务决策/保障计划生成算法、动态资源调度算法等关键技术,为自主保障信息系统研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新,航空装备的研发和综合保障模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详细分析了数字化环境下,航空装备保障的趋势、特点、并提出了基于模型的航空装备服务保障模式及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装备保障任务建模与仿真是装备保障性能分析的基础,针对装备保障任务层次结构复杂、结构动态变化的特点,文章采用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对装备保障任务建模需求进行分析,选取相应的DoDAF产品进行目标、资源、活动及活动间关系描述,探讨装备保障任务的分解原则,对装备保障任务进行逐级分解,建立保障任务模型,采用Telelogic SA(System Architect)软件构建装备保障任务的仿真模型,并以美国"尼米兹"级航母对岸作战航空保障任务为例,分析其任务成功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军用航空装备,是军用航空器及其各种装置、设备的统称,通常是指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航空弹药、航空电子设备以及航空仪表、电气设备等。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是为保持、恢复和改善军用航空装备技术状况所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维修保障是保持军用航空装备持续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重要支撑。早在1907年,美国陆军就组建了陆军通信兵航空兵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已形成了军地融合、覆盖陆海(含海军陆战队)空军的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体制。通过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为深化我国军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航空四站装备保障安全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综合权重模糊评价模型。在构 建航空四站装备保障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优点,改进了权重确立方法。该 方法将影响因素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得出各指标综合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某航空四站装备保障实 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权重确立法客观合理,可为航空四站装备保障风险控制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基于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活动在装备修理保障能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从航空装备修理科研现状入手,剖析了当前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投入成本费用补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施航修科研经费专项预算制度、设立航修科研部级专项基金、推进装备价格管理机制温和改革、积极获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市场化开放型航修科研基金等多位一体的补偿机制。航空装备修理科研,是指为获得航空修理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活动。航空修理系统根据《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科  相似文献   

11.
基于RBF网络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工作是航空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精确的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方法是实现航空装备精确化保障的基础,对促进航空装备的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关键要素指标,然后建立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未来复杂战场上航空装备与协同平台任务统一调度、软件灵活部署、资源统一管理等发展需求,在分析航空电子系统架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服务的先进航空电子系统架构,定义了航空电子系统的服务组件和管理框架,并对该架构在创新研发模式、使用模式、保障模式等方面的收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通过梳理国外航空装备保障的发展历程,包括维修理念、维修模式和维修方法,分析我国航空装备全生命周期保障的现状以及未来装备发展趋势,指出了提升我国航空装备保障水平的一些建议。1国外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发展分析在两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局部战争的推动下,航空装备在近百年来取得了蓬勃发展。以军机为例,轰炸机、战斗机、攻击机、战斗攻击机、反潜机、侦察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运输机、救护机、教练机、多用途战斗机等层出不穷,性能不断提高,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表1总结了部分前四代战斗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陆军航空地面支援装备(AGSE)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地面支援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从陆航装备维修、任务维护到基础训练保障,涉及3个大型采购项目、15种武器系统和33000多个部件,2014年以来启动了多项地面支援装备的升级项目,对陆航部队的战备训练和作战行动发挥了重要作用。维修装备系统升级项目美国陆军航空地面支援装备由前沿部署的战斗航空旅(CAB)和战场航空  相似文献   

15.
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是装备保持完好性、顺利完成训练和作战任务的基础。随着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增强现实技术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研究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了增强现实技术在航空装备的日常检查、拆装和远程维修指导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当前在航空装备维修保障过程中应用增强现实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以降低航空装备故障率,保证维修进度,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航空装备维修管理关键技术及业务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维修BOM的航空装备全生命周期状态管理机制。应用精益生产、精确保障的管理理念,建立面向航空装备维修过程的MRO系统,管理航空装备产品维修从返修入库到发货出库的闭环过程,为航空装备综合保障档案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军用飞机结构损伤评估专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装备的维修是航空装备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用飞机损伤快速修理是保持航空部队持续作战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军用飞机损伤评估是指对飞机损伤的程度、修理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要完成的修理工作以及修理后的作战能力等方面做出的评估.损伤评估是实施战伤飞机修理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断路器开展风险分析是对航空装备修理质量的保障。针对断路器在航空装备各系统中的功用,识别出各断路器的风险级别,并将风险分析结论应用于航空装备修理中,可提高航空装备的修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结构分析CAE软件是核心技术研究的重要手段、重大装备研制的根本保障和智能制造推进的关键支撑,高水平自主可控(航空)结构分析CAE软件对航空科学技术领先创新和装备研制体系完整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深度梳理了国内外结构分析CAE软件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了其一般性发展规律。从软件的技术复杂度、研发周期、装备需求和可靠性等4个维度,剖析了自主结构分析软件研发面临的时代挑战;从通用分析功能群、专用分析工具链和国产数据资源池3个层次阐述了自主(航空)结构分析CAE软件发展的广义内涵、总体思路和关键技术。最后,基于目前工业软件的世情国情和科学发展规律,展望了自主可控(航空)结构分析CAE软件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航空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中存在的方法不明确和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基于体系结构框架思想,提出航空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方法,构建“作战任务分析-保障任务分析-保障需求分析-能力需求分析”为主线的总体技术框架,规范航空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流程,研究需求分析各环节的具体活动及其分析方法,并以典型无人机为例,为验证基于DoDAF的航空装备保障能力需求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