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介绍PД-33发动机控制方案基础上,对发动机主状态,过渡态和加力状态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发动机大量采用分段的组合式控制方案是合理的,达到了常规控制方案所达不到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PД-33发动机控制方案基础上,对发动机主状态、过渡态和加力状态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发动机大量采用分段的组合式控制方案是合理的,达到了常规控制方案所达不到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杰 《推进技术》1992,13(3):20-27
早期在对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方案进行评价与选择时,仅以发动机本身的指标(如比冲、推重比等)作为方案比较的标准。这样没有考虑发动机子系统与运载器总系统的相互联系,得不到合理的评价结果。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是航天运载器的一个子系统,采用运载器的性能指标评价发动机方案才能得到比较客观的结果。 本文推导了运载器的评价指标,给出了运载器的线性化质量方程,阐述了运载器设计参数的简化确定方法,由此提出了一个采用运载器评价发动机方案的方法。最后应用提出的方法对五个发动机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某型航空发动机及其附件机匣设计了拆装方案,通过分类统计不同工作人员拆卸发动机的情况,对两种拆卸方案的时间、工作量及风险点进行分析,其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理想状态下从多方面对两种拆装发动机的方案进行对比讨论,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现用发动机拆装方案最优流程及工作人员的分配。  相似文献   

5.
陈杰  王克昌  陈启智 《推进技术》1992,13(6):6-12,5
在发动机初步设计阶段,要根据对发动机的构型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来选择发动机主要设计参数,并从多个发动机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作者以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个发动机构型分析与评价软件IRE/CAA。本文阐述了软件LRE/CAA的设计思想,介绍了软件所包括的模块和各个模块的功能,并说明了在软件实现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变循环发动机模态转换数值模拟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对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的模态转换过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变循环发动机模态转换方案,确立了模态转换时的多部件调节规律,采用稳态模型对模态转换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态转换方案可行,能够使变循环发动机的涵道比发生明显改变,并有效提高了发动机在部分推力时的空气流量,与设计参数相同的常规涡扇发动机相比,其安装耗油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李志刚  李军  张晓怀 《推进技术》2002,23(3):186-188
针对高性能军用发动机实现不加力超声速巡航所需要高推力性能的要求,并兼顾经济性、提出了发动机设计点热力参数的优化选择方案,并利用建立的发动机仿真程序,对某型发动机进行了计算,对提出的方案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某型弹用涡喷发动机启动加速控制规律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某弹用涡喷发动机大空域风车启动加速要求,分析了发动机控制系统原控制方案的局限性,通过引入新的控制输入参数提出了新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涡喷发动机新方案控制规律研究和设计。通过地面台架与高空模拟台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案控制规律满足发动机大空域风车启动加速要求,新控制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某涡喷发动机数字电子控制系统控制规律设计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9.
冯伟  李世雄 《航空发动机》2007,33(4):21-22,58
根据某型航空发动机实测数据,对发动机任务剖面低循环疲劳损伤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从提高发动机使用可靠性角度,研究了某型发动机使用寿命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大涵道比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工作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大涵道比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循环参数分析。以波音767-200ER量级飞机为装机对象,开展了间冷回热发动机方案研究。对比分析了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与多种类型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方案,并从发动机总体性能及特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引入间冷回热技术所带来的收益。最后,提出了研制间冷回热涡扇发动机需突破的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叶片质量矩优化排序中遗传算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某型发动机压气机转子,考虑叶片质量矩和初始不平衡量,采用遗传算法,对叶片进行优化排序以达到减少转子不平衡量的目的.经过对10余台发动机转子叶片质量矩优化排序验证,结果表明:整个转子的不平衡量大大减小,该方法可在实际发动机转子动平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ICAO起降模型的中国机场飞机排污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ICAO机场排放计算方法,在考虑3种主要气体污染物HC、CO和NOx的情况下,提出了适合中国机场飞机排放污染物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的标准起飞着陆(LTO)循环的模型,采用ICAO发动机排放数据库(ICAO aircraft engine emissions databank),通过搜集中国民航机队的飞机/发动机配置信息及所列机场航班计划表,计算出机场污染物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推进系统发动机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一维流体瞬变理论为基础,采用特征线有限差分格式,编制航天器推进系统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的通用仿真软件,并对某多台发动机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系统瞬变特性和水击现象,所开发的软件可方便进行其它推进系统的分析,为发动机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舰艇振动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发动机的三维全尺寸模型;依据随机振动理论和舰艇振动具体情况,计算出了在舰艇振动作用下发动机各组成部分的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并比较了在不同振动作用下发动机的响应情况。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阐述了CFM56-5B发动机推力管理和慢车转速控制的工作原理,并以此为基础,针对该型发动机一起常见推力控制故障的现象、原因及其排故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此分析,进一步说明了CFM56-5B发动机慢车转速控制的基本控制逻辑,可为航空公司正确处理此类故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超机动飞行推进系统稳定性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超机动飞行推进系统稳定性控制。为增强过失速机动飞行条件下发动机稳定性,提出了通过增加风扇压比控制回路的发动机稳定性控制方案,并给稳定控制压比指令算法,在已建立的飞机和发动机非线性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检验了稳定性控制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喘振裕度估计模型的发动机高稳定性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解决超机动飞行中发动机喘振裕度不可测量的难题,提出一种发动机喘振裕度的建模方法.喘振裕度的模型分为常规飞行时的无畸变模型与超机动飞行时的损失量模型两部分.无畸变模型是基于喘振裕度特征选择算法筛选最优模型输入,以非线性拟合方法建模实现;损失量模型则基于在线攻角预测模型实时评估发动机进口畸变度,进而计算获得.而后利用上述估计模型对发动机的稳定性进行实时预测,在不改变发动机原控制回路的基础上,对涡轮落压比控制指令进行喘振损失补偿,实现高稳定性控制.最后,通过大攻角机动飞行的数字仿真,验证了上述方案可以准确控制发动机喘振裕度在11%~13%,保证了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涡扇发动机消喘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型涡扇发动机气动失稳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航空发动机失速/喘振特征工程数学模型,研制出发动机消喘系统数字仿真平台,完成了消喘系统的方案优化设计,并在地面台架和飞行台试验中得到了验证。其气动失稳工程数学模型、数字仿真优化设计技术和试验验证方法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地面和舰船燃气轮机、以及其它民用叶轮机械气动失稳测控设计领域,同时也为制定航空发动机消喘系统设计规范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带有闭式布雷顿循环的预冷发动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取带有闭式布雷顿循环的预冷发动机的飞行包线及性能,同时为提高发动机工程实现可行性,本文基于带有闭式布雷顿循环的预冷发动机基础循环及现有部件技术水平,构建了一种适度预冷发动机方案。对该方案下发动机沿着SABRE3飞行轨迹下的性能和部件匹配规律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发动机的高度、速度、调节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该方案下发动机的飞行包线及整个包线内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适度预冷方案与SABRE3方案相比,核心机的比冲基本相当,但单位推力有所降低,工程可实现性提高;通过分别控制氦循环最低、最高温度为目标值,可保证发动机各部件在马赫数0~5的整个飞行过程中均处于稳定工作区间内,发动机比冲在1359 s~2099 s之间,地面点单位推力最大,达到1.9 kN/(kg/s);特性研究发现发动机推力与比冲在高度0~15 km、马赫数1~3之间最高,而单位推力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包线的左侧低马赫数区,随马赫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发动机对氦压气机前温度的调节十分敏感,而对氦涡轮前温度的调节敏感性较低。综合研究表明,本文所给出的适度预冷方案的预冷发动机具有较好的宽域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捷联惯性导航和天文导航的特点,提出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融合捷联惯导和星光测量信息以提高弹道导弹落点精度的可行方案。研究了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模型,建立了滤波误差状态方程和星敏感器原始信息测量方程。星敏感器从发动机关机后开始工作,在滤波过程中对捷联惯导测量误差进行了反馈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星敏感器开始工作后导弹的位置、速度和姿态误差的方差立即减小,导弹的落点精度也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