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星载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系统为了实现更好的辐射测量性能,在地面对通道间剩余相位通过相位定标实验进行测量,其结果用于亮温重构时对通道间剩余相位进行补偿。冗余空间定标方法基于自身阵列冗余基线信息,该方法无需额外资源支持即可对星载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系统定标,可作为一种在轨的验证方案对系统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系统通道间剩余相位进行评估。系统性的介绍了基于星载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系统观测到的场景,冗余空间定标方法以及对平坦场景提出利用模拟的平坦目标响应相位修正的方法,可在点源场景、平坦场景下利用冗余空间定标方法求解通道间剩余相位,并结合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星载微波辐射计是大气观测和海洋观测的重要微波遥感仪器,计算机仿真研究对于系统分析、设计、研究和性能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全功率型微波辐射计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建立了全功率型微波辐射计的系统仿真模型,并采用伪随机数模拟微波辐射计信号源,进行了微波辐射计测温灵敏度的仿真测试。仿真测试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准确有效,为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工程》2021,30(1):108-114
微波辐射计能够探测获取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灵敏度海表盐度和温度,在全球海洋科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文章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在轨及在研载荷的技术特点。通过对比载荷的性能参数,分析了实孔径体制和综合孔径体制在探测幅宽、空间分辨率、探测精度及系统可实现性等方面的优缺点及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通过分析,空间分辨率将显著影响微波辐射计实孔径体制或综合孔径体制的选择。此外,对比现有在轨载荷实际性能,采用综合孔径体制的灵敏度较差,实孔径圆锥扫描体制次之,采用实孔径推扫体制最好。最后,针对载荷现有技术能力,对未来用于海表盐度和温度探测的微波辐射计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微波辐射计、微波高度计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星载双模态微波遥感器方案。该方案采用微波辐射计与微波高度计的同步测量模式,即辐射模态与高度模态共用同一天线对星下点进行同步测量,在高度模态数据处理的同时,辐射模态对地物波谱进行数字积分。两种模态具有各自的处理系统,在一部定时器的统一控制下相互协调工作。微波辐射测量灵敏可达±0.1K,测高精度小于±10cm。  相似文献   

5.
我国星载SAR海洋应用的现状与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星载SAR海洋应用的现状与需求黄韦艮周长宝厉冬玲一、国内外星载SAR海洋应用与应用技术现状1.星载SAR海洋应用现状星载SAR(合成孔径雷达)以其全天候、全天时对全球海洋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观测的能力,引起了世界海洋界的高度重视。10多年来,特别是欧...  相似文献   

6.
星载微波散射计是目前唯一能够同时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高分辨率和短周期测量海洋表面风场矢量的有源微波遥感器,这一能力已在美国Seasat-1[1]、欧空局ERS-1/2[1]、日本ADEOS-1/2[1]、中国HY-2等卫星装载的微波散射计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双波段、扇形波束圆锥扫描星载微波散射计是一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星载微波散射计,具有测风范围大、测量精度高的优点。文章简要分析了该微波散射计的工作原理、总体方案设计、关键技术、及初步性能评估等。  相似文献   

7.
作为卫星在轨对地探测的有效载荷,星载辐射计在轨扫描转动时的动平衡特性直接影响卫星在轨探测精度和姿态稳定度。文章介绍星载辐射计动平衡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基于现有地面动平衡技术的局限和型号发展需求提出在轨动平衡技术的初步设想,阐述了在轨动平衡配平技术、测量技术和实时调整反馈控制技术,可为今后类似旋转式星载辐射计的动平衡设计和动平衡控制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SMOS卫星的唯一载荷MIRAS是一个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具有72个接收机以及约5 000个数字相关单元,是目前在轨的最复杂的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MIRAS在轨定标采用分步定标的方法,将系统采用不同的定标方法分别进行校正。文章首先介绍了MIRAS定标系统的组成,其次介绍了系统定标的方法,最后介绍了在轨定标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6,(2):145-152
为了反演获得准确的大气海洋参数,须要将星载微波辐射计分辨率不同的观测亮温进行分辨率统一的重采样处理。结合卫星的相关参数,使用渐削圆形口径和正轴等距投影的方式对星载微波辐射计的天线方向图进行仿真模拟。使用Backus-Gilbert方法对包含地理信息的模拟天线方向图以及AMSR-E真实数据进行观测亮温重采样试验,并分析了调整平滑参数时匹配误差和噪声参数两个关键指标的变化,得出选定的最佳平滑参数是当平滑参数从0向无穷大变化时,首次出现构造天线方向图非负的平滑参数。试验表明,目前常用的固定滤波分辨率匹配方法结果较好且计算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网站报道,2013年5月,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开发了一台先进的微波辐射计。该微波辐射计能够克服以往类似地球观测仪器所遇到的困扰,将配备为对地观测卫星任务研制的最先进的信号处理系统,主要用于测量电磁辐射密度及特殊的微波。目前,仪器已被运输到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在这里技术人员将把微波辐射计与一台喷气推进实验室研发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一并集成到该实验室的土壤水分有源-无源探测  相似文献   

11.
在简要综述星载微波辐射计(SMR)定标技术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星载微波辐射计定标的基本原理及其地面试验系统,进行了星载微波辐射计星上定标误差分析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he remote sensing of precipitation, especially rain by the spaceborne weather radar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which has not been realized. The system design and examination of the spaceborne weather radar which is called as the spaceborne microwave rain-scatterometer are performed by considering user's requirements to observe rain, the restrictions derived from the interface with satellite and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paceborne microwave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for spaceborne microwave rain-scatterometer ar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user's requirements for the system. Functions and performances of each subsystem (antenna, 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or) with the detailed block diagram of the total system of spaceborne microwave rain-scatterometer are shown. All of the critical items of hardwa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aceborne microwave rain-scatterometer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面对越来越迫切的气象和气候预测及大气环境监测需求,利用主动星载仪器在全球范围内探测云和气溶胶参数成为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相比被动遥感仪器,主动仪器可以获取云和气溶胶参数的垂直分布信息,这将在天气气候模式的改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云和气溶胶遥感需求分析,从雷达数据应用角度,首先介绍了数值模式对云和气溶胶的科学参数需求和定量需求,进一步分析了云和气溶胶联合观测的需求,以及星载微波激光雷达的探测特点;然后对国内外正在规划的星载云和气溶胶微波激光雷达探测任务进行了综述,包括仪器指标和数据产品设计;最后展望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体制的星载高度计能实现高分辨率、宽幅、高精度海面高程测量。传统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波束指向设计方法以SAR图像近远端噪声等效后向散射系数差异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星载InSAR高度计对海入射角小,如采用传统波束指向设计方法将面临系统近端测高性能优于远端等问题。为使远端测高性能满足应用精度指标要求,系统需提高雷达发射功率或增大雷达天线尺寸,这对卫星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出了面向测高应用的星载InSAR高度计波束中心指向设计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调整雷达波束中心指向实现全场景测高性能最优化,可有效降低传统设计方法中SAR载荷对发射功率等卫星指标的要求,对未来我国发展InSAR体制海面高度计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新方法相对于传统设计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Microwave Systems for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Microwaves are applied i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n both active, i.e. radar systems and in passive, i.e. microwave radiometer system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ctive and passive microwave systems in comparison to each other and to optical systems are discussed shortly. It becomes evident that radar has advantages over microwave radiometry due to its ranging and velocity-measurement capability, due to its SAR-capability with its extremely fine resolution and due to the fact that no major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exist for the obtainable measurement accuracy.The most important radar systems for Earth and ocean observations from satellites are altimeter, scatterometer and imaging radars with real or synthetic aperture. The physical and technical basics of these types of radar are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some applications. Examples for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result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systems show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 present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microwave systems for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相似文献   

16.
微波无源遥感有效载荷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微波无源遥感有效载荷这一卫星有效载荷中发展最早、最成熟的子领域,对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范围内在轨与在研共17个具有代表性的载荷产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了微波无源遥感载荷在气象、海洋、陆地、大气环境及深空微波遥感等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出无源微波遥感有效载荷向定量应用、功能复合、主被动一体、体制混合、太赫兹探测等方向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系统应用水平、反演处理能力、关键部组件性能、研发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后续发展静止轨道毫米波亚毫米波探测仪、一体化微波成像探测仪、太赫兹冰云探测仪、L波段土壤湿度微波探测仪、亚毫米波临边探测仪、行星探测仪等载荷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干涉式合成孔径微波辐射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涉式合成孔径微波辐射测量技术是对地无源微波遥感技术的一个重大发展。在微波频段的低端,采用此技术天线无需扫描就能以较小的收集面积获得高空间分辨率的亮温分布图像。较深入地阐述了此技术的系统性能,较详细地介绍了电扫描稀薄阵列辐射计(ESTAR)的构成原理和基本参数,并概述其原型的某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SAR时间同步误差的影响分析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同步是空间同步和相位同步的工作前提,是实现星载分布式SAR干涉测量的核心问题.基于多项式时间同步误差模型,给出了含时间同步误差的数字回波信号仿真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全数字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时间同步误差对于涉测绘带损失、双站SAR成像以及干涉测高精度的影响.基于包含SAR载荷和时间同步样机等实物在内的半实物仿真系统,提出了采用不同设备连接方案的误差隔离和溯源试验评估方法,通过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得到时间同步误差对干涉测高的准确影响结果.最后综合得到对时间同步分系统的输入输出指标要求.本文工作对时间同步的工程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论述微波遥感定标技术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星载有源微波遥感定标技术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比较了各种定标方法特点,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