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中对机场是这样定义的:在陆地上或水面上一块划定的区域(包括各种建筑物、装置和设置)其全部或部分意图供航空器着陆、起飞和地面活动之用。从中看出,飞机的着陆、起飞是机场的重要功能,所以机场不但要具备相应的地面设施,还要具备机场自己的使用空域。机场的运行核心是飞机,而飞机在机场的运行应该分为地面和空中两部分,概括的说,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民航局对飞机带有冰雪霜起飞有严格限制,CCAR-121部第121.649条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必须对航空器有效地开展除防冰工作。笔者结合自己除防冰工作的亲身经验,谈谈对航空器除防冰工作的思考。一、航空器除防冰程序流程图(见图1、图2)二、航空器除防冰中的常见问题分析问题一:CCAR-1 21.649中“地面结冰条件下的基本要求”第3款规定,确定飞机是否存在冰冻污染物的最终责任人是机长,而CCAR-121.649中“航空器在结冰条件下运行”(b)款规定,当有霜、雪或冰附着在飞机机翼、操纵面、螺旋桨、发动机进口或者其他重要表面上,或者不能符合本条(c)款时,任何人不得使飞机起飞。上述两个条款是否有矛盾?早晨常有霜附着在飞机上面,但少数飞机就不除霜,机长认为没有必要除。  相似文献   

3.
李岩  费雅东  张雅妮 《国际航空》2010,(9):22-22,24,25
<正> 飞机起飞、滑行和着陆阶段为航空事故高发阶段,而飞机地面运行事故中超过50%的事故发生在受污染的跑道。保障飞机地面运行安全,必须充分重视跑道污染对飞机安全的影响。飞机在滑行、起飞和着陆阶段容易发生航空事故。按照对1991—2000年全球商用喷气飞机航空事故和死亡事故发生的飞行阶段统计结果,发生在滑行、起飞和着陆阶段的事故占总数的百分比高达64%,而死亡事故占死亡事故总数的10%(见表1)。  相似文献   

4.
苏彬  王大海 《飞行力学》1993,11(3):61-66
研究甲板纵向摇动对舰载飞机弹射起飞性能的影响。利用国外某型舰载飞机的数据,对弹射起飞的几个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板纵摇对飞机离舰后的最大下沉量、迎角等参数影响较大,在舰载飞机设计和使用条件方面必须考虑甲板纵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飞机起飞/着陆性能的测定是飞机飞行试验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利用DGPS确定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法确定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原理清晰,方法简便,结果可靠,精度满足试飞要求。  相似文献   

6.
寒冷天气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寒冷天气的特殊运行环境下,必须在航班执行前严把放行标准,详细评估飞机、机场和航线的运行条件,充分考虑冬季的运行特点,从签派、机务、飞行等各环节入手,严保航班在起飞、巡航、着陆各个阶段的飞行安全。首先要注意低温对飞行高度指示的影响,提高进离场的安全越障余度;其次,在预计有结冰情况时,需要对飞机进行除防冰,保证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完好;再次,极地航路需要考虑燃油冰点的限制,避免空中燃油温度过低出现凝结;最后,要做好污染跑道的起飞和着陆性能分析,保证起降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不考虑飞机位置误差以及考虑位置误差两种情况下,分析了飞机机型组合、共用进近航道长度等因素对仅供着陆使用跑道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容量计算方法。同时,对混合运行跑道,在两架着陆飞机之间放行起飞的飞机间隔要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放行起飞飞机间隔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飞机飞行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大多数飞行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两种因素即显性因素和潜在因素促成的。显性因素是指飞行或维修人员没有成功地履行法规或标准运行和工作程序,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主动性过失,而潜在因素是指由于维修人员忽略或未及时纠正隐含在飞机系统、结构中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往往又处于隐藏状态(时间甚至可以长达许多年),一旦这些缺陷与其他因素结合,严重时可能导致一次飞行事故。因此,从机务维修角度来谈航空安全,识别和修正潜在因素比聚焦于显性因素更为重要。飞机抖动这一故障就是一种潜在因素,其发生和发展以及对系统部件失效的影响,对于机务维护人员来说不易发现,甚至难以查清其原委,但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就可能危及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9.
起飞是整个飞行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飞机此时如果在结冰情况下运行会给飞行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了解机翼污染情况下的飞机失速保护功能的局限性,并正确地掌握飞机的除冰和防冰程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机场跑道富余长度,提高国产民机商载能力,在满足民航适航和运行规章要求的前提下,就起飞重量、起飞速度比与平衡起飞决断速度对起飞距离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单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仿真计算建立了实施组合参数敏感性分析的ARJ21-700飞机网格工具图,并进一步建立了不平衡起飞场长限重增量速查表,最后结合ARJ21-700飞机的实际运行环境对典型高原机场进行实例分析,比较了不同可用距离差异下使用不平衡起飞方法对场长限重和起飞速度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不平衡起飞能够在满足规章要求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跑道富余长度,增加商载能力,提升航空公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