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冲裁件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极其广泛。近年来,国内外都采用精冲工艺,以获得冲裁断面有良好的精度和光洁度。而零件的宽度比是直接影响能否采用冲裁的重要参数。从目前有关资料的介绍和国内外部分精冲工件实物来看,一般冲裁件宽厚比为β/δ≥1,精冲件宽  相似文献   

2.
精密冲裁     
精密冲裁(简称精冲)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项先进冲压工艺。其特点是借助专用三动冲床(或经改装的单动冲床)及特殊结构的模具,使金属材料处于塑性条件较好的情况下进行冲裁。因而获得的零件质量较好。例如,对一个3毫米厚的碳钢零件,精冲后冲裁面光洁度达▽6~▽8,冲裁断而倾斜度在0.02毫米以下,內孔精度达GB3级,外形精度达GB4级,零件平直度达100:1。就适于精冲的材料来看,有各种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铜合金及铝合金等;就冲件尺寸范围看,国外最大件达几百毫米,最厚达20毫米。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要介绍国外精密冲压技术的当前水平及其发展方向。精冲是精密冲压的简称,是在普通冲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冲压加工技术。主要特点是在三动专用精冲压力机上采用特殊结构的精冲模具,对原材料实行强力压边和反顶施压,然后再进行冲压。从而获得尺寸允差小,形位精度高,剪切面光洁、平整的精密冲压零件。它们不需要再进行后续切削加工,可直接  相似文献   

4.
“不锈钢的精密冲裁”是一九八二年获我部科技成果奖的项目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不锈钢材料特性对精冲的种种影响因素,以及由此而采取的在模具设计制造、模具延寿方面的相应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2Cr18Ni9M薄片电阻丝只有0.1毫米厚,零件图如图1所示,是某机机翼防冰装置的零件。该零件原是航空部下达给某厂试制的关键任务,该厂曾多次请其它兄弟厂协助试制冲裁模,但经两年多时间,都未成功。后来由我厂协助试制,获得成功。我们在试制中采用三十二次连续冲裁成形。一、冲裁模改进前状况 1.冲裁模结构和工作过程冲裁模结构见图2。工作过程:被冲裁的材料由导板12定位,送到凹模13上,当冲床滑块下降到一定位置  相似文献   

6.
通过学习兄弟厂采用薄板冲模的经验,结合我厂具体情况,试将薄板冲模固定在电磁模座上进行冲裁。经过一年来的模具制造和批生产使用证明,薄板冲模完全可以在电磁模座上固定进行冲裁。目前我厂已制造了电磁薄板冲模三百余套,可以生产四百五十余项零件。模具寿命能满足新品试制或批生产的要求。推广电磁薄板冲模冲裁,在钣金下料工艺方面,为中小零件实现以冲代铣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将电磁薄板冲模的结构、应用范围,经  相似文献   

7.
精密冲裁(简称精冲)是一项先进的冲压工艺。采用这一工艺,仅用一道工序就能冲压出精度达国标5级以上,光洁度达▽6以上的冲压件。因此,它不仅能简化过去一些精密冲压件的加工工序,同时可以加工一部分原来必须用机加工艺才能加工的零件,如仪器仪表中的齿轮、齿条、凸轮、平板等。这样就在保证零件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如七五四厂有一批凸轮零件原用车、  相似文献   

8.
△三○三所与一七二厂、一三二厂、一一五厂联合研制成功 CPD—CADAM、MDM—C418微型机冷冲模 CAD/CAM 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工作环境是 VICTOR—9000或 IBM PC/XT 及其兼容机,系统适用于冲裁模、  相似文献   

9.
组合冲模是冷冲压模具中的一种新颖结构,可分为多次分段冲裁组合模和专用拼装一次冲裁组合模。多次冲裁组合模,具有通用性好、不需要重新制造模具的优点。但由于需要多次冲裁才能满足制件要求,因此,生产率低、冲裁精度差。而专用拼装一次组合冲模,  相似文献   

10.
我厂有许多中小型板金件需冲裁加工。这些板金件品种多,批量少,外形复杂,并经常更改,因此冲模的设计制造工作量很大。为此,我厂于一九五八年参照有关资料,设计制造了一台电磁模座,安装在七十顿压力机上,但仅限于冲裁有色金属。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于一九六五年试制成功冲裁黑色金属件的隔磁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九七○年,我厂又采用大台面的压力机(四百顿)安装电磁模座,用以冲裁较大的板金件。此外还参考国外有关资料设计了在闸压床上固定弓形冲孔模用的电磁模座(长形),用来冲制挤压型材导孔,  相似文献   

11.
在航空、电子、仪表及一般机械制造工业中,冲裁件的品种及数量都很多。有的冲裁件对精度、光洁度和平整度无特殊要求,采用大间隙(一般单面间隙为料厚的12%左右)冲裁模可以解决问题;有的冲裁件则不然,如: 1.对于料厚为0.5~5毫米的冲裁件,精度、光洁度和平整度要求高时,使用常规冲裁模达不到要求。 2.对于0.01~0.5毫米薄料冲裁件,要求无间隙冲裁,由于间隙小,模具制造和修理都费工费时,往往达不到要求,特别对于形状复杂的,困难更多,不但要求凸凹模制造精度  相似文献   

12.
对于相似性零件冲压模具重复设计和零件更改造成的模具重新设计的问题,参数化关联技术是主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研究了参数关联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参数的传递的方法,以冲裁模具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冲裁模具参数化关联技术的具体实现,并应用CATIA二次开发方法进行基于参数化关联技术的冲裁模具设计.实现了冲裁模具的快速设计,在设计依据发生更改时模具设计能够随之进行快速更新,从而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自主研制的微细电火花-微冲裁复合加工机床上,通过WEDG技术、微细电火花三维铣削技术和微细电火花反拷贝加工技术在线加工出微模具,并在机床上实现了在线对中冲裁。最终在T2紫铜、H62黄铜、304不锈钢和3J21弹性合金上冲裁得到最大尺寸在微米量级的微型落料件,经显微照片观测与测量,落料件尺寸与质量均比较理想,并且在冲裁千件后微模具未见明显损伤,证明了微冲裁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铸模用锌基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用来制造冲模简便易行、成本低廉,所冲出的零件表面质量较好。文中介绍了锌基合金冲裁模的特点、冲裁模的设计、冲裁模的制造方法以及在锌合金熔化及浇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冲槽模     
图1所示零件是由板料经拉深、冲孔、旋压、车削成图2的形状后,再行冲切6个槽而成。此零件上的6个槽不同于一般成形件的孔或槽,因此,要用冲裁法制出6个槽,必须设计与一般冲裁模的结构回然下同的冲槽模。  相似文献   

16.
冲压力的计算切刀式钢带冲模与常规式及样板式钢带冲模冲裁力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由于切刀式钢带冲模的上模是一块平板,本身不带刃口,因此切刀式钢带冲模冲裁的抗剪强度大于常规式及样板式钢带冲模。抗剪强度是由工艺试验确定的。由试验获得退火状态下的硬铝(LY12M)利用切刀式钢带冲模进行冲裁的抗剪强度τ=20.8公斤/毫米~2。而由平口刀刃的钢模进行冲裁时的抗剪强度为τ=10~10.5公斤/毫米~2。  相似文献   

17.
针对硬厚料冲裁内孔尺寸超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算冲裁工作刃口尺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氨酯橡胶作为弹性介质,在冲裁中充当凸模或凹模。完成冲裁弯形拉伸等冲压加工工序,在国内外均有广泛的应用。 现就冲切模具在应甩和加工中经常出现的二些具体问题,予以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便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作为参考。 一、零件压伤 对于塑性好,材料软,厚度薄(如0.05毫米以下的紫铜零件)(图1),冲裁时表面最容易压伤,主要表现为材料表面会出现各种微小的麻点,因此,对于加工这类零件时,如果产品零件表面光度有特殊要求的,就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对于产品图纸未作要求的,我们认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钣金柔性制造系统是钣金行业中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先进技术。钣金零件的制造手段主要有冲裁和成形,板料冲裁几乎是瞬时过程,其生产周期主要由辅助过程,包括材料输送、存贮等材料处理过程占用。因此材料处理是钣金(冲裁)FMS的关键部分,本文重点介绍钣金FMS中材料处理的内容和方法。 钣金FMS系统的工作流如下:一叠板材从材料库送到下料输入缓冲库,将一单层板材送到CNC板料加工中心,完成零件的冲裁,然后卸下板料,再进行其它加工。这一过程包括材料传输、材料装卸、材料加工、材料存贮和零件分类,参见框图。 2.材料传输 材料传输是作为车间组织的一部分,将材料运往或运离机床,其方法一般有6种,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20.
图1、图2所示的两个不同零件,内外形状之间都有较高的不同轴度要求,按传统的方法,为了保证质量,这两个零件需分别下料冲裁。但大零件内径在名义尺寸上等于小零件外径,两零件分别下料冲裁则冲制大零件内型面的废料就被丢弃。为了充分利用材料和保证质量,我们设计了能同时冲两个零件内外形状的冲裁模,从而保证了每个零件的质量和废料的利用。经投入生产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