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昌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而出了名了.在发射"嫦娥"的那几天里,成群成群的记者簇拥在那里,每天发回连篇累牍的报道,其中有两个词汇是最抢眼的:"嫦娥"和西昌.  相似文献   

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地球上的海洋中也有无底洞,说来有趣. 印度洋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北纬5°13′,东经69°27′,半径约5.6千米.印度洋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方向相反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顺时针流动,冬季则刚好相反.无底洞又称"死海"或"黑洞",其海域不受洋流变化的影响,几乎呈无洋流的静止状态.1992年8月,装备有先进探测仪器的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学考察船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进行科学考察后,认为该无底洞可能是个尚未认识的海洋"黑洞".根据此处海水振动频率低且波长较长来看,"黑洞"可能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的引力场,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考察.科学家还在无底洞及其附近探测到7艘失事的船只.  相似文献   

3.
一般的流星是说来就来,就像散兵游勇,几乎没有规律可寻,也难以预料.但有时夜空中也会出现一些成群结队的"流星群",有时其规模与气势如倾盆大雨,能让人目瞪口呆,故也常称为"流星雨".据史载,11世纪中叶出现于日本的一场大流星雨,把当时的日本天皇吓得坐立不安,以为这是上天对他的执政不满而示警,为了平息上天的盛怒,他特地下了"大赦天下"的诏书.1533年莫斯科人看见"许多星星在天上像一条长长的带子,从东飞到严冬的西方……他们以为是"千百个天使在怒射",也有人形容说是"乌云中降下的倾盆大雨."  相似文献   

4.
晨钟 《太空探索》2022,(4):62-67
"三级跳"吓人 1968年12月21日是个星期六.黎明时分,随着天空慢慢变亮,聚集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海滩上的人越来越多.美国东部时间7时51分,一枚土星5号火箭从这里腾空而起,将阿波罗8号载人飞船送上飞往月球的征程.  相似文献   

5.
心榕 《太空探索》2008,(4):42-44
苏联发射成功斯普特尼克一号的7个月后,即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讲话,他挥舞着富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手臂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并且说,要搞就搞得大一点.  相似文献   

6.
1 项目背景 "火星生物学"是ESA寻找现在或过去生命痕迹的火星探测项目,也是"曙光"(Aurora)计划的旗舰级项目.它不仅将探测火星环境,还将验证ESA未来火星采样返回任务所需的新型技术.该项目共包括两次火星探测任务,都将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实施,其中"火星生物学-2016"包括1个轨道器和1个"进入、下降和着陆演示模块"(EDM);2018年发射的任务简称为"火星生物学-2018",包括1辆火星车和1个火星表面平台.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生存的宇宙,据目前观测数据表明至少已有200多亿年了.200亿年前的宇宙是一团巨大的超物质、超能量、超时空的原始聚合物体,在自身各种能量的强烈作用下,这团物质发生了"大爆炸"(在最近这次"大爆炸"之前已发生过无数次相同或相似的宇宙"大爆炸").在爆炸后的漫长演变、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现在宇宙的形式,而且还将继续演变下去.从"能量物质"逐渐变成"恒量物质",再经过几百亿年或者上千亿年的时间,"恒量物质"最终又将转变成最初"能量物质".这样,宇宙就圆满完成了它"生命"的一个周期,或者说宇宙又"活"了一次.  相似文献   

8.
高超声速武器研制步伐加快 今年1月,美国拜登政府发布本届政府首个全面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战略竞争"将正式取代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的"大国竞争"主题.美国国防部也将推出新版《核态势评估》和《导弹防御评估》,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国的国防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1月20日0时2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天通一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2021年宇航发射赢得开门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 天通系统于2020年1月正式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此前已发射两颗卫星.天通一号03星将与在轨的01、02星组网,构建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对亚...  相似文献   

10.
"隼鸟"(Hayabusa)探测器[见图1,以前被称为缪斯-C(MUSES-C)],于2003年5月9日,从日本九州的鹿儿岛航天中心由一枚固体燃料M-5型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它探访"糸川"(Itokawa)小行星的漫漫征程."隼鸟"质量为485.9kg(包括燃料),采用三轴控制方式,配备了氙离子发动机,用了2年零4个月的时间飞到"糸川"小行星的轨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希望它成为世界上第1个"往返"型小行星探测器.按照原计划,这项耗资1亿美元的任务是追踪"糸川"小行星,采集其上的岩石样本,并于2007年6月着陆于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完成它长达4年的旅程.  相似文献   

11.
达砾 《太空探索》2008,(2):46-49
很多读者都知道"响尾蛇"这个名字,多年来,"响尾蛇"导弹就像一条吞噬飞机的毒蛇,使不少战斗机成了它的猎物.  相似文献   

12.
士元 《国际太空》2000,(2):18-19
继1999年9月23日,美国"火星气候轨道器"在即将进入预定轨道前烧毁后,原定同年12月3日在火星着陆的"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也下落不明.美国航宇局2000年1月18日宣布,放弃寻找和回收"极地登陆火星探测器"的努力.至此,美国这一轮火星探测计划宣告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3.
神秘的"51区"     
2000年4月19日,美国航空图像有限公司在互联网上公布了由俄罗斯卫星拍摄的五张美国绝密空军基地"51区"的照片.这颗俄罗斯卫星是1998年为了扫描地球表面而发射升空的.这个秘密空军基地虽然已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但直到最近,美国国防部才承认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眼下看来,再也没有比1947年7月发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小镇附近的外星飞碟遇难悲剧更为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了.然而,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关罗斯韦尔事件的传闻和推测仍方兴未艾.可是,就在前不久,又披露出不亚于美国罗斯韦尔事件的另一起震惊世界的悲剧事件--一艘来历不明的太空飞船在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天山脚下不幸坠毁,从而酿成俄罗斯境内鲜为人知的"罗斯韦尔事件".由俄罗斯UFO研究者组成的几支考察队,曾多次深入失事现场考察研究,从而汇总了有关这一事件的大量报告和资料.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人类跨入了号称"太空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个时代中,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宇航成就,莫过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史以来,人类首次依靠自身的力量,到达了地球以外的星体.这一计划的成功被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前奏,并被作为光辉的一页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6.
5月16日,莫斯科时间中午12∶28,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在普列谢茨克航天中心成功地试射了1枚轻型运载火箭.这枚火箭名为"洛克特"(即"呼啸号"),它成功地把两个外形、尺寸及重量与卫星相仿的模型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次试射成功是俄罗斯赫鲁尼切夫航天科学生产中心的科研人员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意味着"洛克特"已跻身为俄罗斯航天运载火箭家族的正式成员.  相似文献   

17.
这是人类探索太空史上的首例--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无人驾驶飞船"尼尔鞋匠"号于北京时间2001年2月13日成功降落在一颗离地球3.16亿千米远的以古希腊爱神"厄洛斯"命名的小行星上,实现了历史上首次探测器与小行星的相会.这次对小行星的探索与考察对于人类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是可以考察太阳的起源;二是提高人类对小行星撞击地球危险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1月25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模型亮相央视春节晚会,这场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处子秀,让民众对太空生活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为了更清晰地让读者了解"天宫"是如何建成的,本刊特从这期开始以图解的方式连载"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他以发现传奇式的沉船--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和德国战舰"俾斯麦"号而闻名.同时,他也是一位有过许多重要海底发现的杰出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北辰 《飞碟探索》2007,(4):42-44
无线电派的尴尬 美国微软公司是个十分有钱的公司,它的一些技术主管也很有钱.有两位技术主管向寻找外星智慧研究所捐赠2000万美元,建立一个名为"艾伦电子望远镜集群"的系统,目的是为了寻找外星人,搜集外星人之间的通讯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