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0,(5):11-11
200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闵桂荣倡导陆续出版空间飞行器(航天器)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为培养高级航天人才服务。此系列教材是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重点图书,是航天一线专家的学术专著。日前由胡其正研究员、杨芳研究员编著的系列教材之一——《宇航概论》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航天控制》2013,31(2):3
本期刊登了2篇专稿,1篇是包为民院士写的"对航天器仿真技术发展趋势的思考",另1篇是宋征宇院士写的"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航天控制系统综合技术",后一篇作者已在上期进行了介绍,本期将介绍包为民院士。  相似文献   

3.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 ,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 1999年 ,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 ,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工程院院士林华宝、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 ,2 0 0 0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本刊主管单位)从2010年底开始掀起学习孙家栋院士先进事迹的高潮。让我们再次重温孙老那朴实无华而掷地有声的话语,继续努力,奋然前行,谱写航天"十二五"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 ,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 1 999年 ,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 ,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工程院院士林华宝、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 ,2 0 0 0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 ,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 1999年 ,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 ,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 ,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两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中科院院士林华宝、中科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 ,2 0 0 0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  相似文献   

7.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中科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工程院院士林华宝、工程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200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  相似文献   

8.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道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一神舟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 在两院院士王大珩、两院院士及“两弹一星”专家王希季、中科院院士林华宝、中科院院士张履谦的大力支持和呼吁下,200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航天返回与遥感》全国统一发行刊号。 《航天返回与遥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508所主办,季刊,大16开,68页。主要报道  相似文献   

9.
16双渴求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对面,三位分别自称为"90后、80后和70后"的航天老专家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与他们一生血脉相连的中国航天事业。7月14日上午,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和本刊的协助下,91岁的陆元九院士、85岁的张履谦院士和78岁的戚发轫院士在北京航天大院,  相似文献   

10.
新书介绍     
《航天器系统工程》以系统工程设计和工程实现为主线,全面地讲述航天器系统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环境及其对航天活动的影响、航天器动力学、航天任务分析、航天器姿态与轨道控制、航天器结构与机构、航天器热控制、航天器电源技术、航天器遥测遥控与空间数据系统、航天器通信、航天器天线、航天器电磁兼容性技术、航天器软件工程、航天器电测、航天器环境试验、航天器集成设计和多学科优化、航天器工程和航天器项目管理。本书是航天器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及型号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掌握航天知识的重要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航天型号研制(技术和管理人员)及大学航天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08,17(6):32-32
《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一书于2007年10月出版。该书密切结合载人航天工程,从交会对接基本轨道原理与姿态运动出发,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交会对接过程中轨道动力学模型、交会对接的飞行策略、导引与控制规律、发射窗口等问题,全面完整地给出了工程实用的理论模型和工程仿真算例,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的一本优秀教材和科技参考书。  相似文献   

12.
院士语录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28(3):267-267
今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自本期起,"院士语录"板块将连续三期推出纪念钱学森系列,从各个方面回顾钱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经过众多专家1年多的艰苦努力,由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主编的《载人航天器技术》一书经过大量修订和增补后,终于在2003年10月第2次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印刷了。此书不仅为中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次飞行成功锦上添花,而且也是当今航天科技领域一本不可多得的权威性学术专著,因而将成为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载人航天器技术的专著,首次问世是在1999年11月。由于学术水平高,内容有创建,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作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又能当航天设计师的参考书,所以当时就获得了国防科技图书出版基金…  相似文献   

14.
周武 《航天》2011,(2):16-17
2010年12月11日,中国科协第49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在北京召开。本期沙龙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主办,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承办。沙龙的主题为"新概念航天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担任领衔科学家。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科学院叶培建院士、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等3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4):418-418
在上海院士中心日前举行的以"神九载人,入主天宫"为主题的上海科普大讲坛暨第40期院士专家讲坛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查学雷在报告中透露,我国航天部门正在研制货运飞船。他介绍说,预计在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首座空间站。该空间站由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  相似文献   

16.
发刊词     
《航天器工程》2007,16(1):7-7
《航天器工程》在上级领导、国家主管部门和诸多院士的大力支持下,今天终于公开发行了。这是航天器工程界及航天爱好者的一大幸事、喜事。航天器是航天工程系统的核心,航天器技术水平体现着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随着以神舟飞船圆满飞行为代表的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我国航天器型号任务主要承制单位。截至2006年已研制并成功发射了70多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和6艘神舟飞船,形成了航天器预先研究、总体设计、分系统研制、总装、测试、环境试验、地面设备研…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4,(2):13-13
在新近结束的两院院士评选中,航天系统共有6人分别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航天》2011,(2):22-23
12月25日,2010年"太空家园畅想"全国中小学航天科幻主题作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刘福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原总指挥黄春平、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等领导、专家出席仪式并讲话,获奖学校代表、教师和学生共计400多人参加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19.
宇航出版社已于2002年4月出版了《20世纪中国航天器技术的进展》。 该书由中国航天器的2个主要承制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组织编写,主编为王希秀院士,副主编为徐福祥研究员、金壮龙研究员、戚发轫院士、焦世举研究员(常务)和魏钟铨研究员(常务),主编助理为李大耀研究员和钱文耀研究员,各编委和各作者绝大多数是长期在中国航天器研制领域第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天》2011,(9):45-45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全方位、立体化展示我国载人航天伟大成就、介绍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中国载人航天科普丛书》,经过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百余名载人航天一线专家历时5年的精心打造.日前由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出版。7月15日,《丛书》首发式暨载人航天科普讲座在中国科技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