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航动态     
正深圳机场率先试行"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近日,深圳机场"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开始试运行,成为首家实现该安检模式的国内机场。从深圳机场出发的旅客,可自主进行全流程自助、无接触式安全检查,最快两分钟即可通过安检,享有更高效、便捷、人性的乘机安检体验。据悉,目前"无接触自助安检"模式在深圳机场国内安检区1号安检通道试运行,旅客安检流程与传统安检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了毫米波人体检查设备、手提行李CT安检设备等科技设备,  相似文献   

2.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安检信息系统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原来分散、各自独立的旅客离港系统、电视监控系统、行李分拣系统进行整合,使机场安检现场的视频图像、交运及手提行李安检图像、旅客离港信息和安检人员及设备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对应,从而实现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自动分析的网络检查体系。该系统不仅提高了飞行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完善了机场安全检查的业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去年,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成功地安装了交运行李双通道X光机安检设备的分层管理系统。这标志着安检技术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也是我们安全检查站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航空港简讯     
首都机场将启用安检信息系统Capital Airport to Adopt Security Check InformationSystem为给空中反劫机行动提供第一手资料,北京首都机场近日启用安检信息系统。该系统日前已在机场国内安检通道安装完毕。 它可以详实记录旅客通过人身检查时的全部资料,每条通道还安装了高清晰度摄像头等设备,对旅客安检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录音、录像。如有犯罪嫌疑人,安检人员可利用安检信息系统的查控,为公安部门提供线索。 如遇突发事件,只需输入旅客的姓名或座位号等信息,就可将该旅客通过安检时的所有信息全部调出。对于偷拿、错拿他人行李的疑点…  相似文献   

5.
王捷 《民航科技》2003,(4):38-40
随着机场旅客的增加,机场托运行李的安检手段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9.1l”之后,机场安检措施越来越严格,在此,从工程建设的角度,介绍托运行李的多级安检系统流程和设备,及相关的寻找旅客方法、开包间的设置、多级安检系统与行李处理系统的集成等内容,希望有关人员对多级安检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赵利 《国际航空》2012,(9):61-61
赛峰集团旗下的莫弗公司致力于安全检查设备的研发,基CT技术、X光衍射和ITMS技术等推出了许多款爆炸物和痕量检测设备,在全球机场安检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果 《国际航空》2007,(7):42-43
在樟宜机场多年的从业经验,使他对航空运输业的起起落落颇有体会。"9·11"事件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从安检设备的用户转变为供应商,从此他致力于以更高质量的安检设备缓解恐怖主义对航空安全运营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机场安检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对原来分散、各自独立的旅客离港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行李分检系统进行整合,使机场安检现场的视频图像、交运及手提行李安检图像、旅客离港信息和安检人员及设备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对应,从而实现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自动分析的网络检查体系。该系统不仅提高了飞行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同时也更加完善了机场安全检查的业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下面就这一民航机场新兴系统的功能和设计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东  姚晓冬 《国际航空》2012,(9):44-45,48
机场安检模式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看是由安全事件驱动的。机场的安检工作在需求中普及,在挑战中提升,安检模式也在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地逐步成型和完善。本文简要回顾了机场安检模式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状况,并着重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行李和人员安检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通过对旅客到达安检口的时间提前量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旅客到达安检口的到达特性、分布方式和规律等,根据这些数据分析并预测出每个时段到达安检口的旅客数量,从而提前根据旅客数量安排好开放的安检通道数量,以有效避免旅客安检排长队的现象,提高航班保障能力,为旅客提供更高效的航空运输服务。同时,本文还提出了安检通道布局再设计和安检环节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能检测爆炸品的安检设备ES(Europ Scan)公司与法国民航局(DGAC)共同对爆炸品自动检测X 射线安检系统在戴高乐机场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现场评估,准备于1996年中期投入市场。该系统于1992年8月由 ES 公司与法国民航局联合研制,投资800万美元,要求不但能检测爆炸品而且还能鉴别炸药。法国民航局将获得该设备的销售权。ES 公司承认  相似文献   

12.
张琪 《民航科技》2007,(6):59-61
本文就国内机场的安检现状,阐述了建设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安检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大型机场航班数的密集增加给机场安检带来的巨大压力,避免可能导致的服务时间延长、机场服务质量及旅客满意度下降等后果,针对不同时段的航班计划计算了合适的安检通道开放数量,并基于排队论计算了旅客的等待时间,比较了不同人员配置对安检效率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时段的航班数动态分配安检资源,可以保证安检效率及机场服务质量并降低安检成本。  相似文献   

14.
航空港简讯     
美开始在20个骨干机场进行安检人员背景调查 The US Government Started Security Staff’s Background Investigation at 20 Airports 受恐怖主义袭击的影响,美国政府将在全国最大的20个机场对操作行李透视设备的安检人员进行背景调查,此举包含了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机起飞的3家机场。美国联邦航空局和运输部的调查人员还计划对Argenbright Security公司雇佣的安检人员进行独立审计,该公司为14家机场提供服务。 这次调…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旅客出行安全,提高机场安检效率,对机场安检流程进行优化。以航站楼内旅客安检服务流程为研究对象,根据安检服务流程特性,分析并选择广义随机Petri网对航站楼内单通道安检服务流程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运用广义随机Petri 网和马尔科夫链的相关理论给出安检流程的性能评价。最后,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航站楼内旅客安检流程为实例分析对象,在对资源没有限制的条件下,对深圳机场单通道安检流程进行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找出安检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全球主要采用的爆炸物自动探测技术分为两类: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爆炸物自动探测和X射线多视角(AT技术)爆炸物自动探测。我国民用机场旅客行李安全检查从2004年开始应用这两类爆炸物自动探测系统,它们现已成为大型、高危敏感机场安全检查的主体设备。由于CT型安全检查设备可生成被检物体的三维图像,具有材料密度分辨精度高、可探测薄片炸药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民航安检上。美国商用机场"三级安检系统"基本采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当前安全形势严峻,国际上的恐怖主义越来越猖獗,犯罪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同时近几年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更为广泛,旅客流量的巨增对传统的安检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安检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既要确保空防安全,又要提高服务水平,这就要求加强安检工作的科技含量,用新理念和信息化技术提高安检水平、提高安检速度、降低安检成本。  相似文献   

18.
韩军 《国际航空》2010,(12):21-22
<正> 美国为保障航空货运的安全而颁布了严格的安检制度,随之带来效率和安全的矛盾。如何提升安检效率,验证货物扫描计划(CCSP)被寄予厚望。今年10月底,一架飞往美国的货机上发现疑似爆炸物,航空货物运输安检问题成为了业内外人士关注的焦点。自9·11事件后,美国针对性地加大了对旅客和行李的安检力度,但是对于航空货运的安全保障却未能同步  相似文献   

19.
陈雯 《民航科技》2005,(6):59-59
随着技术的发展,民航对安检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就目前而言,对单机设备性能的指标要求和设备管理智能化是大家关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为了提高美国境内各种运输模式的安全性,美国国会出台了航空和运输安全法案(ATSA)。在航空系统的安全保障方面,ATSA提出了几项重要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在2002年11月19日前实现由联邦政府提供美国民用机场的安全检查服务。ATSA的第108条款要求在美国运输安全局(TSA)的监督下,在五家民用机场保留私营航空安全检查人员。这五家机场分别是:旧金山国际机场(SFO)、堪萨斯城国际机场(MCI)、大罗彻斯特地区国际机场(ROC)、杰克逊霍机场(JAC)和图珀洛地区机场(TUP)。鉴于准确评估和测定私营承包商和联邦安检业务运营的能力将对航空旅行的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TSA雇佣了一家独立的评估人开展了美国联邦安检与私营安检的绩效对比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评估组确定了对比私营安检业务营运与联邦安检业务营运的工作绩效的三个标准,即:安全有效性、成本以及客户和股东影响;针对每个标准,又设计出对比工作成果的定量方法;此外,还审查了私营安检计划,以便了解那些可能影响工作成果的定性因素。在评估期间,评估组共安排了29次机场临检,同联邦和私营部门中涉及安检工作的人员进行了240多次采访,收集了与安检业务营运有关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得出了调查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