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射     
《航空世界》2004,(1):52-55
  相似文献   

2.
新型弹射装置弹射动力源虚拟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某新型弹射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建立其物理模型并进行简化;以空气动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和动力学系统建模为理论基础,建立弹射机构的物理和数学仿真模型,并利用计算分析软件求得弹射机构的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弹射过程的动态参数进行研究,为设计新的弹射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詹明望 《飞行试验》2003,19(4):8-11
机动飞行状态下弹射试验时,弹射力对飞机的扰动是关系到弹射试验机安全的重要问题。结合某型弹射座椅空弹鉴定试验,分析了在俯冲、俯冲下沉、横滚和倒飞状态弹射时弹射试验机的响应。结果证明,在一定的高度速度范围进行机动飞行状态弹射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舰载机偏中心定位弹射起飞弹射杆载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浩  聂宏 《航空学报》2010,31(10):1953-1959
 考虑舰载机偏中心定位,建立了六自由度弹射起飞动力学模型,对偏中心弹射过程中弹射杆受载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讨论了初始偏心距离和起飞重量对弹射杆载荷的影响,并详细论述了其动力学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飞机的滚转运动是导致弹射杆承受较大弯矩和扭矩的主要原因;弹射杆弯矩和扭矩随初始偏心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增大,但其轴向拉力受初始偏心距离影响较小;在弹射滑跑初始阶段,弹射杆的轴向拉力、弯矩以及扭矩随起飞重量的减小而增大,而在弹射滑跑后期,弹射杆所受载荷则随起飞重量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6.
房兴波  聂宏  张钊  魏小辉  张明 《航空学报》2018,39(12):222237-222237
舰载无人机是未来海上作战的关键装备,其弹射动态性能严重影响起飞安全。弹射滑车与舰载机起落架弹射杆相连,在牵制杆突卸弹射滑跑过程中共同组成一个耦合动力学系统。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此耦合系统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以由某无人机改造的弹射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弹射滑车质量的弹射动力学模型,并开展了拖拽弹射过程的动态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弹射滑车的惯性力会沿着弹射杆传递到前起落架上,拖拽弹射过程中前起落架载荷波动幅度增大,前起落架撑杆、弹射杆以及前轮垂向载荷峰值分别增加了23.4%、21.6%和14.0%;前起落架缓冲器压缩量变化范围扩大了30.4%;前起落架纵向和垂向的载荷振荡频率分别从90.9 Hz和5.2 Hz降到26.3 Hz和4.4 Hz。  相似文献   

7.
沈尔康 《航空学报》1987,8(8):341-347
本文回顾了弹射座椅的发展历程。重点讨论了改善弹射座椅低空救生和大速度救生的方案,指出了今后将采用的新技术,包括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和可调节的动力装置,以满足座椅自适应控制的要求。最后分析了提到议事日程上的高过载座舱的三种拟议方案。  相似文献   

8.
9.
弹射座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弹射座椅弹射筒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现象、安装位置和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可能造成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的原材料、尺寸、生产过程、断口、设计及工况强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排查、分析和验证,最终,找准了零件失效的机理,并准确定位,验证有效,对航空产品提升抗疲劳性能的设计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弹射座椅稳定性在弹射救生中的重要性及其设计难点;提出了解决弹射座椅稳定性的几种途径;介绍了国内外弹射座椅稳定性技术的特点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采用新材料减轻重量,优化座椅零部件结构减轻重量,采用新技术提高性能、减轻重量三个方面对弹射座椅的轻型化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弹射救生用人体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芳子  宣渝峡  王志  庄祥昌 《航空学报》1990,11(10):443-448
 利用人体弹射试验数据建立起人体动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简称人体数学模型)。模型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可以解决一些与弹射有关的人体工程学问题。根据人体的最大动态超调,结合椎骨强度可确定人体耐受弹射加速度的限度。从防护角度出发,分析座垫对人体受力的影响和人体响应的时相特点而要求座垫厚度必需很薄。还提出改善弹射动力和确定测试系统性能指标的依据。将模型用于弹射实践可以减少人体试验,对人体安全和研制生产都极其有利。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现有的各种无人机发射方式相比,无人机电磁弹射方式具有更多的优点,能更好地提高无人机发射效率。通过原理性分析以及导轨起飞运动学分析,对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高功率脉冲电源系统释放强直电流后,电流经导轨与电枢形成回路,在回路间产生强磁场,无人机受电磁推力作用沿导轨高速运动。最后通过实例的计算数据比较,确定无人机电磁弹射技术是可行的且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15.
弹射救生程序控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弹射救生程序控制的发展及其特点;阐明程序控制在弹射救生装置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地空导弹垂直弹射技术发展概况及导弹冷弹射发射方式相对于导弹倾斜发射方式和垂直热发射方式的优点,分析了冷弹射发射方式的技术特点,对未来导弹冷弹射发射方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弹射座椅以后,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弹射救生装备得到飞跃的发展,至60年代前期,国外敞开式弹射座椅已实现了零高度,零速度弹射,最大速度到1112公里/小时。然而,弹射救生成功率并不十分满意,尤其是低空和不利姿态的救生能力,因此提高低空、不利姿态救生成功率格外引人注目。除进一步改善各关键部件外,主要考虑设计与发展精确的程序控制机构,最大限度地控制合适的救生伞开伞时机,在不同高度、不同速度状况下,以最短的时间打开救生伞。  相似文献   

18.
弹射座椅救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国才  向锦武 《飞行力学》2000,18(4):78-80,84
针对座椅在铅垂面内弹射的简化模型,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然后用推进阵面法建立了人-椅系统平面的非结构网络,并用Euler方程作为主控方程对某型座椅的气动阻 力系数,升力系数和气动力矩系数进行了验证性计算,最后对非线性运动方程在时域内进行积分,得到人-椅系统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和旋转角速度等性能参数,并与座椅弹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非结构网络计算的座椅气动特性与座椅吹风数据吻合,计算了弹射救生性能曲线与试验数据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弹射筒作为火箭弹射座椅的一级动力,其作用是为人-椅系统弹射出舱提供一定初速。原三级弹射取消一段中筒后变为两级弹射筒,其弹射行程变短、出舱初速降低、出舱时间缩短,这些对座椅的弹射出舱性能以及弹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对三级弹射筒和两级弹射筒从出舱受载、出舱姿态、总压信号采集、救生性能等方面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试验数据和仿真结果的综合分析,认为采用两级弹射筒,座椅在出舱受载、出舱姿态等方面较三级弹射筒座椅得到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20.
弹射起飞能有效提升舰载机的出动回收效率,促进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生成。文中介绍了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弹射起飞的主要方式,阐述了舰载机弹起射飞的主要过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飞机弹射起飞不同阶段的运动特点及基本控制律,展望了舰载机弹射起飞控制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