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研制了一种全复合材料主承力梁结构。给出了主梁的铺层设计,详述了其成形工艺。基于MSC.Patran/Nastran建立了主梁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线性求解器对多级载荷作用下的主梁进行了静强度分析,给出了结构应变与位移结果。同时设计了强度试验方案,对主梁结构进行了静强度试验验证,采集了应变与位移信息,确定了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全复合材料主承力梁结构满足强度设计要求,为复合材料应用于主承力结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某发动机低压涡轮盘进行了技术寿命研究。对盘进行了应力计算,寿命分析,确定了考核部位。介绍了试验设备,试验件及试验参数。给出了两个试验件的试验结果,并根据有关规范给出了轮盘的标准循环数和平均飞行小时数。试验研究为轮盘定寿,延寿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今年一月份,国家计委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了全国工业交通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议。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代表,共668人出席了会议。国家计委付主任袁宝华、顾秀莲同志分别在会上讲了话。会议期间,代表们到山东的昌潍和烟台地区技术革新现场进行了参观学习,大会揭发批判了“四人帮”破坏技术革新工作的罪行,总结交流了一些先进单位大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的经验,讨论了国家计委提出的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新技术推广计划。这次会议,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任务,增强了信心。特别是,代表们对于采用新技术和实现高速度的关系,对于怎样加快采用新技术等一系列问  相似文献   

4.
广义结构结合部参数辨识公式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  王德石  陈新度  周济  余俊 《航空学报》1994,15(11):1321-1326
提出了一个利用实测传递函数辨识结构结合部参数的一般公式,给出了相应的辨识算法。由于该方法对动态测试尤特殊要求,故扩大了适用范围,方便了工程应用。在辨识算法上,避免了对实测传递函数矩阵的反复直接求逆运算,降低了辨识参数对测试误差的灵敏度,提高了辨识精度。实例验证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辨识精度。  相似文献   

5.
虽然复合材料在航空行业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但复合材料的使用却不一定具有系统性。因此,在使用复合材料之前,经过有力的论证是必不可免的。使用大量采用了结构缝合技术和非密实的预制件,设计和制造了整体的飞机结构和无紧固件连接结构。这都将大量减少了装配工具的使用,加快了装配效率,并且降低了重量。相对于传统的复合材料,该结构不但减少了腐蚀问题以及维修问题,并且还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6.
弹体自旋条件下姿控发动机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茂  贺风华 《航空学报》2009,30(10):1816-1822
针对大气层内带有横向喷流姿控发动机和尾部气动舵的导弹,研究了弹体自旋条件下的姿态控制问题。以导弹的横向加速度为输出,建立了姿态系统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简化。考虑了双通道控制和单通道矢量控制两种控制方式,针对姿控发动机的离散工作特点,分别研究了控制律设计问题,实现了横向加速度的快速跟踪。针对喷流干扰效应,给出了喷流放大因子的在线估计算法。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当前固定翼小型无人驾驶飞行器(SUAV)的发展。分析了低雷诺数的空气动力特性,包括分离气泡和展弦比的影响。根据设计性能指标,进行总体参数估算,完成了两种方案的外形设计,分别采用了常规式和飞翼式的布局形式,由此进行了不同的低雷诺数翼型和机翼配置,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气动分析。讨论了两种布局形式的优缺点,包括起降性能、稳定性,完成了总体气动方案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8.
有限元素法解轴压加筋板局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常 《航空学报》1981,2(1):38-49
 本文是用有限元素法解轴压加筋板局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报告。它从失稳变形模态对称性分析入手,提出了局部单元的计算模型。对于失稳变形模态非对称结构,指出典型单元计算模型的局限性。从而肯定了局部单元在稳定性计算中普遍的实用意义。对于铆接结构,分析了筋条与蒙皮的连接及其简化假设,改进了铆接结构的计算模型,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另外,讨论了简化计算模型的两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模型作进一步简化,从而节省了机器内存,提高了解题速度。最后给出了计算曲线及实验结果,并对力矩分配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 会议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收到的效果是好的。刚才郦少安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讲清了我们这次会议的收获,扼要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目前能够回答的问题,对今后怎么做也提出了要求。我没有多少好讲的了。我主  相似文献   

10.
基于FLUENT流体力学软件,进行了直升机机身流场的数值模拟和分析。描述了网格生成方法,给出了计算迭代步骤和流程图。针对ROBIN机身绕流场进行了计算,并与可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NUAA模型机身为算例,改变机身尾部、截面和头部形状对其流场进行了对比计算,给出了表面压强系数分布、机身阻力等计算结果,讨论了直升机机身外形参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型扑翼胸腔式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悬臂梁式机构,以3D打印技术为依托实现一体化制作。建立了此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翅膀运动阻力的变化形式,给出了系统运动的周期规律。为更加准确地分析机构动力学特性,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印证了模型的理论推导。同时制作了一款样机,进行了实验并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运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此设计能够实现仿生翅所需运动,证实了此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双定子直线马达的驱动原理,设计了该马达的控制器。阐述了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法,对驱动电路进行了阻抗匹配。并通过实验对驱动效果进行了检验,得出了驱动频率与驱动效果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13.
车辆路径问题是企业实现物流配送的关键环节,对带收益的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目前该问题的研究进展,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分析了该类问题的特点,探讨了相应的0-1整数规划模型及集划分模型,总结了求解该问题的精确算法与启发式算法。介绍了该问题在实际中的应用,展望了其研究前景,为相关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机械连接过程中金属紧固件与复合材料结构热膨胀不匹配问题,开展了复合材料螺纹紧固件研制。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了合适的树脂体系,并对成型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研制了M5复合材料螺纹紧固件。同时创建了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对紧固件力学性能进行了预示。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紧固件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成功研制出了复合材料螺纹紧固件,扩大了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针对起重设备专用三相异步电机的直接起动问题,分析了异步电机的T型等效电路,阐述了晶闸管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触发角定时控制的异步电机软起动方法。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提出方法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基于单片机设计了相应的软起动器的软硬件,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三相异步电机的平滑起动,起动电流较小,有效地减少了起动过程对电机和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复合材料端部缺口弯曲(ENF)试件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界面参数变化对载荷-位移曲线的影响。首先在梁微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双线性Cohesive本构模型模拟了界面损伤。本文模型中考虑了轴力的影响,根据界面损伤程度对模型进行了分段,并分别获得了各段通解。以裂纹长度以及黏聚区范围为变量分析了ENF试件裂纹扩展过程,求解获得了载荷-位移曲线。通过与已有理论模型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且本文理论考虑了弹性段后非线性的存在。分析了界面参数与黏聚区长度的关系,为界面参数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低速风洞引射短舱动力模拟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射短舱可以模拟发动机短舱的喷流影响,并部分模拟进气影响,能用于研究发动机短舱与机翼及增升装置的气动干扰特性,且具有研制周期短、造价低等特点,是在风洞中开展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研究的一种重要试验技术。本文介绍了气动中心低速所在引射短舱设计技术和试验技术方面的新进展。采用商业软件对引射短舱进行了三维流场数值模拟,获得了引射短舱性能和三维流场信息。对引射短舱内部流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引射喷嘴数量、位置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引射短舱的进气流量,改善了尾喷口流场均匀度,明显提高了引射短舱性能。发展了空气桥技术,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对空气桥和天平进行一体化设计,并进一步发展了空气桥影响修正技术,解决了供气管路对天平测力的影响问题。发展了高精度流量测量控制技术,采用了数字阀、流量控制单元、短舱内部测量耙等技术,提高了流量的控制测量精度及测量不确定度,流量控制精度达到了0.1%,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达到了0.3%,引射短舱落压比控制精度优于0.01。研制了短舱移动支撑装置,能够实现引射短舱的独立支撑,并实现短舱前后和上下位置的变化,用于开展短舱位置优化研究。最后,介绍了引射短舱的地面性能测试及风洞试验应用,给出了性能测试与数值模拟的对比结果和典型的风洞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动力影响使得飞机0°迎角升力减小,升力线斜率增大,失速迎角推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低压涡轮叶片高温振动疲劳试验方法。研究了高频感应加温原理,考虑集肤效应、端部效应,设计了高频感应加温系统,获得了均匀的温度场;通过夹具定位系统的设计,保证了更换叶片时温度场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利用理论研究结合有限元仿真,获得了高温状态下叶尖振幅与最大振动应力的关系,实现了高温环境下通过叶尖振幅对振动应力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低压涡轮叶片的高温振动疲劳试验,获得了最低疲劳极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图模型的软件测试新方法,该方法为具有不确定性的软件测试问题的逻辑结构提供了形式化机制。分析了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简化模型,给出了测试过程,通过实例介绍了该模型。表明通过基于贝叶斯图模型的测试方法所构造的模型可以作为软件测试的动态表示,并用于驱动测试设计,为测试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轴流压气机串列叶栅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昊  刘波  李俊  杨小东 《推进技术》2017,38(10):2224-2234
为发展串列叶栅优化设计体系,首先提出了串列叶型的参数化造型方法,并对某传统叶栅进行了串列改型,设计点总压损失系数下降了41.8%,静压升上升了0.92%。发展了主从式并行微分进化算法,并对该串列叶栅的5个配置参数进行了数值优化,设计点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8.67%,静压升提高了0.3%。采用偏相关分析法对优化全过程进行数据挖掘,揭示了5个配置参数对串列叶栅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并验证了串列叶栅前后叶的弯角和弦长分布对攻角特性的影响关系,并定义一个新的参数用于衡量这一影响关系,实现了对攻角特性的调节,得到了全工况更优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