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国专利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专利数量显著增长。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我国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各项指标呈现量质齐增的良好态势。在专利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提高专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对专利质量提升予以高度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工艺件来源和规格因素对焊件性能合格率的作用,对五年来44批次的钛管焊接试验历史数据进行了分析。当生产批次不同时,母材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的波动程度分别可达±19.1%和±38.1%;当批次相同但出自不同根余料时,波动程度分别可达±6.2%和±13.6%;焊接热过程会使性能的均值降低且波动增大,相较而言冲击韧性改变更明显。当工艺件外径逐渐增大时,母材抗拉强度均值基本恒定,而冲击韧性均值逐渐提高,且波动程度先增大后减小;在经历相同焊接热过程后,只有小外径焊件的冲击韧性波动程度明显增大。提出了两类改进建议,一是将工艺件限定在同一根钛管上取材,二是将冲击韧性的合格指标从固定值改为与外径成正比的系列值。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全球发射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62亿美元,相较2017年的46亿增长34.8%,成为自2009年之后近10年的最高规模。2018年共计发射次数114次,创历年发射次数之最。其中,中国发射次数最多,达到39次,比2017年的18次增长117%,成为2018年全球总发射次数创新高的最主要原因。美国发射次数以34次位居第2位,仅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一家就占据21次。  相似文献   

4.
企业提高专利申请质量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质量专利成果是以高水平技术创新为基础,而加强专利申请的过程管理也是提升专利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企业应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的专利代理机构,并把控好专利申请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提高专利申请质量。  相似文献   

5.
由欧洲空间局研制、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阿里安系列火箭,在1979年底首飞成功之后的20年里,发展迅猛,从阿里安1到阿里安4,又到阿里安5,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最初阿里安1的1780公斤到阿里安5单星发射的6500公斤,年发射次数达到12次,阿里安4的连续发射成功次数已超过50次。从1988年开始,阿里安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09,(8):20-20
欧洲咨询公司6月8日宣布.据其最新发布的《2018年前将建造和发射的卫星全球市场预测》报告估计.2009~2018年全球将建造和发射1185颗卫星.比前10年(1999~2008年)增加近50%,卫星制造和发射市场收入预计将以同样的幅度增长,达到1780亿美元。该公司空间与通信部门主任、报告编辑雷切尔.维兰称.政府和商业部门都将是市场增长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7.
《卫星应用》2012,(2):1
2011年,中国共进行19次发射,将21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卫星发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共计69颗卫星在轨运行;首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为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制造的卫星已经交付使用。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航天大国。  相似文献   

8.
葛明和  李慧 《火箭推进》2010,36(2):10-14,47
研究了凝胶DT-3的流变特性、流量特性,利用凝胶DT-3推力器试验件进行了热试车。结果表明,凝胶DT-3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剪切稀化的非牛顿流体特性;温度、压降和几何结构对凝胶DT-3的流变特性有明显影响;适当增加毛细管喷注器直径有利于凝胶DT-3的流动及雾化;试验件点火工作正常,室压稳定,比冲性能为液体DT-3的90%。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检测热防护材料或结构的隔热能力是航天器与高超声速飞行器安全可靠性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为获知隔热性能试验中3种不同边界条件下(试验件竖直放置,水平放置散热面向下,水平放置散热面向上)平板试验件散热面温度的差异,建立3种热试验装置,对轻质隔热材料进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隔热性能试验测试(散热面敞开)。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件水平放置散热面向下时的散热面温度最高;水平放置散热面向上时的散热面温度最低。当热面温度为1000℃时,1800 s后,水平放置散热面向下比水平放置散热面向上时的散热面温度高19.7%;试验件竖直放置比水平放置散热面向下时的散热面温度低2.3%。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良好,验证了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和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器与高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及试验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0月27日下午召开了北京地区《航天控制》的编委和编辑联席工作会议,参加会议者共计14人。主编沈家楠同志主持了会议,副主编张翰英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发言。编辑部负责人汪锡桢同志汇报了两年来的工作。与会成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编辑部两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认真研究了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刊物质量的措施;拟定了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对接机构在对接过程中受力情况,检验对接机构缓冲能力和捕获能力,研制了10自由度全物理对接动力学仿真器.它能够在地面上比较真实的模拟航天器在太空中对接相互作用力和相对运动.仿真器每个试验台采用3自由度气浮滑台和2自由度转台模拟航天器的姿态,采用质量、惯量模拟件模拟航天器质量、惯量,并且通过调整质量、惯量模拟件参数可使试验台能够模拟不同质量、惯量的航天器,采用内撑式绳索吊装装置平衡对接环重力.主要介绍该仿真器的组成、功能和特点,对二轴转台摩擦进行了试验研究,主动二轴转台最大摩擦力矩7.45N·m,被动二轴转台最大摩擦力矩1.97N·m,最大误差9.3%,确定了质量、惯量模拟件调整参数及调整方法,介绍了内撑式绳索吊装装置特点,其结构紧凑,随动性好,失重误差1%.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房的接地装置,要求接地阻值小于2.1Ω;地线与电源中线之间的电压峰峰值小于5V;一旦失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但其设计与安装,在技术上含不确定因素,在原装置失效报废,赶制新装置的情况下,经方案选择,应用φ900mm、50mm×4mm铜环2件;1100mm×900mm×4mm铜板1件;1000mm×50mm×4mm铜条2件,用银钎焊构成框架结构件,用16mm_2铜芯橡皮线作引线;选潮湿地挖地坑1400mm×1200mm×2000mm埋没时用粘土、金属屑、食盐、木炭分层填充夯实至填满时止;采用简单测量方法测得接地电阻为1958Ω,压降小于1V。一次成功,投入使用近4年,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13.
对跑道侵入的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据统计,空中交通管理中68%的事故发生在地面阶段。2003至2006财政年度,在美国NAS内的500多家机场共计发生了1306次跑道侵入事件,其中有4次导致了发生相撞事故。虽然这4起事故没  相似文献   

14.
<正>1987年8月,我国通过第九颗返回式科学试验卫星成功将第一批农作物种子等生物材料送入太空,开启了我国航天育种研究与发展的新时代。截至2017年年底,通过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我国共计搭载生物种质材料29次,直接推动了我国航天育种的研究、发展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动态新闻     
吴燕  梁秀娟  李多 《航天器工程》2009,18(3):123-12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据中国航天网2009年4月29日报道,在“4&#183;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了2009年知识产权工作会,提出将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会上,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发展部作了题为《提升能力,服务创新,加快实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工作报告。报告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广泛开展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创造能力、探索知识产权运用途径5个方面,总结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知识产权工作,也从6个方面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即全面实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制定知识产权激励办法、保持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的持续稳定增长、加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知识产权管理、开展商标品牌的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空间站柔性翼在展开及收拢状态,通过地面结构试验,对复合材料收紧装置试验件刚度及强度进行试验摸底。对试验项目进行设计,分别对面外刚度、面内刚度、0°工况强度、90°工况强度6个工况条件进行测试,获取了复合材料收紧装置试验件的刚度、强度数据。通过强度试验可知,Y向位移最大,X方向位移最小,且理论与实际偏差小于12%,证明复合材料收紧装置理论预测方法有效,可以为后续复合材料收紧装置结构优化及工艺制造提供有效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对镁合金AZ31筒形件进行了精整工艺的研究,分析了润滑条件、减薄率对精整成形过程、筒形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00℃左右,可以对经过拉深加工的镁合金AZ31筒形件进行精整成形;使用润滑剂可以大幅度提高筒形件表面质量和降低成形压力;适当的减薄率可以得到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零件。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我国大力开展电话“村通工程”,全年直接投资共计122亿元人民币,“村通工程”各项年度目标整体实现,农村通信发展水平再创新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研制φ345球形内压容器玻璃纤维实验件的情况;分析了该实验件的受力状态,设计了结构层次,并对实验件的制作工艺和水压爆破工艺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铝合金环形件、筒形件是运载火箭箭体结构中两种典型的回转体构件,多用于受力情况复杂的关键部位,是箭体结构中的核心零件。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航天领域铝合金环筒件的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环筒件整体轧制成形技术;并以某合金直径5米级2219铝合金环形件、某大壁厚2A14铝合金筒形件两种典型产品的工艺优化为例,阐述了现阶段大型铝合金环筒件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措施;最后从新材料应用、工艺开发两个角度论述了环筒件制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