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晓月 《国际太空》2006,(1):19-19
美国SpaceDev公司宣布,将建造一种类似航天飞机的、能把游客和航天员送人轨道的新型太空飞船,取名为“追梦者”,它将在美国航空航天局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HL-20飞船的基础之上开发。  相似文献   

2.
徐菁 《太空探索》2006,(3):48-49
2005年11月16日,美国SpaceDev公司宣布,将建造一种类似航天飞机的新型太空飞船,它能把游客和航天员送入地球轨道,公司将飞船取名为“追梦者”。这种能乘载6名乘客的载人空间运输系统将在美国航宇局以前设计的水平着陆-20(HL-20)飞船的基础上开发。通过结合现有及被验证的设计和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月下旬,美国私人航天公司内华达山脉公司的被称为"新一代航天飞机"的"追梦者"空天飞行器被运往位于美军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NASA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进行系统测试。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宣告了后航天飞机时代,一种类似小型航天飞机的设计开始回归。那么,"追梦者"是怎样的一种飞行器?其总体设计理念甚至大量设计细节是如何得益于冷战时期的空天战斗机概念的?未来,这样的飞行器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9月,美国航宇局(NASA)宣布了第二阶段商业航天运输合同的招标结果。美国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入选,而内华达山脉公司却被拒之门外。入选的两家公司都采用传统的飞船构型,而落选的一家公司却采用有翼升力体设计。考虑到NASA在两次航天飞机事故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前任局长格里芬还一度声称航天飞机路线"都错了",NASA对有翼升力体比较不感冒甚至排斥,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投标者的内华达山脉公司却不  相似文献   

5.
自2011年航天飞机机队退役以来,美国本土暂时失去载人航天的发射平台,在短短六、七年内,美国航宇局通过商业乘员计划将恢复载人航天发射的能力。美国在2017年后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将大大增强:除了两款私人宇宙飞船外,现在即将增加"追梦者"迷你航天飞机,可以满足国际空间站2024年之前的货运和人员转换任务。除此之外,美国航宇局还研制具备一定深空飞行能力的"猎户座"飞船,未来将执行小行星和火星任务。商业乘员计划不仅是一项载人航天计划,同时也是私人航天公司进入轨道的渠道。事实证明,这些私人宇宙飞船的安全性和先进性并不比传统的载人飞船差,比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已经多次完成对国际空间站的货运补给,证明其在安全性能上是可行的,目前,美国有多种空间运输系统正在进行测试,其中包括运载火箭、航天器以及地面操作系统等。在面向未来的深空探测技术方面,美国也注重公私结合,大大激发了私营企业的创新热情。本期特编辑"美国航天的追梦空间"专辑,介绍美国航天最近几项变革和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6.
1987年12月初,美国航宇局宣布了90年代的两项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1989年,NASA将实施其业已耽搁很久的“伽利略”计划,即飞往木星的任务,该项飞行任务预计要持续8年之久。NASA还和美国4家公司签订了4项空间站的合同,该空间站将是美国在太空中的第一个永久性前哨站。尽管这两项计划雄心勃勃,但还没有达到许多航天专家的愿望。一是因为这两项计划都依赖于航天飞机计划的恢复,飞往木星的“伽里略”宇宙飞船要靠航天飞机发射出去,航天飞机要为空间站各部分提供运输。二是因为空间站和航天飞机计划的主要预算还没有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7.
在服役了30年之后,美国航天飞机舰队即将退出历史舞台,"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执行STS-135任务结束后,航天飞机将被运往博物馆收藏并对外展出,以展品的身份开始新的生活。在向航天飞机说"再见"前,美国太空网盘点了航天飞机的8个应该被人们记住的事实。1.最高时速  相似文献   

8.
<正>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航天飞机,但苏联也有航天飞机,而且不止一架,而且还成功试飞过,这些事情却鲜为人知。其实,苏联的航天飞机同样故事多多,充满传奇……超前的设计虽然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苏美太空竞赛的早期,苏联航天界就提出了"可重复使用太空飞机计划",也就是航天飞机的雏型构想,但直到70年代初,美国开始启动航天飞机计划时,苏联才  相似文献   

9.
2日 俄罗斯用宇宙号运载火箭把一颗雷达校准卫星宇宙-2306送入了太空。卫星入轨后,释放了4颗子卫星,它们将用于校准反弹道导弹雷达。美国东部时间1时38分,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航天员(其中2名是女航天员)从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他们将在太空邀游15天13小时32分钟,创下新的航天飞机飞行记录。其任务是纯科学的,主要进行天文观测。此外,航天员还将进行中平台主动控制实验(MACE),研究航天器与有效载荷之间的相互影响。4日 美国空间系统/洛拉尔公司最近与日本运输省签署了一项卫星制造合同。这家美国…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4年的研制与试验、角逐与等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于2014年9月16日敲定,由商业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共同为其执行"国际空间站"(ISS)载人运输任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减少或彻底终结对俄罗斯载人发射服务的依赖。首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将于2017年进行。1合同背景自载人航天活动开展以来,美国一直依靠联邦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航天员到达近地轨道和月球。此次合同的授出标志着,自航天飞机退役6年之后美国将重获本土载人航天发射能力;也标志着自阿波罗计划结束45年之后,美国将开启"商业飞船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同内华达山脉公司签订合同,将采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执行美宇航局"商业补给服务"(CRS)2合同下前两次任务的追梦者货运飞行器,向国际空间站运送增压和不增压货物。两次发射将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进行,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采用双发配置"半人马座"上面级的宇宙神5-552型火箭发射。"追梦者"是一种升力体式飞行器,曾参与美宇航局商业载人运输项目的竞争,但未能获胜。其货  相似文献   

12.
美国航宇局的可重复使用航天飞机在多年的服役生涯中为我们献上了无数个美妙的瞬间,一幅幅精彩的照片书写着航天飞机走过的辉煌岁月。实际上,航天飞机本身就是一个最理想的模特,想拍摄一幅低劣的照片,很难!随着"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太空任务,航宇  相似文献   

13.
2005年8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成功着陆。在为期14天的太空旅程中,“发现”号成功完成了“哥伦比亚”号事故后美国航天飞机的首航任务。其间最为扣人心弦的就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和返航,这也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航天员从太空乌瞰地球的景色非常迷人,让我们感受到探索太空的美妙。  相似文献   

14.
易林 《太空探索》2014,(7):12-13
<正>毫无疑问,艾伦.马斯克是世界上最具有想象力的科技大佬之一,除了电动汽车外,他还经营着当前全球最大的私人航天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5月29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式发布第二代"龙"飞船Dragon V2。这艘飞船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运载7名航天员,在人员转移上的优势与美国航宇局航天飞机相当,Dragon V2使用了大量的成熟技术和一些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果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6,(5):F0004-F0004
1981年4月12日,美国研制的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发射升空,完成了美国航天飞机的太空首航。  相似文献   

16.
宗河 《国际太空》2006,(11):22-25
□□北京时间2006年9月9日23:14:55(美国东部时间9日11:14:55),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发射升空,飞往"国际空间站".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来,航天飞机首次执行"国际空间站"的建造任务,任务代号为STS-115.此次飞行是阿特兰蒂斯号的第27次飞行,航天飞机的第116次飞行和第19次执行飞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在任务完成后,它于北京时间21日18:21平安返回地面,圆满结束了此次太空之行.  相似文献   

17.
太空新航线     
正太空探索公司获GPS-3卫星发射合同近日,美国国防部与太空探索公司签署了一份8270万美元的发射合同,2018年5月"猎鹰"9火箭发射空军第2颗GPS-3导航卫星。国防部未来3年计划发出9份发射合同招标书,此次签发的是其中的首份。这是太空探索公司首次拿到空军"渐进一次性运载器"计划下的发射合同。该计划诞生以来的高价国家安全卫星发射业务一直被"宇宙神"和  相似文献   

18.
罗斯  陈杰 《太空探索》2010,(8):20-25
<正>6月4日,美国私营企业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试射一枚"猎鹰"9号(Falcon 9)运载火箭,并将"龙"系列飞船的一个模型送至相应轨道。美国航宇局计划在航天飞机退役后利用"龙"系列运送货物甚至航天员前往国际空间站。无论是"猎鹰"9号的运载能力,还是研发公司的成长速度,都反映了美国航天工业基础之雄厚,更具革命性的是,美国私营企业在航天界的攻城略地,很可能会在将来颠覆航天发展的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太空工业公司构思并设计了一个由人照管、用航天飞机发射、私人拥有的“工业太空设施(ISF)”方案,为用户进行轨道上的材料加工。该公司已经与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达成设计、研制、建造并销售这个设施的协议,预计该设施将于1990年底提供商业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在美国航天飞机停飞后,美国暂时失去了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能力。并且由于星座计划的终止,美国在载人航天载具的研发和使用上出现了断档。近年来,商业航天模式的兴起给美国的载人航天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航天界新秀太空探索技术(Space X)公司提出的载人型龙飞船和波音公司的CST-100飞船在经过层层筛选后,最终成为"商业载人航天计划"所支持的首批上天任务,承担起未来在地面和国际空间站间运送航天员的职责。今年3月,载人型龙飞船完成了第一次无人飞行测试,为美国载人航天的复飞开了一个好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