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为验证其发射能力,美国加州海沃德初创企业九霄公司计划在今年12月份对用来向低地轨道发射立方星的一枚初样气球发射火箭进行首次试飞,证明其通信、导航和遥测分系统能够正常工作。九霄公司正在自行研制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并采购固体火箭发动机,目标是要能把16颗立方星或一颗22千克重的卫星送入低地轨道。该公司计划从现有制造商手中采购高空气球,但未透露这些厂家的身份。为把装有火箭发射平台的高空气球送往大西洋上空,九霄公司已  相似文献   

2.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美轨道公司发射8颗小卫星2016年12月15日,轨道ATK公司的“飞马座”XL空射型运载火箭由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起飞的L-1011载机携带到高空,发射了美航宇局“旋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YGNSS)的8颗卫星。该系统将在热带风暴和飓风的全寿命期内开展海面  相似文献   

3.
正维珍银河公司已于7月29日从美联邦航空局(FAA)拿到了试飞发射许可证。许可证涉及"太空船二号"今后两年在加州莫哈韦航空航天港的试飞。试飞中,"太空船二号"将由"白衣骑士二号"载机携带到高空,投放后利用其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进行亚轨道飞行,最终滑翔返航,并在跑道上着陆。虽然维珍银河最终打算利用"太空船二号"来搭乘太  相似文献   

4.
苏联的SL-3运载火箭正用拖车运往普列谢茨克的发射台。今年8月7日就是用这种火箭把国际宇宙——保加亚利1300科学卫星射入轨道的。 SL-3火箭是从普列谢茨克例行发射卫星的第二种最大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曾用于发射极地轨道的照相侦察卫星和早期的流星号气象卫星;在提尤腊塔姆发射场,曾用于发射人造卫星4、5、6、9和10号以及东方号载人飞船。由于它在早期的载  相似文献   

5.
正蓝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由美国亚马逊公司(Amazon)创始人杰弗·贝索斯(Jeffrey Bezos)于2000年9月创建,总部位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肯特(Kent),在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和阿拉巴马州设有分部。蓝色起源公司自成立后一直低调运营,直到2006年贝索斯在德克萨斯州购买大片土地用于航天飞行器的发射和试验,才逐步引起公众注意。该公司最初专注于亚轨道飞行,在德克萨斯州制造和试验了多个亚轨道飞行器技术验证机。蓝色起源公司从2014开始进入轨道飞行领域,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商业航天,我们马上会想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这样的劲旅,他们发射猎鹰重型火箭出尽了风头。提供轨道发射的公司固然风光无限,但还有一伙人执着于太空旅游尤其是亚轨道太空游,他们认为太空旅游能为商业航天开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王景泉 《国际太空》2012,(10):19-25
近年,私营机构开始提供空间发射和载人航天飞行服务。在商业化载人航天方面,最著名、最重要的飞行当属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公司亚轨道飞行和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及其他商业轨道运输服务(COTS)参与者的轨道飞行。商业载人空间站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新领域,美国比格罗(Bigelow)公司率先开发商业空间站。  相似文献   

8.
阿影 《国际太空》2003,(6):24-25
□□2002年全球共发射了64个运载器(不包括没有携带有效载荷的韩国亚轨道火箭发射任务),将80多个航天器送入了太空。 在这64个运载器中,24枚运载火箭用来发射商业卫星,商业发射数量占全年发射总数量的37.5%。虽然2002年的航天发射任务数量不如前几年,但却比2001年有所好转。199  相似文献   

9.
美国     
正维珍轨道空射型小运载首飞失败5月25日,维珍轨道公司的空射型小型运载火箭"运载器一号"由从加州莫哈韦航空航天港起飞的波音747载机携带到高空进行了任务代号为"发射验证"的首次发射,但以失败告终。火箭由载机投放后,火箭一级"牛顿三号"发动机实现了点火工作,但火箭随后在一级飞行初期发生异常,任务即告终止。载机和飞行机组安全返回基地。机上乘有4人,其中两人为飞机乘组,另两人为火箭工程师。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太空》1989,(1):6-8
1988年9月29日美国恢复航天飞机飞行,于东部夏令时间上午11:37从肯尼迪空间中心成功地发射了发现号航天飞机,并顺利地把一颗18.5吨的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部署到轨道上。这次发射表明,航宇局已从挑战者号事故的影响下恢复过来,美国载人空间计划回到了成功之路。1986年的挑战者号爆炸事故使预定计划发生较大的变更,而且使美国载人空间飞行停止了32个月。此次发射是在离一场暴雨来临前仅20分钟时进行的。发射之前,由于高空风异乎寻常,使发射推迟1小时38分。经过新发射管理机构紧张  相似文献   

11.
正载人航天发射场之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美国最早的航天发射场,是于1949年在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卡纳维拉尔角开始建立的,有多达40多个发射工位,主要用于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的飞行试验,称为"肯尼迪航天中心",早期的载人航天器都是从这里发射的。右图显示卡纳维拉尔角众多的发射工位美国早期的载人航天器是从这里发射的,艾伦·谢泼德和维吉尔·格里森分别乘坐"水星-红石"火箭,进行了美国第一批亚轨道飞行,开  相似文献   

12.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23,(6):40-43
<正>美国猎鹰9火箭拼单发射51个载荷4月1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在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升空,执行“运输者-7”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拼单发射任务。本次发射采用了已用过9次的火箭第一级,又在发射台附近成功实施了返场着陆回收。火箭共为商业客户和政府客户携带了51件各类有效载荷,包括立方星、微型卫星、搭载有效载荷的轨道转移飞行器,其中最大的是重约700千克的土耳其亚米级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3.
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轨道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轨道作了一些分析。讨论了有关发射点纬度、停泊轨道、非共面发射轨道对发射轨道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轨道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讨论了地球同步卫星发射轨道设计的一般问题。分析了发射轨道的形式、轨道选择与入轨条件的关系,以及俯仰角程序的选择,最后讨论了与发射轨道设计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运载火箭总体参数和轨道综合优化的概念。本文所提供的发射轨道设计方法适用于运载火箭方案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是一个多体问题,也是严格的轨道交会问题。发射轨道方案从理论上有很多种形式,但在工程应用中,受到火箭能力、发射场和测控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方案选择限制非常严格。利用现有火箭,采用有限推力从停泊轨道转移发射是最常用的一种发射方式。本文以某典型火箭为例,对采用有限推力变轨方案的奔月轨道设计流程、发射方案、轨道设计方法、精度分析、发射窗口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4月11日,轨道科学公司的Minotaur(希腊神话中吃人肉的半人半牛怪物)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空军的“实验小卫星”(XSS)-11卫星。XSS-11进入约850千米的地球轨道,将试验可用来对在轨航天器进行直观检查或维护的技术。Minotaur火箭家族使用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民兵和和平卫士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包括航天发射型号、远程导弹防御靶弹及其它亚轨道型号,自2000年以来已进行8次飞行,  相似文献   

17.
太空新航线     
正美国美试射可复用亚轨道火箭8月25日,Exos宇航公司在新墨西哥州美洲航天港对名为"有制导亚轨道自主火箭"(SARGE)的可重复使用探空火箭进行了首次试射。Exos公司表示试射很成功。火箭在达到最大飞行高度后乘降落伞下降,15分钟后在距发射台不远处着陆。火箭的头锥部分则在此前几分钟借助球伞着陆。Exos宇航公司有多人来自现已倒闭的犰狳宇航公司,近几年来一直在研制SARGE火箭。这种火箭可载带最多50千克有效载荷进行亚轨道飞行。该公司希望这次发射会有助于其拉到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于1981年8月3日发射的动力探险者-1和-2科学卫星,最近发回了北极光的最新照片。动力探险者-1的轨道是近地点354公里、远地点24,000公里的大椭圆轨道。星上装有3台可见光-紫外扫描光度计,首次从空间拍摄并发回了北极光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北极光很强,在活动最强烈时约是地球直径的三分之一。这种现象至今还只有在高空中和在出现强大的大气帷幔时才能观测到。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8日中午12时,印度GSLV MK III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该型火箭的首次发射。不过和多数新型运载火箭不同,GSLV MK III火箭的首次发射中,火箭第二级是配重,火箭最高飞行速度也只有约5千米/秒,属于典型的亚轨道飞行,因此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其称之为LVM3-X任务。LVM3-X任务还决定将未来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作为载荷  相似文献   

20.
<正> 1992年10月6日14时2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两颗卫星——我国的第十四颗返回式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和瑞典的“弗利亚”科学试验卫星。两颗卫星相继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