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6):54-55
在距离我们20万光年的卫星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之外围,有一个年龄只有500万年的年轻星团NGC602。在这张哈勃望远镜拍摄的精彩照片中,NGC602仍然包覆在孕育它们的气体和尘埃里。如梦似幻的脊状尘埃和云气说明了在NGC602里面,大质量年轻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辐射和激波,已经侵蚀了附近的尘埃,并触发从星云中心渐次往外传播的恒星形成活动。  相似文献   

2.
众眼看宇宙     
王琴 《航天》2012,(5):62-63
在广袤的宇宙之中,有一个由发光气体和尘埃云混合而成的星云,外形类似一个展翅高飞的鸟类,于是它获得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海鸥星云。这只巨型的红色海鸥覆盖了银道面约1.6度的范围,距离我们约有3800光年。倘若进一步划分这个天区,可将海鸥头部的星系称为NGC2327,又名鹦鹉星云。这是一片致密的尘埃区域,其中隐藏着大质量恒星。IC 2177则为海鸥伸展的翅膀,位于麒麟座和大犬座交界区域。左边的翅膀包含了疏散星团NGC2335。  相似文献   

3.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5):60-61
天鹅座中距离我们6000光年的NGC6914,是宇宙中最绚烂的星云之一。因为它位于银河系的银盘上,从地球看过去,这里繁星密布,各种奇异天体竞相争辉。NGC6914中,红色的云气是由氢气组成的发射云团,大量年轻炙热恒星(天鹅座082星)的高能辐射电离了氢原子,而随着离开恒星的距离变远,温度下降,被电离的氢又会结合而变成中性氢,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航天》2011,(6):58-59
行星状星云我们已经见过不少,不过正好和照片中背景的蓝色疏散星团(M46)重叠的行星状星云,还是头一次得见。这个称为NGC2438的星云距离我们约3000光年,是一颗百亿年高龄的类太阳恒星在核心氢燃料用完后,所抛出的气壳。有趣的是,分析发现NGC2438的距离其实比M46更近,而它们只是凑巧落在了同一视线方向。行星状星云中心残留下来的白矮星周围的气体非常稀薄,  相似文献   

5.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4):62-63
美丽的礁湖星云NGC6523是人马座中最受欢迎的风景。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西耶把这明亮的星云命名为M8,现代天文学家发现礁湖星云是一个活跃的恒星孕育场所,尽管它距离地球约5000光年,但由于它横跨100光年,即使不用望远镜,也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存在。这幅图片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三幅照片经过精细的窄条过滤后拼接而成的,中央星团左边的尘埃带就是礁湖星云。  相似文献   

6.
天浪 《航天员》2009,(5):62-63
这是一种神奇古怪的天体,它在一般光学观测中只是一个光点,看似恒星,却又不是恒星;它的光谱似行星状星云,但又不是星云;它发出的射电信号类似星系,却又不是星系,基于这些特点,天文学家称它为“类星射电源”,又叫“类星体”。  相似文献   

7.
众眼看宇宙     
《航天》2010,(5):64-64,F0003
就像蝴蝶一样,白矮星也会"破茧而出",开始另一段生命之旅。在这种比喻中,我们的太阳就像只毛毛虫,而被抛出的气壳(茧壳)就是最美丽的蝴蝶了。右图里的"星茧"是名为NGC 2440的行星状星云,它的内部是目前所知最炽热的白矮星之一,也就是这张照片中心附近的白点。我们的太阳在50亿年后,也会变成一颗类似的"星茧"。其实它的学名叫作"行星状星云",是小质量恒星死亡后的归宿。  相似文献   

8.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12):60-61
VDB142 这个位于北天银河内的璀璨的星云VDB142,为仙王座增色不少。透过不同颜色的天文滤镜而得到的这张彩色特写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宇宙星云以及暗藏在星云中的恒星。在图片中央暗淡的9等星附近,尘埃星云反射的星光形成了蓝色的反射星云,而红色的发射星云则表明氢原子气体云的存在,当氢原子被看不见的紫外光照射失去电子后,若电子与原子再度结合时,便会发出特有的可见红光。另外,遮住背景星的云气,也就是暗星云,在明亮的背景上勾勒出宛如机翼的形状。  相似文献   

9.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1,(4):64-64,F0003
没想到恒星世界里竟然也有着你死我活的争斗!在NGC2174中,已经诞生的大质量恒星就是在竞争中破茧成功的幸运星,而它们辐射的高能光子与星风,却驱散了它们的孕育区(照片左侧、上侧),使得它们附近不会再有新恒星生成。  相似文献   

10.
众眼看宇宙     
王琴 《航天》2012,(9):56-57
NGC2403是一个位于鹿豹座中的棒旋星系,距地球约1000万光年,横跨约5万光年的范围。从照片中可看到该星系拥有很多不寻常的红色“斑点”,这些是巨大恒星形成的区域。然而短命的大质量恒星诞生之后就逐步走向超新星爆炸。2004年就在NGC2403中出现过一颗超新星。这颗闪耀的天体就是位于照片左边缘那颗带着星芒的“亮星”。看着无数的恒星默默诞生,在还未来得及形成生命时又走向了死亡,心中也不禁产生一种悲凉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1):62-63
SH2-239星云 宇宙以它特有的画笔为我们挥洒出这片由尘埃和黑暗星云交织的迷人景象。这幅编号为SH2-239和LDN1551的"宇宙油画"延伸近三光年,位于离我们450光年远的金牛座分子云团的南端附近。它暗含着许多年轻恒星发出的信号,在影像的中心有一块很显眼的红色区域,它是红外源IRS5附近的致密红色氢气冲击波喷流,源于被尘埃盘环绕的原恒星系统。在它的下方可以看到较宽较亮的HH102的两道侧翼,HH102是该区域内许多赫比——哈罗天体之一。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10):64-64,F0003
这对距离我们1700万光年、位于大熊座内的星系对——NGC5216(上)和NGC5218,看起来很像是被一条细线栓在一起。只不过这条由云气、尘埃和恒星所构成的细线(实际上是细长的恒星“潮汐尾”,即被拽离原来位置的恒星),足足有2万2千光年长!联结这两个星系的潮汐尾、NGC5218的彗星状分支以及NGC5216的扭曲旋臂,都是它们屡次近距离靠近时,在引力相互作用下的产物。这种引力作用将持续数十亿年,最后可能会让它们合并成一个星系。  相似文献   

13.
陈丹 《航天》2009,(8):62-64
哈勃用胡克望远镜 分解仙女座大星云 胡克望远镜造好之日寸,正是天文学家为了星云本质问题而束手无策的时候。年轻的天文学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决心要把这个难题搞个水落石出。他从1919年开始用胡克望远镜对仙女座大星云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观测。1923年威力强大的胡克望远镜帮助哈勃将星云周边的一些暗弱恒星分辨出来。  相似文献   

14.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09,(9):58-59
纠结的旋臂加上怪异的星系之“眼”,让这个名为NGC1097的旋涡星系呈现出魔幻般的妖异气息。其实那只“眼睛”的蓝白色“瞳仁”是一个正在吸积物质而发出炽热辐射的超级黑洞,外围的白色光晕则是无数聚集成环的恒星,受到向星系棒上掉落的气体的引力扰动,其中正在诞生大量新恒星。  相似文献   

15.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0,(8):64-64,F0003
星系NGC 5216(上)和NGC 5218看起来很像是被一条细线栓在一起。只不过,这条由云气、尘埃和恒星所构成的细长潮汐尾,足足有22000光年长!  相似文献   

16.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10):64-64
触须星系 这个被称为NGC4038群的集团中共有5个星系,正在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被称为触须星系。这幅涵盖了大约五十万光年天区的壮丽影像为我们呈现了新诞生的星团以及被重力潮汐力所抛出的长条状物质。由于星系碰撞而产生的恒星、气体以及尘埃组成的两条长长的尾巴,很像昆虫的触须而被人们戏称为“触须星系”。在这个耗时数十亿年的冗长的事件中,这两个星系(NGC4038和NGC4039)内的恒星却不会发生碰撞,只有它们巨大的分子云气和尘埃云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7.
众眼看宇宙     
马静 《航天》2014,(9):60-61
雨伞星系NGC 4651 NGC 4651 是一个位于后发座的螺旋星系,它是室女座星系团的成员,并且位于该星系团的外缘。因为该星系有一个从盘面向东延伸的由多条星流组成的和雨伞相似的结构,因此又被称为"雨伞星系"。我们现在知道,这把巨大的"伞"其实是比NGC 4651小的多的星系被潮汐力撕裂后的残余。  相似文献   

18.
德尔它2-7925-10L型火箭3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了NASA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该探测器很有可能改变人类对宇宙的看法.它的发现还有望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它将运行在尾随地球的一条日心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圈要用371天时间.它将把"目光"投向银河系中数万颗恒星,寻找大小与地球相仿、处在可支持生命的轨道区域内的行星,所瞄准的恒星区域约相当于人伸开手臂后手掌能挡住的一片区域.由于2月24日NASA的另一颗探测卫星"轨道碳观测台"发射失败,NASA将"开普勒"的发射时间推迟了两天,以对火箭进行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9.
众眼看宇宙     
李鉴 《航天》2009,(6):58-59
这张NGC55的近照,是欧洲南方天文台为庆祝国际天文年前不久举办的“天文学100小时”活动而公布的。NGC55是南天玉夫座星系团中的一员,横跨大约70000光年的空间,只比我们的银河系(直径100000光年)略dI一点,距离约750万光年。不过按照星系的分类而言,它和我们的邻居大麦哲伦星系更像,部属于不规则星系,只是大麦哲伦云是面向我们,而NGC55正好侧对着地球。这张照片由位于智利的欧南台2.2米口径望远镜拍摄,所显示的视场宽度为30角分。  相似文献   

20.
众眼看宇宙     
李鉴 《航天》2009,(4):58-59
火红的云气如烈焰般肆虐飞舞,这就是御夫座AE星(红色区域的中心)呈现给我们的奇观,它也因此而得名“火焰星”,周围的星云(编号为IC 405)则称为火焰星云。事实上,这些奔涌着的红色的烟尘,与我们熟知的烈火没有半点关系。一般的火焰是物质在氧气助燃时形成的光热现象,在恒星周围氧原子稀缺的区域,当然无法产生火焰。照片中的红色云气其实大部份是散布在星际空间中的氢原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