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航天     
<正>中荷国家元首见证两国航天交流合作迈向深入10月26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的见证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与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简称TNO)空间载荷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项目合作意向书》。根据《合作意向书》,双方将在地球环境大气探测、深空探测领域开展项目合作,这标志着中荷空间光学仪器联合实验室建设  相似文献   

2.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8,34(6):F0002-F0002
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8日在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召开。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和《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编辑部共同主办。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到会外,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的28位代表应邀参会。  相似文献   

3.
前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31(7):i0001-i0002
在我国著名机构学及机器人技术专家、教育家张启先院士诞辰80周年之际,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张启先院士培养的弟子以及生前好友与同事倡导发起,2005年8月25日将举行“纪念张启先院士诞辰80周年学术研讨会——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宇英 《国际太空》2014,(12):76-76
2014年11月17日,联合国附属空间科学与技术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以下简称区域中心)落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是联合国首次在中国设立空间教育机构,该机构将致力于亚太地区空间技术与教育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技与教育已经逐渐走向国际化,将有力推动亚太地区空间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1月20日,中意电推进联合实验室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揭牌成立,这是我国航天领域首家电推进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由510所与意大利奥塔公司联合共建。奥塔公司是欧洲空间电推进技术领域内一家技术实力领先的企业。自2013年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召开期间510所与奥塔公司签署共建联合实验室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多次互访,就阴极联合研发等工作进行了多轮洽谈和沟通,明确了联  相似文献   

6.
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开发环境重点实验室经过近四年时间的精心筹建,于1995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北航软件开发环境实验室是国家计委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15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研究智能...  相似文献   

7.
《空间科学学报》2019,(3):372-372
中国国家航天局拟于2019年7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珠海举办第四届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会议.旨在推进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的广泛交流,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开发科学研究新思路,并为全球行星科学界建立密切联系,会议主题包括:月球科学与行星科学的前沿,月球与深空探测技术及有效载荷新技术,未来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愿景.  相似文献   

8.
《空间科学学报》2018,38(1):132-132
正中国科学院暗物质与空间天文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0年12月,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研究部。实验室基于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及探测技术的原始创新来实施国家重大空间天文观测任务,努力建成中国暗物质基础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太阳及太阳系天体物理、空间高能探测技术的研究基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常进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甘为群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与卢森堡大公国经济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一致同意,在卢森堡设立深空探测研究实验室(Research Laboratory of Deep Space Exploration,RLDE),围绕太阳系资源探索和利用,开展深空探测任务协同设计和新技术研究等工作。合作备忘录还对实验室设立、运行、合作与知识产权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界定,为推动双方继续开展实质性合作,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聚焦空间资  相似文献   

10.
<正>第六届国际微波论坛(IMWF2015)于2015年6月4日—6日在中国西安举行。本届论坛由空间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空间电子学分会、中国宇航学会空间电子学专业委员会、信息感知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电子学会天线分会、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承办。该论坛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志宁教授、美国IBM沃森研究中心刘兑现研究员及东南大学洪伟  相似文献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38(9):F0003-F000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  相似文献   

12.
4月21日,机械学院在如心会议中心召开了“北京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全体学术委员会年会”暨“北航-首钢莫托曼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中心签约成立仪式”。“数字化设计及制造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为机械学院全体教工和研究生提供教学与科研环境的公共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发展成为北京市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学术交流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及具有较高学术、实验、管理水平的研究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3.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5):F0002-F0002
9月4日至7日,“2008年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暨无线电计量校准技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北京电子学会电子测量技术专业委员会、URSI中国国家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和《宇航计测技术》编辑部联合举办,由航天科丁集团六院601所承办。  相似文献   

14.
小天体是人类了解太阳系起源演变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科学信息。同时小天体含有丰富的贵金属及稀有元素,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对小天体进行采样探测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工程意义。通过调研小天体表面特性以及国外小天体采样技术研究现状与成果,总结了小天体环境对采样探测的特殊要求,归纳了小天体表面采样探测具有低反作用力、轻量化、小型化、低能耗化,需适应附着与接触探测模式等特点,提出了对小天体采样探测的技术需求,为小天体采样探测技术深入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程晓丹 《国际太空》2011,(12):63-63
2011年11月22日,小卫星发展高端论坛在京召开。此次论坛旨在以小卫星产业化发展为主线,以现代航天技术为手段,搭建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平台,持续推动现代小卫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来自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局、民政部、环境保护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科院,总装备部,中电集团、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90多家单位的200多名领导和专家一同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商中国小卫星事业的发展。 在该论坛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到会致辞。王任享院士、潘德炉院士和叶培建院士等专家分别做了专题报告,从卫星测绘、海洋监测和深空探测等多个方面对小卫星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回顾,为小卫星的后续工作和持续发展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据1993年12月6~12日的美国《空间新闻》报道,美国和芬兰的联合研究小组,现正研制卡西尼探测器上用的离子探测器,卡西尼飞行器拟于本世纪末探测土星。该离于探测器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立实验室和芬兰技术研究中心合制,它已于1993年11月完成了定型试验。其能在卡西尼飞向土星时测量太阳风及其与土星磁层的相互作用。美芬联合研制卡西尼飞行器上的离子探测器@希舜  相似文献   

1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月刊)。本刊以反映航空航天领域研究成果与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培养科技人才和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转化为办刊宗旨。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技术核心期刊,并被Ei Compendex等国内外权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所刊出文章  相似文献   

18.
小天体资源开发方兴未艾,为降低开发风险和成本,需要发射无人探测器交会观测多个待选目标小天体。传统多目标探测方案存在无法多次交会、成本高,周期长等不足。提出的低成本多小天体并行交会技术,能够对多小天体探测任务进行解耦,实现基于微纳飞行器的低成本多目标并行交会勘查,从而降低探测成本,缩短探测周期。该技术结合行星借力与不变流形机制构建了低能量星际转移方案。然后引入扰动流形思想,使微纳飞行器能够实现与目标小天体的快速交会。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小天体探测全局搜索方法,该方法基于在日地halo轨道上停泊的微纳飞行器集群,逐次确定小天体探测目标,并利用上述方法完成了多微纳飞行器与多小天体的交会。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大幅度降低转移过程的燃料消耗,并缩短转移时间。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3月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Dawn)小行星探测器抵达谷神星,从而成为首个探测矮行星的探测器、首个探测谷神星的探测器,还成为首个探测两个独立地外天体的探测器。"黎明"于2007年9月27日由德尔他-2火箭发射。该项目由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管理,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负责探测器的设计和制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负责任务的科学运行。"黎明"项目的总成本预计为4.46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09,35(2):F0003-F0003
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7月召开,地点待定,主题为“深空探测航天器自主控制技术”。研讨会由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编辑部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