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奋进号航天飞机于1月13日进行了1993年美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在6天的空间飞行期间,5名宇航员成功地部署了一颗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6),进行了一次舱外活动,关闭并重新启动了轨道器燃料电池中的一个,启动了一个新的卫生间,但此次飞行的主要科学任务未获成功,安装在有效载荷舱相对舱壁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信息》2009,(3):168-171
早期经历:希金博特姆于1987年在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电气和电信系统部门担任有效载荷电气工程师。6个月内她成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轨道器实验的领导。随后她从事为所有航天飞机飞行任务进行有效载荷舱重新配置和为航天飞机携带的所有有效载荷进行电气兼容性测试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自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事故以来,NASA又准备了四架航天飞机轨道器来执行美国的飞行计划。最新的一架航天飞机“奋进号”已于五月初交付肯尼迪空间中心。在四月,航天飞机进行了两次飞行,其中一次是带有伽玛射线观察站的STS—37,另一次是执行战略防御倡议(SDI)研究任务的STS—39。同时,进行空间实验室生命科学任务的哥伦比亚号在五月下旬上天,接着携有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的阿特兰蒂斯号将于七月升空。  相似文献   

4.
第三十一次飞行(STS-34) 轨道器:亚特兰蒂斯号 飞行时间:1989年10月18-23日 宇航员:唐纳德·威廉斯,迈克·卡利,埃伦·贝克(女),张富林和香农·卢西德(女) 飞行任务:发射了一颗探索木星的伽利略号探测器。这颗探测器重2550公斤,装有一核动力装置,配有17种科学仪器,用于勘测木星大气层构成、云层结构、温度、磁场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张福林第二次乘航天飞机飞行。 第三十二次飞行(STS-aa) 轨道器:发现号 飞行时间:1989年11月22~27日 宇航员:弗雷德里克·格雷戈里,桑尼·卡特,凯瑟林·桑顿(女),斯托里·马斯格雷夫和约翰·布拉哈 飞行任务:这是航天飞机第五次执行秘密军事任务。它在太空部署了一颗重2.5吨的军事间谍卫星,用于监测地面的军事行动和电子信号。 第三十三次飞行(STS-32) 轨道器:哥伦比亚号 飞行时间:1990年1月9~20日  相似文献   

5.
庞统  晨曦 《航天员》2011,(3):19-21
航天飞机为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除外部燃料箱外,航天飞机轨道器和固体火箭推进器都可以重复使用。航天飞机执行一次任务,包括准备、发射、飞行和返回4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0,(3):47-48
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2月8日升空.执行代号为STS-130的飞行任务。机上乘有五男一女共6名宁航员.美国3架航天飞机定于今年晚些时候退役。包括此次飞行在内.它们只剩下5次飞行任务要完成。奋进号此次飞行主要任务是运送称为“宁静”的一个连接用舱段以及装在该舱上、设有多个观察窗口的一个圆顶舱.称为“穹顶”.这两个舱段均南欧洲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设在都灵的工厂根据同欧空局的合同为NASA建造。  相似文献   

7.
无线视频系统(WVS)支持国际空间站(ISS)的装配,它可实时地向航天飞机轨道器(SSO)和飞行任务控制中心(MCC)提供航天员舱外活动(EVA)的视频监督信息。功能模块图解如图1所示,图里包括乘员舱、载荷平台以及舱外机动装置射频(RF)摄相机组件(ERCA)。乘员舱组件提供系统性能的控制和监测,此组件包括两个独立的部分,一个是由乘员使用的面板接口(无线视频接口盒-WIB),  相似文献   

8.
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0月11日下午7时1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点火升空,进行了美航天飞机自诞生以来的第100次飞行。在这次飞行中,宇航员们先后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安装了9吨重的一个桁架系统和一个增压对接适配器,并试验了一种喷气救生背包。在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后,发现号已于24日安全返回地面。自1981年4月12日进行首次飞行以来,美国航天飞机机队的5架轨道器——哥伦比亚号、挑战者号、发观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运送的货物重量累计已迭1360吨,迄今有624名宇航员员乘坐这种“交通工具”进入太空。这次飞行也是发现号自己的第28次飞行。这一飞行次数在5架轨道器中是最多的。  相似文献   

9.
美国于1981年4月12日把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送上地球轨道飞行,标志着人类航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截至1991年底的10年间,美国有4架航天飞机交替发射上天,共进行了44次载人飞行,累计有宇航员233人次进入空间活动,获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第一次飞行(STS-1) 轨道器:哥伦比亚号 飞行时间:1981年4月12~14日 宇航员:约翰·杨和罗伯特·克里平 飞行任务:这次飞行主要是验证轨道器的入轨和安全返回能力。这次飞行在太空停留了54.5小时,绕地球16圈,总航程161万公里。  相似文献   

10.
继1992年进行了8次成功发射后,NASA准备在1993年再进行8次航天飞机飞行。亚特兰蒂斯号轨道器正在按预定计划改进,1993年内没有发射任务。所有1993年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将由哥伦比亚号,发现号和奋进号执行,发射计划如下: 1月中旬的STS-54飞行任务,由奋进号将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TDRS-6)送入初始轨道,再由IUS助推器将TDRS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同时载带的有效载荷还有散射X射线光谱仪(DXS),用于研究远古超新星所放射的X射线。  相似文献   

11.
美航天飞机将七上和平号空间站美俄打算将洛克韦尔公司的轨道器对接系统(ODS)用于和平号空间站与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交会。洛克韦尔公司现已完成轨道器对接系统的研制,对接系统业已运抵肯尼迪航天中心为美俄联合飞行任务作准备。该系统的整个研制工作花了两年时...  相似文献   

12.
嫦娥五号任务是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交会对接与采样返回,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和返回器四器组成。轨道器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首次完成了月球轨道无人对接与样品转移任务,同时承担地月往返运输任务。轨道器采用了外承力筒、四贮箱平铺下探、双太阳翼的构型设计方案,实现了航天器的大承载、轻量化功能;采用了推进仪器舱、对接舱、支撑舱三舱组合的构型布局方案,满足了5个分离面、8个飞行阶段和多种飞行姿态的设备布局需求;分布式一体化综合电子技术的应用,优化和整合了整器的电子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发射消息     
正美国空军一架X-37B无人航天飞机2020年5月17日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 5-501型火箭从卡角空军站发射升空。这是X-37B第6次升空飞行,任务代号"轨道试验飞行器"(OTV)6,发射任务编号"美国天军"(USSF) 7。X-37B由波音建造,外形酷似美退役航天飞机轨道器的迷你版,共造了两架。每架X-37B长约8.9m,高约2.9m,翼展约4.5m,质量约5t,设有皮卡车厢大小的有效载荷舱,完成任务后可像  相似文献   

14.
无线红外通信系统 在空间失重状态下,航天飞机轨道器驾驶舱内的电缆会随意飘浮,很容易缠结在一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约翰逊空间中心(JSC)研制了一种无线红外(IR)音频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信号先被加到红外光束上,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中继盒从一个宇航员传到另一个宇航员。该系统于1988年通过了航天飞机的飞行使用验证。在飞行控制和其它地面保障工作中还可以用这种技术进行多信道无线通信。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天》2003,(3):19-20
哥伦比亚号失事前,美国共有4架航天飞机轨道器,其中唯有哥伦比亚号不承担国际空间站组装飞行任务,其余3架(亚特兰蒂斯号、发现号和奋进号)都肩负着很重的国际空间飞行任务。哥伦比亚号事件发生后,由于航天飞机机队停飞和其他相关因素,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无疑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苏联计划建造5架航天飞机轨道器。第一架暴风雪号已于11月15日用能源号运载火箭发射,进行了不载人飞行。 第二架轨道器取名小鸟号,已经在拜科努尔发射中心与能源号运载火箭联装。据苏联公布,其长达10年的航天飞机计划已经耗资100亿美元。 鉴于能源号发射系统的灵活  相似文献   

17.
在航天飞机第39次飞行中,美国利用发现号航天飞机轨道器及其释放的子卫星获取导弹防御数据获得成功。 在飞行后期,当发现号航天飞机与战略防御计划的大型不载人低功率大气补偿试验装置(LALE)卫星在南非上空相会时,安装在卫星上的一台紫外仪器拍摄了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照片。在飞行的最后一天,发现号发射了一颗小型秘密军事卫星。这是在这次耗资2.6亿美元的战略防御计划(SDI)和空军联合飞行中部署的第5颗卫星。  相似文献   

18.
5月19日升空执行 STS101号飞行任务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使用了一种新型驾驶舱。这种波音777式的玻璃驾驶舱称为多功能显示分系统(MEDS),是由霍尼韦尔空间系统公司研制的。除亚特兰蒂斯号外,哥伦比亚号、发现号和奋进号航天飞机轨道器也将陆续更换成这种玻璃驾驶舱。MEDS 由11块全色平板显示屏组成。它取代了过时的机电式座舱显示器,包括阴极射线管屏幕、仪表和仪器。该系统将使航天飞机的机组人员能通过机上信息管理系统的二维和三维彩色图形和图像显示能力很容易地得到重要的信息。新系统可给出关键飞行参数(如姿态显示和飞行马赫数)的图  相似文献   

19.
航天飞机再入大气层时,由光亮的冰晶体组成的异常高空云有可能严重危及到航天飞机的防热瓦和飞行控制。NASA正在研究这一问题。 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的初步模拟表明,如果轨道器在超音速降落阶段飞入这些冰晶云的话,就会出现很大的导航误差,轨道器的俯仰和滚动量可能会增大到危险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航天飞机轨道器设置阻力伞的目的在于增加其着陆的安全性。文中不仅介绍了这种阻力伞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而且还对试验(风洞试验、B—52飞机着陆试验、飞行模拟和轨道器飞行试验)及为增加阻力伞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的技术关键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