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宇航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专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用人工智能技术在PC机上Turbo-prolog环境下,建立一个能够根据工件材料牌号判别其所属种类及切削加工性,并能够给出相应加工对策的宇航难加工材料切削加工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2.
镁合金是一种比重小、比刚度好、能承受较大冲击载荷的金属材料。因此,在宇航工业中常常用来制做飞行器的结构材料。 近年来,由于化学铣切工艺的发展,可以用来化铣加工的金属不下十余种,其中镁合金的化铣加工工艺在现代宇航工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资料报导,在宇航工业发达的国家中,镁合金的化铣应用仅次于铝合金,而占第  相似文献   

3.
微细超声加工技术适用于半导体、光学玻璃、工程陶瓷等各种高强度、耐高温、耐磨损硬脆材料元器件的精密微细制造。本文针对其材料去除机制、加工方法以及使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宇航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航公司")成立于1992年,隶属于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是集多品种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各类型工装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公司。宇航公司多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军民配套任务,产品服务涉及火箭、飞船、卫星、船舶、轨道交通等多个行业。宇航公司的技术团队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管理团队规范高效、务实合作;生产团  相似文献   

5.
综述第4期)高温腐撼与防护采用国外先进工艺标准,促进技术 进步复合材料的材料设计问题试谈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之低应 力爆破竺sCo3SINIMoWVA钢的性能及其 J友用国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生产和 应用概况国内外急冷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在 宇航器上的’、认用前景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及其与失效分 析的关系宇航材料测试分析现状与展望复合材料在战术导弹上的应用现状可靠性设舍l.与材料研究卫星侦察和伪装材料空间材料加工—未来的一种空间 工业GH141高强度高温合金焊接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简况(第l期)(第4期)(第4期)第1期第1期(第5期)、,…  相似文献   

6.
针对干切削加工,一方面要开发新型的刀具材料及刀具涂层技术,并使之相结合,提高刀具耐磨损和耐高温性能;另一方面要设计新型的自润滑刀具实现刀具的自润滑,提高刀具减摩润滑性能的同时保证自润滑刀具基体机械性能,并针对不同的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刀具几何结构和刀具材料,这是设计开发干切削刀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宇航材料工艺》是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材料与工艺专业组和宇航材料及其应用专业情报网共同主办的专业性技术刊物。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形势的需要,更好地为部内外从事宇航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试验、检测、生产的科技人员服务,使它既成为技术交流园地,又  相似文献   

8.
宇航零件铣削工艺的发展在宇航工业中,特种材料零件和薄壁零件的增加,促使工具制造厂研制加工寿命较长且能更加顺利进行切削的铣刀。机械加工时,许多高温合金的切屑都呈长螺旋状,从而带来了切屑处理及散热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是采用高压冷却系统,使切屑热...  相似文献   

9.
航天部第13情报网“5132”会议和《宇航材料工艺》期刊通讯员会议于1985年10月15日至20日在河北省承德市召开。此次会议系本年度第二次技术情报交流会,旨在探讨宇航材料的发展前景和交流宇航材料在民品推广应用中的经验体会,体现了“军民结合,远近结合,以军为本,以民为主”的原则。本网成员单位代表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交流技术情报报告40  相似文献   

10.
超精密加工技术与机床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上世纪50年代未、60年代初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宇航和激光等技术发展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现在,超精密加工技术已成为尖端技术产品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加工手段,无论是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都需要这种先进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下二维正交编织C/SiC复合材料壁板的固有振动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模态跃迁和丢失现象。首先建立了二维正交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非均匀有限元模型,基于细观模型采用体积平均法计算得到了均匀化后材料的模量、热膨胀系数和热传导系数等宏观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均匀温度和线性非均匀温度载荷下,四边简支复合材料板在屈曲前后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匀温度场下,如果仅考虑热载荷对材料模量的影响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各阶固有频率逐渐降低,但降低的幅度不大;仅考虑热应力对结构刚度影响时,在临界屈曲温度后固有频率反而上升,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了频率交错,其对应振型发生了跃迁现象;当同时考虑热物性和热应力影响时,各阶频率值变化趋势与仅考虑热应力时类似,只是对应温度点的频率值有所下降。而在线性非均匀温度场下,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模态振型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某些模态振型还会出现丢失,并且这种丢失是从低阶到高阶依次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飞机液压系统管道模态分析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液压系统试验台的空间管道,提出了一种分析空间管路系统三维振动特性的方法,利用锤击法沿三个方向对其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得到各个方向的固有频率,使用Pro-E软件建模,导入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中;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模型的各阶固有频率及其对应的各阶振型;通过与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各阶振型的正确性,同时分清管路系统在各方向上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为进一步分析管路系统在外部激励下所引起的振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无轴承式旋翼桨叶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常  李书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6):1237-1243
利用传递矩阵法,研究了无轴承式旋翼桨叶的固有振动特性,计算出了套管根部固支约束和弹簧约束时旋翼振动的固有频率,并给出了套管根部变距/摆振耦合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的模型参数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根部弹簧约束时的部分模态振型.结果表明,套管根部变距/摆振耦合对固有频率影响不大,总距角对各阶模态频率影响比...  相似文献   

14.
刚度随机失谐叶盘结构概率模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基于典型叶盘结构的集中参数模型和Monte Carlo数值计算,分析了刚度随机失谐叶盘结构的概率固有特性.给出了叶盘结构的扇区两自由度集中参数模型,计算并说明了其基本频率结构特性,根据叶盘结构模态振动物理背景,提出了一个定量表征模态振型局部化程度的指标一模态局部化因子,分别计算了不同随机刚度失谐叶盘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局部化的统计特性,讨论了失谐因素的影响规律等.研究表明,叶片和耦合刚度的失谐影响的频率区间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在其影响频段内模态局部化因子会出现"突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热环境对飞行器壁板结构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或再入过程中面临着严酷的气动力/热/噪声等复合环境,对热防护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提出了严峻挑战。热环境下的动特性是进行结构动态响应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基础,本文对四周简支的飞行器热防护系统金属加筋壁板热动特性进行了分析,使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建立分析模型,基于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获得了壁板结构热屈曲临界温度,研究了热环境对固有振动频率和固有振型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均匀和非均匀温度场对结构模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壁板结构在热环境下易发生屈曲,热模态分析中需考虑热屈曲、大位移变形等因素。同时证实热环境对壁板结构动特性影响较大,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随热环境下弹性模量的降低而减小,热应力对结构的固有振动频率和振型都有影响,当温度场分布改变时,固有振动频率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固有振型则不同。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旋转叶盘的非接触激光定点跟踪测振方法,以研究叶盘结构在旋转状态下的振动特性。通过控制扫描系统中x、y振镜的偏转实现对叶盘上任意定点的跟踪测试,同时搭建了旋转跟踪试验测试系统,以16叶片旋转叶盘的同步跟踪测试为例,对激光跟踪测试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旋转叶盘定点跟踪测试得到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和频谱分析,获得了旋转状态下叶盘的叶片前3阶固有频率对应的不同节径的模态族频率。结果显示:激光对旋转叶盘上一点的跟踪测试数据中,可以提取出整个叶盘的振动频率特性。对比不同转速下旋转叶盘的有限元仿真计算与跟踪测试结果,两者振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频差在5%以内,验证了该激光跟踪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运行状态下的振动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7.
带有阻尼环(套)的篦齿封严装置固有特性的理论及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亮  郭雪莲  李琳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7):1035-1043
以带有开口阻尼环(套)的篦齿封严装置为研究对象, 运用弹性力学、材料力学和接触力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阻尼环(套)与封严装置之间的接触压力和接触刚度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 根据结构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封严装置/阻尼环(套)组合结构的等效线性系统模型, 并通过模态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阻尼环的安装位置和阻尼套厚度、宽度、开口量等参数对组合结构固有特性的影响规律.阻尼环在不同的安装位置时对封严装置固有特性的影响较小.阻尼套对封严装置固有特性的影响包括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两方面, 当封严装置结构一定时, 组合结构的固有频率与封严装置自身频率的差异大小取决于阻尼套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的相对比较.由于阻尼环(套)开口较小, 并且它的刚性远低于封严装置的刚性, 组合结构仍大致以周波型振动为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共轴对转封闭差动轮系的扭转动力学集中参数模型,求解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理论分析了频率对刚度和质量的参数灵敏度,及频率变化轨迹中的模态跃迁现象。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振动特征可将系统振型分为扭转振动模式、行星轮振动模式和星轮振动模式,分别对应于系统的单根、L(行星轮数)-1和N(星轮数)-1重根频率;行星轮的个数对重根频率数值无影响;刚度变化率为正时,固有频率变化率为正,转动惯量变化率为正时,固有频率变化率为负;同种振动模式下的两条频率轨迹在接近时会发生模态跃迁。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共轴对转封闭差动轮系的固有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12):3253-3265
There exists a lot of research on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of the pipeline system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little research on the actual constraint of the clamp has been perform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hysteresis loops of the clamp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test, the simplified bilinear stiffness and damping model is proposed. Then the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L-type pipeline system with clamps is established using Timoshenko beam theory in combination with aforementioned stiffness-damping model. Both hammering and shaker tests verify the FE model via the comparisons of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vibration respon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rrors of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vibration responses are about 8.31% and 17.6%,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model can simul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type pipeline system with clamps well, which is helpful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for the early design stage of pipeline in aero-engine.  相似文献   

20.
The actual boundary conditions of cantilever-like structures might be non-ideally clamped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hey can also vary with time due to damage or aging. Precise modelling of boundary conditions, in which both the boundary stiffness and the boundary mass should be modelled correctly, might b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spects in dynamic analysis and testing for such structures. However, only the boundary stiffness was considered in the most existing methods. In this paper, a boundary condition modelling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antilever-like structures is proposed to precisely model both the boundary stiffness and the boundary mass using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natural frequencies.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a cantilever-like structure can be parameterized by constant mass, constant rotational inertia,constant translational stiffness, and constant rotational stiff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boundary parameters is deduced according to the vibration equation for the lateral vibration of a non-uniform beam. Then, an iterative identification formulation is established using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natural frequencies with respect to the boundary parameters. The regularization technique is also used to solve the potential ill-posed problem in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utilized to precisely model the boundary parameters of a cantilever-lik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