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9月1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民用航空产业规划(2021-2025)》发布。据了解,"十四五"期间,临港新片区民用航空产业规模要达到500亿元;集聚100家民用航空企业,其中10亿级产值企业3家。大飞机方面,推动ARJ21系列化发展、C919示范运营、CR929宽体客机研制,实现国产干支线飞机批量生产;航空发动机方面,初步实现商用航空发动机技术成功,  相似文献   

2.
许晓泓 《大飞机》2021,(10):28-32
今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临港新片区民用航空产业规划(2021~2025)》发布.在未来的五年里,临港新片区的产业规模被认为将达到500亿元.这样的数字不仅在百年前,甚至20年前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但在当下,随着国内航空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把航空产业当作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航空产业集聚的态势越来越强,而且在这态势中,中国(China)、商用(Commercial)、C919这三个关键词呈现出的"3C特征"也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航空港》2018,(6)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和考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11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李强前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围绕"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开展调研。李强强调,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是党中央立足全国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是开放的深化、功能的强化、布局的优化、动力的转化,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要坚持对标国际一流,加强研究、拓宽视野、打开思路,持续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使用我国2009-2017年286个地级市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评估其对试点城市高端服务业集聚的政策影响.结果显示:(1)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高端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多样化集聚的作用并不明显;(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对高端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促进作用,在短期内...  相似文献   

5.
奥德麦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其中国总部在上海,并在北京、成都、东莞设有分公司.奥奔麦科技(中国),秉承严谨务实的传统,将世界领先的CAM软件hyperMILL(R)和最先进的2D、3D以及五轴加工应用技术带到中国.针对客户的需求,并通过与世界级高端机床供应商的深入合作,提供给客户配合机床使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3月底,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时,鼓励上海大胆探索,研究建立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以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对外,应对欧美通过TPP、TTIP、PSC等谈判重构国际贸易与投资新规则的挑战;对内,用开放倒逼改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突破口。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9月2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为中国大陆境内第—个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互联网+外贸"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促进外贸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新型贸易业态。作为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在建设产业体系、产业配套设施、产业生态圈以及拉动外贸增长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以上海自贸区为例,杭州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必然会对其产生一系列效应影响,其中虹吸效应对上海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它的示范效应、集聚效应以及倒逼效应为上海自贸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上海自贸区应抓住机遇,突破自身瓶颈,做好积极主动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8.
在香港政府资助下,香港生产力局(HKPC)从1995年7月开始,用了两年半时间,主持开展了"世界级"质量管理模式在香港(制造业)本地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下简称本地化项目).开展本地化项目的目的是: a. 学习国际上公认有效的"世界级"质量改进实践的先进经验;b. 促使香港制造业企业的质量管理达到"世界级"水平;c. 创立本地化的质量管理优秀模型,以指导香港企业进行内部持续质量改进.在开展本地化项目初期,HKPC从不同行业部门中选择了10个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首批参与该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2017年5月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3号[1]发布了《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简称CCAR-21-R4,2017年7月1日施行),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令2017年第26号[2]发布了《民用航空适航委任代表和委任单位代表管理规定》(简称CCAR-183AA 2017年修订版,2018年3月1日施行),本文就这两部新版规章对"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改装设计委任单位代表(DMDOR)"的影响展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2016,(5)
<正>10月31日至11月2日,2016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在展览中心举行,上海机场集团以"品质领先的世界级航空枢纽"为主题参展,形象展示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进展.宣传推广上海机场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用航空》2010,(2):62-62
1月10日.国产大飞机发动机总装试车基地落户上海浦东临港地区。该临港基地建成后,将具备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总装和试车功能.包括自主研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意味着由中航商飞与CFM国际有限公司在国内合资生产的国产大飞机LEAP—X1C发动机的装备项目将在此完成。根据相关时间表,LEAP-X1C发动机将于2012年总装首台验证机.2016年取得适航证。  相似文献   

12.
欧盟航空与国际运输政策司司长马修.鲍德温(Matthew Baldwin)在中国民航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克服危机困扰展望民航未来"的主题演讲,并高度评价了中国民用航空的发展和成就。他说,民用航空是中国和欧盟间合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多年来,中欧民航业保持了积极的合作与交流。目前,欧盟-中国民用航空合作项目(EUCCAP)为中欧双方寻求一个更高效、安全的航空环境,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了解的宝贵机会,也体现了中欧双方在民用航空领域开展合作的决心。  相似文献   

13.
刘胜君 《国际航空》2008,(11):22-22
为加速中国民机产业的崛起,重组后的中国航空工业在国际合作上制定了更高的目标,即进一步开拓国际合作领域,加快融入世界民用航空产业链的步伐,努力成长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RSP)的世界级航空产品供应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用航空·财经》杂志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主办、《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与航联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民航财经类刊物,继在2010年出版了3期试刊之后.《中国民用航空·财经》于2011年正式出版发行.2011年每两月出版一期。  相似文献   

15.
人为因素是影响民用航空安全的主要因素。中国民航在杨元元局长的带领下,于2000年成立了“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领导小组,同年在国家科技部立项进行研究。该研究项目下设机组资源管理、空管人为因素以及机务维护人为因素三个子课题。为深入开展空管人为因素研究和成果应用工作,民航总局空管局于2002年8月至9月组织部分空管人为因素专家组成员,对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德国宇航研究院(DLR)的空管人为因素和人员选拔研究机构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6.
Deck 《北方航空》2004,(6):54-57
从2004年6月到10月,一个被命名为"未建成"的建筑艺术展在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巡回举行.展出作品的主人,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ISOZAKI Arata)成为了国内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当中央美术学院正式宣布邀请矶崎新设计中央美院新美术馆之后,联系到其在国内陆续接手的上海九间堂别墅项目和上海艺术大酒店以及四川安仁博物馆群落项目,矶氏一时间成为最炙手可热的一位在中国大兴土木的世界级建筑师.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世纪90年代,基于未来20年全球民用航空流量将持续增加的预测,在"中心辐射式"(Hub and Spoke)航空运营模式的前提下,1000座级的超大容量客机方案纷纷出现.其中,翼身融合(BWB)布局、C型翼布局是重点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也标志着中国民航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司令部领导。1950年8月10日,中央又决定,民航局行政领导属国务院,从而确立了民航局的领导体制。针对国民党政权将中国航空公司(中航)和中央航空公司(央航)大部分人员和飞机迁往香港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从发展国家经济必须建立和发展民用航空的战略出发,拟争取两航空公司起义。1949年8月,周恩来派中央…  相似文献   

19.
《航空港》2014,(1)
<正>1998年,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成立,统一经营管理上海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十多年来,上海机场运输规模跃升至世界级机场行列,世界级枢纽机场基础设施规模基本形成,安全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在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保障中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答卷。回顾过往,倍感自豪。展望未来,信心满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由于受到体制、管理、发展战略、配套产业等方方面面问题的制约,迄今仍处于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能否把握住"十一五"的发展良机加速发展,必须针对现存的问题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