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子叶片内环结构对机匣动力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的实际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着重地考虑内环结构的计算模型与常规无内环结构计算模型固有频率的差异。通过比较计算结果明显看出内环结构对机匣弯曲刚度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振动模态对应的固有频率明显增高。由此可以断定以往在计算静子系统动力特性时忽略内环结构或是只考虑内环的等效质量是不合理的。采用本文提出的考虑叶片内环的计算模型才能获得正确的机匣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涡扇发动机动力特性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等熵流动原理为出发点,结合发动机短舱入口、出口及远场特征边界条件,建立了一种新的涡扇发动机动力特性计算模型.在基于非结构网格的并行计算软件中实现了模型,对轴对称超高涵道比涡扇模型(CRUF)、轴 、对称涡轮动力模型(TPS)以及某型民用飞机整机带发动机模型进排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发动机动力特性模型计算结果以及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三者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构造的涡扇发动机动力特性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求解了导弹发射筒内耗能套筒结构在冲击作用下的弹塑性接触问题。依据弹塑性有限元法,应用Lagrange乘子法引入接触区域上的位移协调约束条件,通过迭代修正使每个接触单元满足库仑摩擦律的要求,再按照Newmark β逐步积分法进行计算,求得结构的冲击响应。所得计算结果和相关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是正确合理的。最后将套筒结构所受的冲量和对应的位移增量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的拟合公式为耗能套筒结构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TRIP软件的静气动弹性计算模块开发及精度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构网格流场求解软件TRIP基础上,发展了一套静气动弹性计算模块。首先简要介绍了静气动弹性计算模块总体架构、构成单元和耦合策略,然后详细介绍了构成单元中采用的一些数值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大展弦比机翼、DLR-F6翼身组合体模型和HIRENASD机翼模型对静气动弹性计算模块进行了测试和精度验证。大展弦比机翼计算结果表明柔度矩阵、模态叠加和有限元数值求解在模态选取合适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一致的变形计算结果。DLR-F6和HIRENASD模型不同计算软件的结果一致性表明本文静气动弹性计算模块采用了正确的算法流程,而计算与试验的结果一致性表明静气动弹性计算模块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控制问题研究中飞行包线区域的划分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矩阵扰动分析理论,分析了发动机进口参数的扰动对发动机模型状态系数矩阵特征值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飞行包线区域划分,在应用这一方法得到的飞行区域内,发动机模型的结构参数摄动量可以在指定范围内变化,计算结果也表明该分区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某大型风洞动力段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通过建立动力段网格模型,定义边界条件,得到了风洞动力段结构的应力、应变结果。通过对多种模型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影响模型结构强度的关键因素,为动力段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动力段模型及算法在适用性及计算时间等方面具有优势,且计算结果也更可靠。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复合材料帽形加筋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给出了两种进行层板结合处的模拟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了模型的屈曲载荷并总结了加筋结构几何参数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模型的收敛性分析,对比了模型网格密度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找到最佳的网格密度,提高了模型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实际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结构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直升机操纵系统一个重要参数──动刚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直升机操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直升机操纵系统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并推导出直升机操纵系统动刚度的计算公式。用机械阻抗法对某型直升机操纵系统动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某型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性较好,说明力学模型正确、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复合材料夹层结构的天线阵面板应力分析和固有频率计算作了较全面的叙述,包括计算原理与公式,计算结构模型,计算数据及计算结果与分析等。  相似文献   

10.
有限元素法解轴压加筋板局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常 《航空学报》1981,2(1):38-49
 本文是用有限元素法解轴压加筋板局部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报告。它从失稳变形模态对称性分析入手,提出了局部单元的计算模型。对于失稳变形模态非对称结构,指出典型单元计算模型的局限性。从而肯定了局部单元在稳定性计算中普遍的实用意义。对于铆接结构,分析了筋条与蒙皮的连接及其简化假设,改进了铆接结构的计算模型,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另外,讨论了简化计算模型的两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模型作进一步简化,从而节省了机器内存,提高了解题速度。最后给出了计算曲线及实验结果,并对力矩分配法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