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IS—LM模型中的中介目标选择理论,并通过对我国IS—LM曲线的分析,指出在我国现阶段的货币需求函数由于受到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外汇占款等因素波动的影响而变得很不稳定,因此货币供应量在目前已不适于作为当前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现阶段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中应选择包括货币供应量在内的简单泰勒规则,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的关键变量。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完善经济主体的微观基础,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货币需求理论,采用1992~2012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量分析,构建合理的货币需求模型,分析货币需求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利率、汇率、外汇储备等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对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狭义货币量、广义货币量与各因素的因果关系并不完全一致。根据实证研究结果,解释了各变量对货币需求量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货币理论分析我国当前通货紧缩的成因,认为应当从货币性无效分析以及货币政策紧缩效应两个方面分析通货紧缩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通货紧缩对我国金融的危害;最后从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两个方面给出了应用货币政策应对通货紧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经济层面、货币政策本身和金融体系内的微观因素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指出金融抑制、外汇占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中央银行缺乏独立性是弱化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注重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不断推进加深。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管理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比较可能的选择是由SHIBOR接替法定存贷款利率的基准地位,实现全面市场化,从而最终形成以SHIBOR为核心的市场利率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基准利率,不断扩大货币市场的规模,形成具有较高市场基准利率地位的SHIBOR传导机制,使SHIBOR成为市场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率,并在我国货币政策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在货币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构建展开研究分析,以期通过基础货币的变化实现对SHIBOR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具有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功能,但以商业银行体系对中央银行的资金依赖为前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的金融宏观调控功能已大打折扣。流动性过剩是长期历史趋势,货币政策的金融宏观调控功能已处于从“强有力”向“无能为力”的转化过程之中。货币政策要有效发挥金融宏观调控功能,必须改善货币政策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的界定、度量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过剩是全球宏观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在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段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比较1965~2007年美国货币总量与名义GDP的比值,可以看到债务与GDP比值迅速增长,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以杠杆比例放大为标志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迅速扩张,是导致美国宏观流动性过剩并进而传染到全球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我国货币总量与GDP之比看,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不同于美国的宏观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这说明,我国的流动性过剩与央行长期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有关。由于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表现形式不同,在关联储向市场不断注入流动性时,我国可能还需要持续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必须有金融的有效支撑.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存在供给薄弱,资金严重流失,金融机构及业务单一化,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存在"补缺效应",金融中介财务状况普遍不佳,金融体系缺乏风险的分散与转移等问题,需要全面推进、系统研究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问题.提出了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建立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政策构想,主要包括: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方面加强对农村金融的扶持;稳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有序竞争的多层次现代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国内需求一直处于疲软态势,需求不足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力量。采取必要措施拉动需求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对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从财政和货币政策、优化投资结构、启动消费市场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比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贷危机和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发现过度发展的金融创新,落后的监管体制以及不恰当的宏观调控措施是其共同的原因.然而,次贷危机发生在金融机构全能化、金融市场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过程中,风险在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递速度已经大大加快,所以影响更广泛、更深刻.由此,应加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与时俱进地提升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效率,并适时调整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研究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控制和冲销干预,首先分析了货币供给的构成,强调外汇占款是货币供给增加的重要来源;其次从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考察了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指出我国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政策手段;最后分析了中央银行的冲销干预.指出我国目前综合运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买卖国债和发行央行票据作为冲销措施.但发行央行票据是我国货币控制的主要手段,并强调从长远来看,中央银行应该更多地通过买卖国债来冲销。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学与财政学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建国初期财政体制及政策目标模式选择的基本经验。认为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的目标模式选择,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其运作不能只限于行政手段和政府行为,而应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与经济杠杆的运用相结合,并且应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3.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领域十分重要的概念,财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同样具有商品的某些特征,同样也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本文从财务信息供给者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财务信息供给的动因、目标以及影响其供给的因素,以谋求企业财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是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点内容,基于财政部门的问卷调查表明:该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财政部门、中介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协同配合,通过完善评价规范,合理设计委托代理与付费机制,加强中介机构能力培育与资格管理,落实结果应用等促进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货紧缩是指一般物价指数的持续下降,它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货币供不应求。当前人民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增长速度,人民币供不应求的原因在于其流通速度下降幅度超过了供给增长速度。人民币流通速度下降是因为社会公众以货币形态持有收入倾向的增强。所以,货币需求过快上升引发了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交易中的审计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并购是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也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在并购交易的准备阶段存在与并购环境有关和与实力评估有关的审计风险.在并购交易的实施阶段存在与价值评估、出资方式、筹资、并购协议签订等有关的审计风险.在并购交易的整合阶段存在与人事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有关的审计风险.对于审计者而言,有必要采取措施防范和降低并购交易各阶段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7.
富氧补燃循环发动机启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过程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大推力补燃循环发动机启动问题的主要措施应为:通过控制预燃室的燃料流量以有效地将预燃室的组元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可以控制发动机的启动速率;燃烧室点火时预燃室应有较高的压力,同时应通过推力室燃料路的节流来减小燃烧室压力的上升速率;对于自身启动发动机,较高的入口压力有利于发动机启动。这些措施解决了富氧补燃循环发动机的启动问题,可供同类发动机的研制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SVM的航路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反舰导弹航迹规划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VM的航迹规划方法。文中将规划空间简化为二维空间,先将障碍区域分成两类,应用SVM的识别能力,得出路径出发点和目标点的间隔区域,即安全航路区域。仿真结果初步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航路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是我国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然而,目前我国各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越是经济发达、市场发育良好的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大;反之,越是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小;此外,中小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资金严重缺乏等问题,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鉴于此,应通过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机构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激励各类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完善中小企业板,通过直接融资解决部分高成长中小企业的资金缺乏问题。  相似文献   

20.
Enhancing containment capability and reducing weight are always great concerns in the design of casings. Ballistic tests can help to mitigate a catastrophic event after a blade out, yet taking time and costing money. A wise way is to hunt for a validate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which the material dynamic behavior over the strain rate range in the ballistic tests should be represented and reasonable failure strain should be defin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idation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test data can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absorption energy, describe the physical process and failure mode during the penetration, as well as the failure mechanism. It is found that energy dissipation of projectiles is in manner of compression stage, energy conversion stage, and interactive scrap stage. An effect indicator is proposed, where the factors of critical velocity including impact orientation and mass of projectiles and thickness of casings are considered. The critical velocity presents a linear relation with the effect indicator, which implies the critical velocity obtained by the flat casing could underestimate the capability of the real ca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