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叙述了差分GPS定位技术出现的背景,着重讨论了差分动态定位DGPS的工作原理,最后对DGPS的应用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
差分GPS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差分GPS定位技术出现的背景,着重讨论了差分动态定位DGPS的工作原理,最后对DGPS的应用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基于增强型DGPS高精度星间相对定位的样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传统的差分GPS(DGPS)方法确定分布式SAR的星间相对位置,可能存在:(1)卫星的高速运动可能导致GPS接收信号的信噪比过低,进而造成可用信号数目无法达到正常解算的要求;(2)传统状态估计方法的精度不能满足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DGPS的相对定位样条方法,即在GPS测量的基础上,增加星间伪距测量,并结合待估参数的连续特性,建立了相对定位的样条模型,最后利用最小二乘进行参数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相对定位精度比相对传统方法大约提高了3倍。最后的理论分析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差分GPS伪距与惯导组合技术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钧  袁信 《航天控制》1998,16(1):62-68
叙述和建立了差分GPS/INS组合系统的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并用卡尔曼滤波对DGPS/INS组合系统进行了组合及仿真,给出了详细的仿真数据和程序框图.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对飞机的精密进场着陆和各种载体的精确制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强  王志鹏 《宇航学报》2008,29(6):1824-1828
研究了应用于铁路、内河水运等领域的分布式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方法。定位方法 采用多站差分方式,分析了多站差分的误差特性、单参考站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提出了基 于伪距修正值投影的多站差分区域导航系统的定位方法。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差分系统 用户与地面站的距离增加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增加定位精度,同时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覆 盖效率。  相似文献   

6.
卫星定位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卫星信息源、用户接收机性能、兼容接收、差分定位、卫星状态实时诊断等方面,介绍卫星定位技术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星钟和星历分离的广域差分原理以及一站时间同步其他站无需时间同步的实现方法,通过简易差分网验证了这种原理和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针对简易差分网存在定位的均匀性较差和覆盖区域较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差分网优化布局方案,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这种布局具有差分定位精度高、定位均匀性好和基本覆盖我国领海领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北京市全球卫星定位综合应用服务系统”的组成、功能,探讨了实时差分数据的发布和原始数据的存储等关键技术,并介绍了其提供的服务和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方群  曾锋 《宇航学报》1995,16(2):73-76
卫星定位和卫星通讯是正在寻求的空间飞行器高级自主交会系统的首选测控手段。本文概述了航天器的交会对接基本要求和过程以及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组成、定位原理、精度和差分原理后,列出了两种形式的相对运动方程。利用运动方程求解、单纯GPS、差分GPS的结合,可以完成追踪航天器向目标航天器接近的整个导引过程,且可以省去庞大的地面遥控遥测、星上雷达等设备,减少误差源。仿真计算证实了这一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和  相似文献   

10.
GPS/GIS车辆路径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标准定位服务(SPS)的固有误差、SA 措施和市区环境的共同影响,使得GPS的导航精度难于满足特种车辆监管系统的需求。差分GPS技术虽然可以提高GPS定位的精确度,但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对城区内GPS定位误差进行了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GPS技术和结合历史数据的地图匹配技术的车辆路径定位方法,并通过对实验的统计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电离层延迟误差是影响BD2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测速精度的关键因素,如何减少电离层误差是当前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常见的电离层模型包括广域差分格网模型和Klobuchar模型,已有研究主要关注Klobuchar模型,对BD2广域差分格网模型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比较了广域差分格网电离层模型和Klobuchar模型对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影响,并进行了真实环境下的评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广域差分格网电离层模型修正电离层延迟可以减小电离误差,从而提高单频接收机导航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Hatch滤波法对导航数据进行伪距差分定位研究,对单频接收机采用Hatch滤波法时电离层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分析电离层风暴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为了提高定位精度,采用Hatch滤波法辅助的差分定位技术,对解算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仿真,验证利用差分Hatch滤波法提高定位精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郭嘉俭 《卫星应用》2003,11(2):41-47
叙述了我国GPS车辆定位管理系统的现状和市场前景,简要说明了系统的组成和通信传输问题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探讨了GPS车辆定位管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低轨双星定位系统中,雷达信号定位参数估计结果同时存在时差与频差模糊的问题,分析了相参脉冲串信号的模糊特性;利用粗略配对的脉冲串获得到达时间差序列,避免了对时域高度密集的脉冲进行配对的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时差序列进行中心差分计算频差粗估值实现频差模糊消除的方法;推导得出了频差粗值误差随着辐射源载频的增加、脉冲到达时间测量误差的增大、时差差分间隔的减小而增大的结论。仿真结果表明,频差粗值误差与理论值一致;通过设置合理的差分间隔,得到无模糊的频差粗值以后,频差精估精度逼近CRLB。新算法便于工程实现,对长基线定位系统中雷达信号的频差估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器设置双端模拟信号采集通道实现对模拟量信号的差分采集。其优势是避免信号的共模噪声干扰,提高信号采集的准确性。文章对于载人航天器的模拟量差分采集电路进行了简要介绍,结合实际应用过程中并网控制器模拟信号采集出现的特殊现象,提出了信号采集的接口约束条件,保证了模拟量采集电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GPS接收抗多径效应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径效应是GPS测量尤其是差分GPS主要的误差来源,会引起定位精确度的恶化,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分析了多径误差对GPS定位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种通用的GPS抗多径技术,并分析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差分GPS可以提高相对定位精度,它在空间交会导航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研究在空间交会过程中长距离段差分GPS的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观测模型线性化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不需要绝对定位,因此计算量小,而且精度不受两站距离变化的影响。计算机仿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表明差分GPS在空间交会的中长距离段导航能满足要求,文中提供的新方法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虚拟基准站(VRS)技术提高测控系统精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基准站 VRS( Virtual Reference Stations)技术是国外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 GPS差分技术 ,它综合利用多个基准站的测量信息 ,经过精确的误差修正 ,产生一随用户运动的基准站。始终与用户构成短基线差分 ,该技术有效提高了 GPS差分定位的精度 ,并具有获得高精度解的可靠性。文中分析虚拟基准站的原理与关键技术 ,提供部分试验结果 ,对测控系统利用 VRS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空间谱估计方法在卫星干扰源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卫星天线的多波束特性来获取信号波达方向(DOA)信息,是通信卫星干扰源定位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简要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实现干扰定位的技术发展概况,重点研究了应用空间谱估计方法实现卫星干扰源的定位。结合星载多波束天线模型的MUSIC算法的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叙述了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概况,着重介绍了GPS全球导航系统,提出了使用差分GPS来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进行了西安至洛阳和锦西的远距离差分试验,提出了建立我国差分GPS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