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提升国内装备飞机飞控系统研制的适航安全性水平,对力传感器进行了设计技术和试验应用数据研究,提出了采用力传感器对飞控系统的位移指令进行异构的设计思路。通过梳理飞机的需求和力传感器的使用情况,明确了典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针对某型飞机飞控系统典型力传感器的应用形式,对比指令位移传感器的数据,分析了其数据的特点,提出了飞控系统指令采用力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进一步提炼应用力传感器相关特点,明确其作为飞控系统非相似指令的应用需求,提升飞机系统的总体性能,为国内研发高安全性飞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压力传感器对温度、电源波动等多种干扰因素比较敏感,致使测量精度大大下降。本文在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它的输出特性校正模型,并利用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成功求解了该模型最小二乘解中范数最小的唯一解。经验证,该模型显著改善了传感器的非线性度,有效消除了工作环境的影响,并使测量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某型航空发动机三支点推力轴承轴向力测试要求,提出了弹支轴向力传感器和测力环并行测量方法和双向轴向力组合标定方法,给出了弹支轴向力传感器测量原理,开展了弹支轴向力标定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给出了中央传动齿轮箱(IGB)和棒轴承对标定结果的影响,并与发动机测力环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弹支轴向力传感器输出受安装位置和对象影响较大,有未装配IGB和棒轴承的标定数据偏差分别可达73.4%和17.8%,按发动机实际装配关系进行标定组件装配才能提高测量精度。发动机实测结果表明:弹支轴向力传感器多通道全桥取均值的测量方法和测力环轴向力数据趋势一致,由此验证提出的双向弹支轴向力测试方法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挠性陀螺仪用差动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指出了该类型传感器的标度因数及干扰力矩两参数对提高挠性陀螺仪精度的重要性,并利用多目标最优化问题中的目标规划模型线性逼近法对这两项参数进行最优化设计,找出传感器的初始气隙、线圈匝数和激磁电压的最优值。研究表明,选用合适的初始气隙、线圈匝数和激磁电压,可以在有限条件下尽量提高传感器的标度因数,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力矩,从而大大降低挠性陀螺仪的干扰漂移。  相似文献   

5.
夏铁梅  何闻 《航空计测技术》2002,22(4):10-12,24
讨论了对力传感器进行动态校准时输入力信号应满足的条件,给出了三种常用的力传感器在动态标定时使用的力信号的频率特性和有效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压电式力传感器连续加载的校准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使用高精度应变式力传感器作为标准力传感器,在叠加式力标准装置上对压电式力传感器施加类似三角波式的连续载荷,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标准力传感器和被校压电式力传感器的输出,记录整个加载过程,对输出曲线进行分析处理。提出了在连续加载曲线上选择校准点的方法,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校准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影响校准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力待感器动态标定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探讨负阶跃力或冲击力激励下的应变式、压电式力传感器,在时域和频域中的响应规律。在分析和探讨的过程中,将考虑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亦即考虑传感器处于单、双自由度的不同约束状态,以及与传感器在安装时必须接触的构件质量和构件的微弹性变形。偿试解释力传感器在动态响应中的自由振荡频率和安装频率为何不同的动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目前应用于角度测量中的几种典型倾角传感器的原理和性能特点,讨论了在飞机舵面偏角静态测量中倾角传感器的选用,以及动态测量中力平衡式伺服倾角传感器的使用。应用实践证明:用倾角传感器代替传统的角位移传感器,省去传感器的专用支座和连杆传动机构,简化了安装,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应变式力传感器在称重与测力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传感器加工工艺的改进,传感器的力值精度得到了迅速提高。如十年前力传感器的综合精度为0.1%左右,而目前其综合精度已提高到0.01~0.03%。但伴随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标定精度这么高的力传感器呢?为此,我们研制了国内第一台用于校准高精度力传感器的标准设备——三十吨直接加载测力  相似文献   

10.
疲劳机动负荷检定"静标动用"方法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晶  王磊  王中华 《航空计测技术》2002,22(5):33-34,37
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力传感器的动力学方程,利用该模型就各因素对传感器动载输出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从而对检疲劳机动负荷用力传感器“静标动用”检定方法的误差有了定性和定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差压传感器的低端施加正,负压力进行校准测试和数据处理,说明了传感器正反对称性是明显存在的,并从力学角度进行了简要分析,给出了应用实例和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12.
汪厚冰  魏景超  成李南  李新祥  赵荣 《航空学报》2021,42(3):424459-424459
对机械连接中测量钉的轴力的各种测试方法进行总结,对复合材料多钉连接中钉载的多种测试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测量钉的轴力和剪切力的传感器。根据钉的受力情况和材料力学理论推导出钉的轴力和剪切力的计算表达式。设计了传感器的轴力和剪切力的两套测试装置,分别进行了轴力和剪切力的测试试验。对传感器测试结果的载荷-应变曲线的线性度、重复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的载荷-应变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重复性,能满足工程上对测量传感器的技术要求。同时通过测试也发现,传感器的安装角对轴力和剪切力的测量结果无影响;安装紧力矩对剪切力的测量结果有影响,但随着外载的增大,影响会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LD端泵Nd:YVO4固体激光器输出特性的研究,并运用传播圆和变换圆理论的分析,得出了晶体双折射是影响激光器输出特性重要因素,并与实验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力传感器端部等效质量是动态力校准中的重要部分,其测量误差会对动态力校准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了解力传感器结构,确定力传感器端部等效质量的构成,并简单介绍了四种测量端部等效质量的方法。最后,利用两次配重消去法进行实验,将不同配合不同工况下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测量端部等效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弱撞击式对接机构的静态力传递特性及运动灵巧性,分析了弱撞击式对接机构的力输出特性,建立了综合对接机构运动学性能及力传递性能的优化模型,结合对接机构的运动灵巧空间对其基本结构布局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且分析得出弱撞击式对接机构单支杆驱动力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弱撞击式对接机构的设计与技术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新型标准测力仪,其弹性体设计为空心圆柱,应变的测量采用光栅传感器取代传统的百分表,测量力位以数字显示。  相似文献   

17.
王永才 《红旗技术》2003,(4):3-5,14
针对WP8发动机放气带不能正常工作而导致交付试车不能顺利进行的技术故障,进行了力学机理分析,确认该故障的直接原因系主传动轴与离心传感器方孔的中心线之问形成夹角,产生了附加的轴向力,导致离心传感器工作异常;据此,找到了排除该故障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螺栓(或螺钉)组连接是航空航天等机电产品装配中最常用的连接方法之一。针对目前螺栓组连接中的预紧力测量难且过分依赖拧紧力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垫片式力传感器的螺栓组连接预紧力测量方法,可直接测量螺栓组中各螺栓在拧紧过程中及拧紧之后的预紧力。该方法通过垫片式力传感器采集螺栓预紧力,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调理、采集以及数据处理、显示和存储完成螺栓组中的各螺栓预紧力采集。最后,研制了便携式的螺栓组预紧力测量装置并进行了应用验证。试验表明该测量方法及装置适合实验室、装配现场、振动等环境中监测螺栓组拧紧过程中以及拧紧之后各螺栓的预紧力。  相似文献   

19.
用新方法检定高温蠕变及持久强度试验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只应力应变传感器,通过不同的组桥方法,可以同时检定高温蠕变及持久强度试验机试验力和同轴度两个技术指标,提高了检定效率。  相似文献   

20.
佟志忠  姜洪洲  何景峰  段广仁 《航空学报》2011,32(12):2327-2334
基于Stewart并联结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在空间六维力的准确检测上具有广泛前景,设计低耦合、高精度、易于标定和使用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是其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传统Stewart并联结构几何参数描述为6个相互耦合的变量,不利于实现设计参数与设计指标的解耦,而且非正交条件下的各向同性使得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仍存在耦合,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