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6 毫秒
1.
讨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的混杂纤维缠绕问题。给出了混杂纤维缠绕层厚度比的确定方法。以网格理论为基础,得到了混杂纤维缠绕圆筒壁厚和爆破压强的计算方法以及混杂纤维缠绕封头的分析方法。算例表明,给出的设计计算方法可用于混杂纤维缠绕壳体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
面向设计的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结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薄膜理论和经典层合板理论,导出了纤维缠绕轴对称壳的薄膜内力、应力、应变和位移等计算公式,旨在探讨一种面向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设计的结构分析方法。最后,通过两个算例评估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一、壳体中几种典型的热应力对于不受任何约束的壳体。经受均匀温度变化时,壳体可以自由膨胀或收缩,因而,温度变形不引起热应力。若温度分布不均匀,或壳体某部分位移受到限制,壳体中将产生热应力。 1 均匀温度场内双层圆柱壳中的热应力若两壳体由不同材料做成,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分别为:E_1、α_1;E_2、α_2。由于  相似文献   

4.
王虎  王俊奎 《强度与环境》1992,(4):44-47,53
本文以Donnell扁壳型理论为基础,采用混合型理论,应用能量变分法分析了在均匀分布外压作用下连续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截頂圆锥壳体的稳定性问题,重点分析了拉扭、弯扭等耦合效应对临界外压的影响,得到了临界外压的近似表达式.数值结果表明,在考虑了这些耦合效应的影响后,临界外压值有所降低,且更接近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碳/环氧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对外界冲击非常敏感,较低能量的冲击就有可能造成容器结构的严重损伤,进而导致爆破强度的显著降低。国外在碳/环氧复合材料缠绕压力容器低能量冲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试验结果,在对这些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了影响冲击损伤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损伤效果的影响趋势进行了。另外对我国今后开展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由已知的壳体参数及壳体内压和轴压时测得的应变,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固体火箭发动机纤维缠统壳体弹性常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结合弯管连接方式,根据微分几何建立了弯管及其连接段稳定缠绕方程,给出了弯管及其连接段测地线缠绕和非测地线缠绕的解;结合弯管的结构特性,讨论了连接段的参数匹配关系、弯管段及其连接段最小缠绕角的确定、以及弯管部分工艺线型与结构线型间的关系。最后在理论解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语言对缠绕线型进行计算分析。经过计算比较发现,纤维在弯管段仅按测地线、半测地线缠绕时,所得弯管不能同时满足等强度要求。为避免出现纤维在芯模表面出现“架空”现象,文中给出了弯管及其连接段的最小缠绕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紫外辅助固化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缠绕成型环形构件的制备过程和力学性能。基于光线追踪法量化了树脂浇注体中的紫外穿透能力,并制备了紫外辅助固化的光-热双重固化典型样件,研究了缠绕速度和热固化引发剂的浓度对缠绕制件的纤维体积分数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纤维体积分数和构件的失效分析分别采用图像法、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测试。光线追踪结果表明:紫外光能够穿透一层纤维束的厚度且背光面透过的紫外能量足以快速引发固化;试验结果表明:本文制备的紫外辅助固化复合材料环形样件与热固化试件相比均能满足飞轮转子对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00Cr17Ni14Mo2不锈钢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00C r17N i14Mo2不锈钢材料的的性能,证明其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从用户和研究开发的角度探讨了其在压力容器、化工装置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材料内部气压低于100Pa时,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芯材与泡沫类、粉末类芯材相比,其导热系数最小。为了研究纤维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参数原理构造纤维的内部结构,结合格子波尔兹曼方法(LatticeBoltzmann method,LBM)分析了纤维直径、纤维长度及孔隙率对于导热系数的影响。然后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论表明两者吻合性良好,证明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纤维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1.
M46J高模量碳纤维预浸QY8911纤维束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航空发动机应用为背景,研究了M46J/QY8911缠绕复合材料的预浸纱制备方法及性能,根据M46J特性,对现有的GB3326中纤维束力学性能测试试样的加强方式进行了改进,制作了M46J浸渍QY8911树脂的纤维束试样并测试其力学性能,同时与M46J浸渍环氧树脂的纤维束的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不同树脂特性,不同固化工艺以及制造中所施加的张力都会影响到纤维束的纤维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线性理论作壳体稳定性分析,对于典型壳体,在工程设计中已有了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的旋转壳,没有解析解可循的情况,一般是采用有限元素法来解决。显然对于通常的光壳来说,以往已得到证实,线性理论是不可直接应用的,但对于其它类型的壳体,线性理论是否适用?要圆满地回答这问题,目前仍有很大困难。自从Koiter理论发表后,较为合理地解释了光圆筒壳轴压失稳的临界应力的线性理论预示值与试验值的偏差本质,是壳体的初缺陷和失稳变形非线性(包括失稳前和失稳后的整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有限元法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圆柱网格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ANSYS二次开发语言APDL (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编写了圆柱网格结构优化设计程序.利用该程序研究了底部固定,顶部自由或径向固定两种约束状态下,网格结构载荷质量比随缠绕角度、筋截面高宽比、环筋条数以及纵筋对...  相似文献   

14.
激光烧结铸造型壳强度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烧结覆膜陶瓷材料,形成然造用型腔壳体并直接应用于铸造,制作金属零件,由于在快速原型制造领域所使用的激光器功率普遍较低,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材料的直接烧结,目前所能实现的是覆膜陶瓷的间接烧结,即利用激光融凝陶瓷表面涂覆的有机物薄膜,使陶资粉末粘结成一个原型壳体。由此形成的壳体原强度较低,不能直接用于铸造。因此,二次烧结作为一种后处理工艺用于提高壳体强度,与烧结工艺参数对原型壳体强度的影响同等重要。通过试验分析,在烧结工艺参数中,扫描间隔和扫描速度是影响原型壳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其直接影响烧结原型第一强度的变化。二次烧结后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壳体的二次强度,满足铸造对壳体的强度要求,最后以整体叶轮的快速制造为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缠绕接头几种受力状态的解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合材料缠绕接头,利用Airy 应力函数,推导出与其相关的缠绕圆筒受内外压力的应力解析表达式,进而对缠绕圆拱形梁受弯矩以及受均匀拉伸载荷、不同材质复合材料多层缠绕圆筒承受内外压力的应力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文中讨论了接头内圆弧处应力集中系数随外/内径比值和环向/径向弹性模量比值的增加情况,并对复合材料缠绕接头的两种增强方法,即施加预应力或混杂材质缠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圆柱形压力容器价值可靠性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Tsai-Hill失效准则的基础上,结合价值和可靠性的概念,为复合材料圆柱形压力容器提出了价值可靠性设计的一种新方法,得到了计算功能费用公式,只要给定材质、可靠度和圆柱形容器外径,就能直径算出所需材料费用,有其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三维体元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层间剪切应力和拉(压)应力进行分析,同时计算了非对称层合板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文中分析了湿热应变引起的翘曲变形,并考虑了结构材料弹性系数是温度和水分比浓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飞行试验中飞行器薄壁壳体测量温度与预测温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一问题,采用气动热工程算法结合热传导计算方法,分析了测温探测器安装结构对测点温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对于薄壁结构飞行器在上升段有气动加热、其表面处于升温过程或热量由壳体表面向内部传导时,测温探测器安装结构对测点温度基本无影响。但当飞行器处于飞行中段,在辐射散热、表面温度低于壳体内部温度造成热量由壳体内部向外表面传导时,测点温度受原探测器安装结构影响明显,测量温度明显低于不装探测器时的预测温度;而采用本文提出的探测器安装方案,可明显降低对测点温度的影响,在飞行器的测点位置最大影响小于0.5K。  相似文献   

19.
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制备了三维多层缠绕编织、三维五向面芯编织和三维七向编织3种不同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系统分析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纱线轨迹,分别开展了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编织工艺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圆管的压缩承载、破坏模式及吸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编织结构圆管的轴向承载能力和破坏机制存在显著差异。三维多层缠绕编织圆管的环向纱体积含量较高,能有效承担轴向载荷,其轴向承载能力明显高于其余两类编织圆管。但由于纤维间载荷传递性能较弱,易发生脆性破坏,导致吸能效果最差。而三维五向面芯编织和三维七向编织圆管具有紧密交织的纱线结构,径向编织纱能有效限制剪切裂纹扩展,从而引发渐进稳定的开花式破坏,此类破坏具有较好的吸能特性。三维五向面芯编织圆管纤维断裂更加充分,吸能效果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20.
行星式液压振动器与惯性振动器有关,在这种振动器内部被作成实心、空心或在液压缸的端头带凸肩的工作元件(转子)多半沿壳体内的圆形轨道滚动。这种振动器的扰动力直接在接触点由转子传给壳体。这使得人们有可能在合理地选择材料和正确计算的情况下,制造出扰动力很大、非常坚固耐用和其它类型振动器无法达到的振动器。内装式结构方案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很长的工作寿命,因其内部不存在机械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