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邹建军 《国际航空》2010,(6):16-18,20
<正> 回顾我国航空公司2009全年与2010年第一季度的实际运营情况,可以看到2010年,中国民航乃至世界民航将在复苏与变革中前行。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中国民航在2009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陈新锋  杨海涛 《国际航空》2010,(10):16-16,18,20
在2009年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本文深度分析了国内航空公司的发展状况、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概况及中国民航维修系统的人力资源状况,并就机务维修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航立法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0岁华诞,而成立于1949年11月的中国民航也已经走过60个春秋。在这60年中,新中国民航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而起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纵观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民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保障、法制的健全。民航发展壮大的60年,也是中国民航法规体系建立和完善的60年。中国民航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民航行业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2010,(1):20-21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用航空》联合评选1.中国民航在世界民航范围内率先复苏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led the revival of world civil aviation截至2009年11月,全民航旅客运输量累计达到2.1148亿人,全行业整体赢利达到118亿元。这是我国民航年旅客运输量首次突破2亿大关。  相似文献   

5.
2009年,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1.33亿元,净利润1.51亿元,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在中国民航建设集团公司2010年工作会上,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民航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姚亚波明确了建设集团的战略目标“立足机场建设,以设计咨询为龙头,以建设工程总承包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持和推动力,打造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建设完整产业链,加强海外业务拓展,  相似文献   

6.
航空市场     
“十五”期间中国民航将购机400架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包括置换淘汰飞机在内,中国民航将再购进飞机400多架。到“十五”期末,中国民航的客运量将达1亿人次,航空货邮量将到280万吨。去年,中国民航的客运量达6722万人次,航空货邮量达197万吨,中国民航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列位次,已从1978年的33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6位,如果包括港澳民用航空的客运量,中国民航市场的客运量达世界第三。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民航大量引进了大中型干线客机,机队结构趋于合理,到去年底,中国民航拥有各类运输飞机257架,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用航空》2009,(11):57-59
2007年11月22日凌晨我国成功实施了缩小垂直间隔(RVSM),在我国大陆8400米至12500米之间的空域里,航空器间的垂直间隔由600米缩小为300米,飞行高度层由7层增加至13层,空域容量和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因空中管制原因引起的航班延误得到明显减少,民航发展的空域环境大为改善。而且,中国米制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标准已于2009年10月份正式生效成为国际民航标准,这在中国民航历史上尚属首次,有力地提升了中国民航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9,(6):12-14
《残疾人航空运输办法(试行)》颁布施行,2009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成都将成为全国第四大枢纽,IATA在京举行航空运输IT论坛,天津航空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2008,(8):43-43
为全面展示新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历程,推进民用航空科学技术交流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加强中国民航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国民航总局于2002年12月批准建设中国民航博物馆。海内外广大关心.热爱.支持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为之欢欣鼓舞,纷纷表达了他们为中国民航博物馆做出贡献的殷切之情。目前,博物馆展藏品的征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为了能使有价值的展藏品在中国民航的这一神圣殴堂得到充分展示,民航博物馆谨向社会各界征集下列民航物品和有关史料: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民航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37位上升到2005、2006、2007、2008年的第2位。中国民航在较短时期能够取得这一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在这一时期高速发展,GDP增幅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