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今天,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中航直升机工业正在充满信心地站在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直升机产业面临的机遇,对比了国内外通用航空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直升机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了解现在以及未来的中国直升机产业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中国直升机产业 4 5年的发展历程 ,总结了历史经验 ,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了新世纪直升机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空》2012,(5):52-53
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核心产业和大型航空骨干企业之一,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资产总额200亿元,职工15000余人,拥有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飞龙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和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主营业务为直升机制造业和通航运营业,是中国唯一从事直升机研制、营销、服务、运营的大型国有航空企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直升机     
2006年10月16日,中国直升机工业迎来了50周年大庆。回顾过去,可以看到中国直升机工业50年的历史是一部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创业史,是直升机领域全体人员不甘落后、激情进取的奋斗史。1956年10月16日,国家决定引进前苏联米-4直升机生产专利制造直5直升机,从此揭开了中国直升机工业发展的序幕。50年来,中国直升机工业作为战略性产业,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不断发展壮大。历经701、直6、直7、直8、直9、直11,我国先后研制生产了30多种型号共800多架的直升机,并参与EC120、S92、CA109等国际机型的研制,通过风险合作方式,研制直15型直升机,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直升机业经过45年坎坷历程,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新年伊始,在中航第二集团直升机部于北京召开的2001年度直升机主要厂所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直升机部部长兼中国直升机公司总经理王建秋作了题为《总结过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速直升机产业发展》的中心发言。本文以王总的发言为背景,概述了中国直升机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机遇和它所面对的激烈竞争和挑战,以及中国直升机业未来的发展方针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直升机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令国人难以忘怀。与此同时,我国军民用直升机在机队数量、机队构成以及应用能力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通过总结和反思,面对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业内业外发出了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直升机产业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7.
<正>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I)是有关行业内竞争对手的能力、弱点和意图的情报研究产品。直升机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国防甚至安全。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直升机产业发展水平还落后于先进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各领域、行业逐步向国外公司开放,本土直升机工业必然面临国外各直升机制造商的冲击。开展直升机竞争情报研究一方面可以使国内直升机产业从发展战略、产品研发上获  相似文献   

8.
吴希明 《国际航空》2009,(12):21-21
建立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迫切需要民族直升机产业的强大支撑;振兴直升机通用航空产业,也需要民族直升机产业的强力拉动。前不久,国家空管委员会正式下文,对东三省和广东地区的低空空域进行有条件的开放,给直升机潜在市场向现实市场转化提供了极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物换星移,时光倏忽,在祖国直升机事业繁花似锦,万紫千红之际,《直升机技术》期刊迎来了她的而立之年。作为中国直升机行业唯一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技术期刊,在其三十年的成长历程中,为新中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为祖国的直升机科研的进步,为我国直升机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她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直升机空中加油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通过对直升机空中加油技术现状的分析,展望了直升机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直升机空中加油技术并结合我国空中加油技术及航空产业现状,提出了直升机空中加油技术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发展直升机空中加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