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月面环境下实施钻取采样作业任务,采样钻具将受到驱动部件的高频冲击作用以及月壤交变载荷的复合作用,钻进过程中还可能需要钻具反转。为了确保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钻具的螺纹连接不松脱、不错相,对采样钻具螺纹连接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应用施必牢螺纹实现防松的方案,并与标准螺纹进行了对比性实验研究,验证了施必牢螺纹在采样钻具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山本晃教授对螺栓,螺母,螺纹牙受力及其变形研究的成果,导出了该理论条件下受拉螺栓在等载荷受力状态下,当螺栓螺纹采用标准尺寸,螺母螺纹的螺旋线形状,并依据实用性,从螺母螺纹加工方便考虑,提出了近似等负荷螺纹。  相似文献   

3.
通过螺纹最佳和非最佳二组三针M值的测算,实现了用非最佳三针对螺距、牙型半角都有误差的螺纹按参数实际值进行中径和单一中径的准确测量。用本文的方法,不需要按传统的三针测量法求解修正值和复杂的修正程序,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工厂计量室和加工过程中精密螺纹工件以及螺纹量规中径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螺纹孔测量试验,获得了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的光孔与螺纹孔孔位偏差、激光跟踪仪和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的螺纹孔孔位偏差,分析了螺纹孔孔位偏差与其轴线相对端面垂直度的相关性,并获得了螺纹配合的间隙量。试验数据表明,激光跟踪仪和三坐标测量机测量的螺纹孔数据一致性较好,基于测量工装的螺纹孔位置测量数据与光孔测量数据最大偏差约0.2mm,螺纹孔垂直度误差是造成此偏差的一个因素,但螺纹配合的不确定性和容差性使此偏差对螺纹孔的使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针对型号产品中大尺寸螺纹检测的难题,以激光三角法为理论基础,开展了螺纹参数的激光三角法应用方法、数据处理算法等研究,突破了螺纹牙型完整轮廓的检测技术,构建了螺纹检测校准装置,实现了非接触检测螺纹参数目的,可满足型号产品使用的大尺寸螺纹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6.
低电压(10V)下镁合金表面电化学氧化膜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高电压下氧化成膜有可能对镁合金基材机械性能造成损伤.研究了在以硅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电解液中,施加10~110V交流电压对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电化学氧化的成膜过程.探讨了氧化电压、氧化时间等对膜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对所获得氧化膜层进行了微观分析.结果表明:在10V电压下氧化就能获得与70~110V电压下耐腐蚀性相当的氧化膜层;而且在10V交流电压下获得的氧化膜层形成过程为颗粒状形式-连接成块状-完整的膜层-交错叠式生长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工艺装配可靠性提升的需求,提出一种螺纹拧紧力矩量化控制方法。利用非试验和试验环境的力矩值统计与分析,确定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螺纹拧紧力矩值区间;通过拧紧力矩强度理论计算,验证力矩值区间的合理性;结合试验台螺纹空间位置的具体特点,确定适用不同空间位置的力矩量化控制方法和流程,并在试验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发动机试验工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力值、扭矩多分量传感器,在此传感器的基础上,研究力值、扭矩两参数同步校准技术,从而实现了对拉扭疲劳试验机的系统校准,解决了以往分参数校准存在不可靠性的难题,保证了拉扭疲劳试验机各参数整体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科研生产中大螺纹件检测费时费力、检测准确度不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非接触扫描测头,配以三坐标架框架及转台等附件,组建非接触检测大螺纹件的检测校准装置的方案。通过扫描螺纹牙型的实际轮廓,计算螺纹的综合参数,并与标准螺纹数据比对,判定螺纹的合格与否。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机械连接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最典型的连接方式,因其在连接工艺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优势,使其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凸头螺栓连接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接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回顾了复合材料接头的机械连接形式,讨论了在拉伸加载下的失效过程,详细论述了复合材料接头的损伤模式;重点讨论了复合材料接头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复合材料性能(纤维类型、增强体结构形式、纤维与金属混杂层板、铺层角度及比例、固化工艺、初始材料缺陷)、紧固件性能(紧固件刚度、钉头型式、螺栓直径、螺纹密封、间隙配合、干涉配合、紧固件缺失)、连接板性能、侧向约束(拧紧力矩、预紧面积、补偿垫片、接触面摩擦因素)、几何效应(复合材料板尺寸、板厚与孔直径比、层合板宽度与孔直径比、孔端距与孔直径比、螺孔形状、螺孔质量、螺孔位置误差)、载荷(静载荷、动态载荷、疲劳载荷、蠕变、松弛、温湿载荷)等;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凸头螺栓连接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螺杆空压机加卸载工况下节能运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螺杆空压机的消耗功率,分析了空压机排气压力对其容积效率的影响,得到了空压机容积流量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螺杆空压机的运行能耗模型.在加卸载运行工况下,利用MATLAB对其运行过程、运行能耗进行仿真,通过仿真证明了存在最优的卸载压力线,使其运行能耗最小化.最后结合螺杆空压机加卸载运行频率和最优卸载压力线,给出了其在加卸载运行工况下最优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标准力值传感器、丝杆升降机及挂架结构取代砝码下挂方式,构成拉力计自动检定系统。采用步进电机驱动螺旋升降机丝杆解决了加载机构自动力值加载问题。系统自动采集标准传感器输出力值数据。采用摄像设备实时拍摄拉力计游标移动位置图片,上传到计算机,采用Hopfield神经网络智能识别软件进行识别处理,获得游标位移的数字信息,转化为测力计读数信息,由此构成拉力计自动检定系统,从而提高检定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材料混合连接结构拉伸性能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螺混合连接设计适当,能够提高结构的连接效率.针对复合材料胶螺(螺钉)混合连接结构中存在的分析与设计问题,在ABAQUS软件平台上建立了损伤累积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考虑了胶层物理非线性以及非线性接触等问题,连接结构拉伸强度及损伤破坏过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端头翻边、胶层厚度、胶层韧性以及接触面摩擦系数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合板端头翻边对混合连接结构具有增强作用,能够提高结构的拉伸强度;韧性胶层能够提高结构的拉伸强度,但胶层厚度对结构的强度基本没有影响;螺钉杆与连接孔接触面间摩擦系数越大,连接结构的拉伸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4.
四自由度对称并联机器人结构综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螺旋理论,分析了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中支链运动螺旋系与动平台约束螺旋系的关系,列举了五阶运动螺旋系的支链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四自由度对称并联机器人结构综合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针对动平台3转动1移动的运动特征要求,进行了结构综合,得到多种具有对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类型.结果表明: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与约束通过螺旋数学模型来表达简单直观,便于机构的型综合;同时该方法针对给定动平台的运动特征,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对称结构的型综合,有利于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的结构创新,为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适用于不同特性的螺旋齿面零件精密测量的两种典型的数学模型,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统一的接触几何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滚珠丝杠与滚动导轨副为主体的机械伺服系统在大型轮式零件尺寸综合测量中的应用 ,并分析了传动系统刚度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面向生物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机构型综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首先针对微操作的特点,提出了面向生物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机构选用与设计准则.列举了各种可能的3自由度并联机构型式,运用螺旋理论对3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构型综合的机理作了分析与解释.在此基础上,对3自由度平动并联机构进行了型综合.定性地分析了各类机构作为微动机器人机构所具有的优缺点,从而选择出适合用于生物工程领域微操作的机型.最后给出了机构的CAD模型和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18.
基于螺旋理论模块化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螺旋理论对模块化机器人的速度级和位移增量级运动学关系进行了分析,开发了模块化冗余度机器人的逆运动学控制算法.针对模块化机器人可能具有任意自由度和任意构型、可以经常快速安装和拆卸、易于可重构且由系列化、标准化部件组合的特性,开发了具有自动建模功能的模块化机器人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由模块构造器、机器人建造器、图形示教和运动规划仿真器等分系统组成.通过一个7-DOF模块化串联机器人抓放工件的演示实例验证了所提算法和仿真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含闭环支链的新型并联机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航天飞行器壳体套装过程中位姿调整机构刚度大、精度高的要求,对传统的支链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了一种支链为闭环结构的新型5-U(RRP)S/(8U)PU并联机构,并进行了分析研究。应用螺旋理论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建立封闭矢量方程,进行运动学正反解;应用螺旋理论求解机构的全雅可比矩阵;利用杆长约束条件绘制机构的定姿态工作空间;通过求解静刚度矩阵分析机构的刚度随位姿的变化情况;利用软件进行仿真,并与一般机构进行对比。通过分析,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航天飞行器壳体套装的自动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真空助力制动系统无法直接应用于新能源车辆的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集成电液制动(IEHB)系统,并形成样机。样机由中空电机、滚珠丝杠副、三腔主缸、人力缸及踏板行程模拟器等组成,集成制动助力、线控制动及再生制动等功能。设计了一种提高制动助力性能的滑模控制算法,并利用Lyapunov方程证明了该算法的稳定性。对本文算法及系统其他功能进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控制电机在三腔主缸内快速建立压力,并控制滚珠丝杠跟随踏板推杆一起运动,从而始终保持良好的脚感;系统可以实现线控及人力备份制动功能,且满足法规要求;踏板行程模拟器提供的脚感连续平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