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述了IEEE P1451.2和IEEE P1451.0标准下的偏二甲肼气体变送器的实现,系统主要由2个节点组成——STIM节点和软件NCAP节点,软件NCAP在LabVIEW平台上实现,STIM和软件NCAP之间采用RS232/485接口。系统实现了偏二甲肼环境下的各种参数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肼类燃料”一词,系指应用在航天工业中的无水肼(N_2H_4)、甲基肼(MMH)、偏二甲肼(UDMH),以及它们的某些混合物等火箭燃料。其中偏二甲肼使用较早,因为它具有冰点低,毒性较小以及使用性能良好等优点。其后,首先是无水肼(主要与偏二甲肼各50%配成混肼-50),然后是甲基肼相继胜作导弹和航天飞机的燃料。肼类燃料均属毒性物质。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呈弱碱性,吸入人体后会对呼吸道和眼睛起刺激作用,与皮肤接触则能引起化学烧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测量标准曲线、标准溶液、测量重复性和扩展等不确定度因素的基础上,对空气中偏二甲肼含量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定量评定,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肼类燃料(肼、甲基肼和偏二甲肼)发生泄漏时需对泄漏液进行消污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肼类燃料泄漏液的自然消污法、喷雾一稀释法、化学消污法、泡沫覆盖法和固体粉末法等消污技术,并对这几种消污技术对肼类燃料泄漏液的消污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肼类燃料,尤其是偏二甲肼,在导弹和运载火箭上都获得了广泛应用。我国一些液体火箭(包括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就使用了偏二甲肼推进剂。但是,肼类燃烧剂的一个突出缺点就是易燃易爆,在贮存、转注、试验、维修、加注等过程中,国内外都曾多次发生过着火爆炸事故。现就3起爆炸事故剖析如下,以作后车之鉴。事故一:违反规定空气增压,贮存容器爆炸伤人1.事故经过某年4月15日,某单位准备进行某型号导弹的姿控发动机试验。在首先进行的试车前准备工作中,发现为系统供气的气瓶内的氮气压力不足,不能满足试车间内包括推…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试验务件下,采用裂解质谱及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偏二甲肼(UDMH)颗粒物中絮状团聚物的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絮状团聚物的主要成分为聚四氟乙烯,另舍有少量UDMH及其氧化产物和细沙状颗粒物。细沙状颗粒物中可能舍有SiO2或有机硅氧烷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红烟硝酸、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等可贮存推进剂在战略弹道导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美国现役洲际导弹大力神Ⅱ(射程15000公里、当量1000万吨)所采用的推进剂就是四氧化二氮和混肼-50(无水肼和偏二甲肼50%);而在苏联方面,则采用可贮存液体推进剂的战略洲际导弹占绝大多数。在现役1398枚洲际导弹中,除60枚SS-13为固体推进剂外,其余550枚SS-11、150枚SS-17、308枚SS-18、330枚SS-19,其一、二级都采用了以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为推进剂的可贮存液体火箭发动机,占导弹总数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用显色剂(氨基铁氰化钠)对偏二甲肼水样进行比色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水中偏二甲肼低于0.05mg/L时对水样进行蒸馏浓缩,然后进行比色;浓度高于0.05mg/L时直接进行比色.检测下限可达0.01mg/L.该方法简单可行,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液体推进剂泄漏问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战略弹道导弹、战区弹道导弹,还是航天运载火箭,液体推进剂都被广泛使用。俄罗斯现役洲际弹道导弹SS18、SS19,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一、二级也都采用了相同的液体推进剂:氧化剂四氧化二氮、燃烧剂偏二甲肼;美国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和我国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10.
UDMH燃料库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玲 《火箭推进》2006,32(2):58-62,22
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评价了偏二甲肼(UDMH)燃料库重大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其危险性等级。对航天领域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四、推进系统长征二号C采用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泵压式推进剂输送系统和自生增压系统组成的推进系统,使用自燃推进剂,氧化剂为四氧化二氮,燃料为偏二甲肼。1.一子级推进系统一子级推进系统由组合发动机、推进剂输送系统、增压系统、火工品及电缆、机架等构成。(1)发动机一  相似文献   

12.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三)陈国华四、推进系统长征三号的推进系统由一、二、三子级的推进系统组成。一、二子级的推进剂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三子级的推进剂是液氧和液氢。1.一子级推进系统一子级推进系统与长征二号C的基本相同,只是长征三号的一子...  相似文献   

13.
陈国华 《中国航天》1998,(8):13-14,17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介绍:长征三号系列(六)陈国华图16长征三号A三子级发动机系统图四、推进系统长征三号A的推进系统由一、二、三子级的推进系统组成。一、二子级的推进剂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发动机的性能与长征三号的基本相同;三子级的推进剂是液氧和液氢,发...  相似文献   

14.
长征三号(LM-3)运载火箭由三级组成,一、二子级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三子级采用了液氢/液氧(LH/LOX)低温高能推进剂。 长征三号主要由北京万源工业公司和上海航天局共同研制。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总体设计及其配套的专用技术牵涉到10多种学科,70多种专业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可贮存双组元发动机 MAI-200试验研制概况:水力试验和点火试验结果。该发动机推力为200N,推进剂为N_2O_4/偏二甲肼。  相似文献   

16.
《航天》2010,(10):38-41
鲍克明:第一次科技委会议确定三大原则 我记得第一次科技委员会研究了几个重大问题。 第一个就是我国战略导弹使用什么燃料问题。当时争论很大,一种主张用液氧和煤油,这在美国、苏联都有这样的。但是钱学森同志提出一定要用可储存的燃料,即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这种燃料可以预先加到战略导弹里面,储存相当长的时间,而不是在发射之前临时加注。后来科技委员会形成的决定,支持在我国洲际战略导弹上使用可储存燃料。  相似文献   

17.
液体推进剂火箭爆炸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新华 《宇航学报》1997,18(1):80-85
本文提出了液体双组元推进剂火箭爆炸热辐射效应理论计算模型,并介绍了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推进剂爆炸实验研究结果。利用该理论模型计算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爆炸时产生的火球直径,火球温度,火球持续时间,火球漂移,火球辐射热流,高空环境对火球尺寸的影响,火球热辐射破坏危险距离等。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该理论计算模型可为载人航天器逃逸系统工程设计和航天靶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紫外光条件下,二氧化钛作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偏二甲肼废水的有关问题以及反应过程中化学耗氧量COD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催化剂煅烧温度、用量、以及初始pH值和添加H2O2对其降解反应的影响。目前实验条件下,最佳反应条件为TiO2在空气条件下300℃煅烧1h,投加量为2.5g/L,调节反应液pH值为7,适量添加H2Q等。400mg/L的UDMH 2h降解率达到90%,COD去除率为75%。  相似文献   

19.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76-76
2008年6月17日,欧洲自动货运飞船(ATV)首次将280kg的偏二甲肼(UDMH)和530kg的四氧化二氮(N2O4)补给推进剂转移到“国际空间站”上俄罗斯建造的推进剂箱内,用时不到0.5h。整个补给过程由法国图卢兹的ATV自动控制中心和莫斯科控制中心操作和监控。6月19日,地面控制中心向飞船下达点火命令,在约20min内,重约300t的“国际空间站”在飞船推动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液体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N2O4/UDMH)爆炸热过程特性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出了火球尺寸变化、火球持续时间、火球内部温度、火球辐射热流传递过程等热过程特性参数随推进剂重量、时间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比符合较好,表明理论预测模型的正确性。本文还讨论了火球升离地面的临界条件、高空环境对火球直径的影响和火球随风漂移等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