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用航空产业是民用航空产业的重要一翼,也是一个国家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中、美两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实力、产业政策、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的比较,分析了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存在差距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鼓励研发和飞行、维修、服务人员的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美国的通用航空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研究,分析了美国通用航空高度发达的主要原因,给出了美国通用航空发达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的启示;讨论了中国通用航空极度落后与制约发展的因素;阐述了大力发展中国通用航空的必要性;并对中国通用航空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通用航空在行业管理和理论研究过程中获得相关统计数据相当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没有建立专门的通用航空统计指标体系,现有的指标设置缺乏全面性和可供分析性,而且没有统一的数据统计口径.在对通用航空飞行活动进行重新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通用航空统计指标体系,由基础统计指标层、统计和重点分析指标层、发展评价指标层三个层级构成.  相似文献   

4.
通用航空在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为工业生产建设提供航空飞行服务的工业航空作业是通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尤为突出.结合中国不同地区自身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差异,研究各地区对工业航空的需求分布,可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市场发展提供了借鉴依据.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对通用航空缺乏有效监测,各类统计信息不完善,本文基于灰色星座聚类理论,从理论上探讨各地区对工业航空作业的主导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航掠影     
2007年10月26日,由中国航空学会和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联合举办的2007中国通用航空大会在西安市阎良区隆重开幕。2007中国通用航空大会为期两天,旨在为国内外通用航空领域的产业人士,打开一扇了解中国通用航空市场与政策环境的窗口,搭起一座开展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28日组委会还在蒲城举行了飞行表演。此次飞行表演的规模堪称是近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评价目前中国各区域通用航空发展水平,为国家政府层面、民航局层面、地方政府层面制定中国各区域通用航空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以2009年中国通用航空区域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七大中国民用航空地方管理局(华北、华东、东北、中南、西北、西南、新疆)进行区域划分,从各区域通用航空运营规模、运营效率两大方面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七个指标的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中国七大区域通用航空发展水平。最后根据灰色关联度值将七个区域的通用航空发展水平进行了由高到低的排序,并找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相对较好和相对落后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业内的共同判断是,未来5年,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将会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面对这样的机遇,像赛斯纳飞机公司这样的通用航空巨子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他们在中国的发展计划是什么?为此,我们对杰克·佩尔顿先生进行了一次专访,其思路表达了西方通用航空制造商的某些共识.  相似文献   

8.
刘功仕 《国际航空》2011,(10):22-22,24,26
当前,国内的通用航空,尤其是公务航空和私人航空持续升温。在很多时候,人们预测中国通用航空未来发展潜力的参照物是通用航空极度发达的美国。就此,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就中国通用航空的需求和发展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用航空成为发展热点公务航空作为通用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公务航空市场之一,但是中国公务航空市场整体规模较小、市场秩序尚不健全,还存在不少发展瓶颈,现有公务航空的发展方式难以支撑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期特别关注我国公务航空的发展模式,分析其发展阶段、影响因素,探讨解决方案,以期对中国公务航空的理性规划、务实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通用航空的基本状况、主要特点、政策法规、产业园区等基本状况的分析,并与美国等国家通用航空现状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我国通用航空已经到了快速发展的重要起步阶段,提出了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瓶颈,依据国家关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归纳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通用航空的几个方面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