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和铜合金材料及其制件,在储存和使用时往往极易变色和锈蚀。尤其带有装饰性的铜制件,更不易保持其外观色泽;焊接铜件时,在焊缝或焊点的周围不可避免的因焊接温度引起难看的颜色变化;航空产品在长期封存中防止铜零件的变色,仍然是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均用含有苯骈三氮唑的各种防锈油、气相防锈纸和有机涂层来防止铜制件的变色和锈蚀。但在使用时,尤其有表面接触电阻要求的电器元件,将很难使用这些方法了。制造印刷电路用的铜箔用苯骈三氮唑防锈时,会影响  相似文献   

2.
航空产品封存,以往一直沿用苏修旧的工艺方法,封存期限短(1~3年),往往产品还未出厂,或者未装机就已到期限,不能满足配套周转和部队战略储备需要。为解决长期封存问题,我部于一九六五年起组织了十四个厂、所选抽了58种典型产品、材料进行封存试验。十年来,这项封存试验有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3.
我厂自制WF-1是防止铜合金锈蚀和变色的高效能防锈油。在我厂铜网生产的工序间防锈已使用了十年多,生产实践证明,WF-1油可以确保铜网在半年以上的生产周期中不产生锈蚀和变色。此油在库存长期封存防锈中也使用了七年多,经油封的铜网可贮存三年不发生锈蚀和变色。 WF-1防锈油粘度小,是目前国产防锈油中粘度最小的,因此保证了涂油后的铜网、筘片在编网时不互相粘结。此油具有很好的启封清洗性、抗氧化性、重叠防  相似文献   

4.
从材料腐蚀与防护的角度,论述了某海防导弹长期封存的机理。并结合某导弹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可剥胶层封存研究及必要的物理性能试验。实践证明,可剥胶层封存工艺是成功的,为大型军工产品长期封存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脱水防锈油     
水膜置换型防锈油(俗称脱水防锈油)是一种能置换金属表面的水膜、防止金属表面腐蚀的防锈油。脱水防锈油除具有脱水性能外,还应起短期的临时防锈油作用。所以对防锈、腐蚀、重叠,抑制手汗等性能也必须有所要求,另外脱水防锈油与水(盐水、乳化液和水清洗液)的乳化能力应比较差,油中的脱水添加剂和防锈添加剂不应溶于水。这样在生产上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大大延长油的使用寿命,而且当油中的含水量在特殊条件下偶尔达到相当高的比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铝板防锈封存法,大部份是采用防锈油和石腊纸贴封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启封时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花费大量人力,而且在启封和清洗过程中会造成铝板划伤,因而带来大批铝板报废。为了克服这种浪费现象,我厂在研究三元尼龙涂层保护零件加工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前言苯骈三氮唑对钢及其合金有优异的缓蚀作用,用作缓蚀剂已有二十多年,国内在六十年代开始应用,目前大部分防锈油都含有它,为了提高它在油中溶解度和减少升华损失,国内曾先后研制过辛烷基苯骈三唑、十二烷基苯骈三唑,N.N—双(苯骈三氮唑亚甲基)月桂胺等。国外还有甲苯骈三氮唑,萘骈三氮唑等商品。下面综合一些资料报导,着重对苯骈三氮唑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航空辅机产品的封存期是指从产品验收合格封存之日起,到产品自封时为止的允许封存时间。这段期限的长短,将直接影响到航空产品的质量、战略储备、援外及组织轮番生产,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如何将这段期限规定得科学合理,必须要有一个以科研、生产及使用实践为依据的统一标准。过去绝大部分辅机产品的封存期是沿用苏联五十年代甚至四十年代的标准,短则几个月,长则二至三年。这些年来我们沿用这项不知其所以然的标准,给生产及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涂层封存导弹雷达罩透波率与密封性问题,并结合某导弹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控制雷达罩的用胶量,即可满足透波率和密封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缓蚀剂对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特定环境下的防护效果,对揭示缓蚀剂作用下 PCB的腐蚀规律、加强电子设备的腐蚀防护与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棚下大气暴露试验的方法,研究了 3种不同电子电气设备专用的缓蚀剂对 PCB在典型热带海洋大气环境下的防护效果。通过观察对比不同取样周期试样的表面腐蚀形貌、EDS能谱分析以及导通电阻测试结果,对不同缓蚀剂的防护性能进行排序。从宏观腐蚀形貌的角度分析,防护效果为 H2>H1,H3>无缓蚀剂;从微观腐蚀形貌和产物角度分析,H3的防腐蚀效果略优于其他 2种缓蚀剂;从电气性能参数角度分析,防护效果为 H2,H3>H1>无缓蚀剂。  相似文献   

11.
在长度计量中精密量具在日常的运输、使用和检定之后,为了防止其产生锈蚀等原因,往往需要用涂抹防锈油的办法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本文着重介绍了防锈油的熬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对航空仪表、电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高空、高速、高温、湿热和冰冻各种恶劣条件,同外从五十年代起,航空仪表电器产品就采用了密封或半密封结构,同时装配中的超净技术也不断被采用。六十年代密封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使用寿命及封存期限。目前国外不少产品采用密封结构,并实现了小型化。从对国外产品的分析看我国航空仪表电器产品,为  相似文献   

13.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试验设备)是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常用的设备。在生产、科研过程中,试验设备承担着各种产品的例行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其目的是通过试验来暴露产品设计、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和产品规范的要求。要达到这个目的,首要条件是,试验设备自身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试验条件和规定的技术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试验的真实性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由此可见,试验设备是否符合试验条件和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是产品试验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对产品的正确评价。因此,在产品试验时,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82-10金属水基清洗剂的配方和技术性能指标。对该清洗剂进行了清洗能力试验、防蚀性能试验、长期封存考察试验和贮存稳定性试验,结果均令人满意。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它可代替汽油、煤油用于工序间清洗,使用安全,费用可降低30-50%。  相似文献   

15.
王涛  陈国定  陈薄 《航空动力学报》2014,29(11):2767-2773
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航空发动机轴承腔气相介质的压力场和速度场,探讨了转子转速和密封进气量等工况参数对轴承腔气相介质压力和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工作表明:轴承腔气相介质压力随着转子转速、无量纲径向坐标、密封进气量的增加而增高;气相介质无量纲切向速度随着转子转速增高而增大,随着密封进气量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转子转速和密封进气量的增加,气相介质压力的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性均增高.通过计算和试验揭示出的工况参数对轴承腔气相介质压力的影响规律,有助于轴承腔气相介质流动物理特性研究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同一机载设备可能安装在同一飞机的不同位置,而不同位置可能具有不同振动试验要求。为合理选择典型振动试验条件,使同状态机载设备既能经受考核验证又能满足产品互换性要求,以累计疲劳损伤理论为基础,以仿真为手段,以试验为验证,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对产品寿命的影响,并以产品寿命为依据,得出了试验条件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定某产品的使用寿命,我们对该产品进行了全尺寸结构程序加载疲劳试验。当程序加载试验到6700使用小时时,由于工作急需,要求试验在短期内结束,并得出较正确的试验结果。根据这种要求和试验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修正线性累积损伤理论,按损伤度最大的一级载荷作等幅加速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ZL101A铝合金及以其为基体含5vol%,10vol%,15vol%和20voll%SiCP的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通过添加钼酸钠、硅酸钠等缓蚀剂在3.5%NaCl溶液中,将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在室温下浸泡一定的周期,采用失重法和SEM技术分别计算腐蚀速率和分析腐蚀后的微观组织形貌.试验结果表明SiCP颗粒增强物的加入对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腐蚀速率影响不大,甚至略有降低,SiCP改变了铝合金基体表面腐蚀的形核和发展,点蚀数量增加、深度变浅.添加缓蚀剂后,抑制了SiCP/Al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点蚀的形成,与钼酸钠缓蚀剂相比,硅酸钠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当SiCP颗粒增强物的含量达到15vol%和20vol%时,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测试性建模以及测试性验证试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用户对航电产品测试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因此在签署协议时已经规定了产品的测试性定量指标以及开展测试性建模和测试性验证试验的要求。首先收集产品测试性设计信息,梳理产品研制阶段开展测试性建模分析的流程,根据测试性建模的结论以及改进建议迭代产品设计,再开展测试性试验验证测试性建模分析的正确性,对改进后测试性设计进行验证,以实现产品的测试性设计迭代与增长,判定产品的测试性水平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飞机野外封存方法和包装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实际使用和保存的需要,一些装备需常年停放或贮存在野外。这些装备时刻受到环境的严重侵蚀,因此需进行野外防护和封存。 如何确定封存方法、选择或研制封存外包装材料是飞机封存的关键。1 根据封存环境条件选择封存方法。 环境中有侵蚀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大气、水、相对湿度、盐雾、温度、阳光和紫外线等。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