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光纤通道的航空电子网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先进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结构及先进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对采用光纤统一网络互连的要求;列举光纤通道(FC)互联网络的高可靠性、容错性和确定性等指标,并评估其适于作为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互连标准;描述FC在未来航空电子系统应用中复杂的体系结构和多种上层映射协议共用的解决方案;介绍1553上层映射(FC-AE-1553)、虚拟接口结构上层映射(VIA ULP)、音频视频上层映射(FC-AV)等三种FC的上层映射协议适用于未来航空电子系统应用的特点,分析三种上层映射协议在未来航空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机载火控雷达由于其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往往具有雷达领域最高技术水平。本文扼要阐述世纪之交机载火控雷达的工作频段、各种工作体制和各种系统技术。机载火控雷达是整个武器系统的航空电子系统中最复杂的设备,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做一概略的介绍,内容包括要求的确定、战术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系统概略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3.
宝石台计划表明通过在传感器中引入通用模块、资源共享与重构概念可以使新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的成本与重量降低一半,且使其可靠性提高两倍。传感器包括过去的射频传感器(通信导航.识别(CND、雷达与电子战(EW))。综合传感器系统(ISS)是针对射频航空电子系统的可承受性问题提出的一个概念开发与验证倡议。ISS的目标是定义一个开放系统结构(OSA),从而使航空电子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其具备规模生产的经济性,还可减少单独的模块种类、提高竞争能力,并可增加基于商用货架产品(COTS)的硬件与软件的作用。通过一系列采用开放系统标准的构建与演示验证工作,对ISS概念进行了验证。本文描述了射频航空电子系统要求,ISS开放系统结构,以及为验证标准所构建的演示验证系统。本文将描述针对2001 TAD的综合射频传感器开放系统结构,如何利用1997年实现的这一结构标准,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航空电子系统射频综合仿真系统(RFSS)主要用来产生被测雷达所需的表征空中运动的点目标、多目标等信号,并且建立各种电磁干扰环境,同时仿真被测雷达的航空电子系统综合环境。RFSS信号产生系统可以模拟目标回波,也可以模拟窄带噪声、宽带噪声以及杂波等干扰信号。本文主要是针对某型雷达在试飞过程中受到的某种形式的噪声干扰,利用线性调频调制噪声干扰实现方法和RFSS信号产生系统模拟产生所需要的噪声干扰模式,从而验证抗干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增强雷达在电子战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5.
对LTPB和FDDI两种光纤数据总线的拓扑结构、传输协议和消息延时等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LTPB总线是为航空电子系统设计的网络协议,它具有功耗低,容错能力和实时性强的特点,将成为未来飞行器上总线系统的主流。FDDI可支持很大的网络规模,技术成熟成本低,因此适合于大型民用机载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6.
航空电子系统在用数字地形高度数据作导航或导航参照时,要求对地形进行精确的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的测量,尤其是低空飞行时更是如此,直升机作低空飞行时,地这种测量的要求更严格,因为进攻性的人地莆跟随飞行迫切需要建立最小的水平和垂直间隙及精确的地形定位。要对离地主度(AGL)进行严格的定位,唯一的方法是用机载精确导航和存储的地形高度,但这样却限制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工作高度。本文介绍了一种卡尔曼滤波器,它在进行  相似文献   

7.
航空电子系统作为辅机是为主机配套的,但航空电子系统对飞机的性能和综合作战效能的影响越来越大,作战飞机的先进性除飞机的飞行性能外,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电子系统是否先进。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战飞机的整体性能的优劣取决于航空电子系统的水平,没有先进的航空电子就没有先进的飞机。国外战斗机上,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航空电子在战斗机出厂成本中的比例也是直线上升。例如,20世纪60年代的F4飞机中航空电子占飞机成本的12%;90年代的F-16D的航空电子占飞机成本比例则高达35%;在研的RAH-66中航空电子在飞机出厂成本中的比例竟高达40%。从国外对航空电子的投资增加速度,可以看出航空电子作为飞机性能倍增器在飞机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KX165甚高频通讯收发机是通用航空飞机必备的机载电子设备,KX165由于集成功能多,信号交联复杂,且传输信号多以模拟信号进行传输,给故障隔离与排除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论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KX165甚高频通信导航收发机的常见故障:不工作,灵敏度低、VOR/LOC指示误差大,下滑信标(GS)失效,显示故障等,并结合故障统计得到了接收机通信故障的排故分析流程,能够对其它类型机载电子设备的维护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使用遥控用光纤链路和宽瞬时带宽用光学时移网络的光控阵列天线。综述了为机载监视雷达设计的宽带共形阵天线的研制情况。介绍了L波段96阵元光控阵列的系统设计和性能。讨论了光学元器件和阵列孔径的封装技术。重点介绍了系统的宽带性能。为了验证用于目标识别(ID)和目标成像的50%瞬时带宽(550MHz,距离分辨率为30cm),测量了纳秒脉冲响应。应用基于时域脉冲测量的机内信号输入技术用于校准时移波束形成网络中的宽带元器件。  相似文献   

10.
ARINC424终端区程序编码解析与轨迹还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引言ARINC424格式是航空情报的一类重要数据标准,是机载导航数据库中的一项重要数据内容。ARINC是一家致力于航空通讯和系统工程的专业公司。它的股东由全球各大航空公司、航空电子设备厂商组成。  相似文献   

11.
许平 《空载雷达》1995,(2):7-12
地形跟随雷达的核心是控制计算机系统,它是典型的分布式机载计算机,其完成的功能是:地形跟随雷达的控制、数据处理、数字扫描变换处理和实现与飞机航空电子的通讯等,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形跟随雷达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2.
巴德欣  董永康 《宇航学报》2020,41(6):730-738
综述了分布式布里渊和瑞利光纤传感技术的主要技术原理、特点及发展概况,包括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布里渊相关域分析技术、动态布里渊光纤传感技术、瑞利光时域反射计技术和光频域反射计技术五项主要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在航天领域的可能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航空飞行试验的特点出发,阐明了安装机载遥测发射天线的基本原则及安装质量检验方法,介绍几种天线的具体安装方案,提出用三维计算技术定位机载发射天线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空载(机载、弹载)脉冲多普勒体制雷达中可编程DBS信号处理机的机理、结构及实现方法。研究了应用DBS技术提高空载雷达方位角分辨力的原理。提出了用高速位片实现的、采用微程序控制的可编程DBS实时信号处理机的硬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使DBS信号处理机在2ms内实时地处理完一幅子图像,其系统的多普勒波束锐化比可达15:1。  相似文献   

15.
在机载战术数据链系统中,数字Modem的实现是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一种以高速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调制解调器,由于采用了数字式的同步技术和信道的自适应均衡,该Modem具有同步精度高,抗多径干扰及抗信号衰落能力强等特点,而且,其灵活的硬件结构使得只需对软件加以修改即可构成各种不同调制方式的数字Modem。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将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新军事变革将使航空电子设备的演变朝着综合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综述航空电子设备的范围、演变过程,其中着重阐述了机载探测设备。最后阐述了航空电子未来发展的特点、综合射频孔径和综合光电传感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军用电子系统对网络实时性和确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FC-AE-1553作为一种实时性强、确定性高的基于光纤通道的命令响应网络协议,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航空电子环境的数据传输、飞行控制等领域。介绍了FC-AE-1553总线的基本特性,并以运载火箭遥测系统为背景,构建简单星形网络拓扑,采用FC-AE-1553总线协议为通信载体,验证FC-AE-1553总线技术在运载火箭遥测系统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周义 《中国航天》2001,(6):38-41
精确制导炸弹是在普通航空炸弹上加装制导装置,并改装空气动力控制面后而制成的一种精确制导武器。它既具有普通炸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特点,又具有空地导弹射程远、精度高的优势,并且载机携带方便,作战效费比高,便于大量装备使用,是目前世界上装备使用最多的一种廉价、高效、理想的空地精确制导武器。实战检验 引人注目  美国于1950年发动了侵朝战争,1964年又发动了侵越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军都使用了大量的航空炸弹。美国的机载炸弹研发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世纪60年代以来,航空炸弹发展迅…  相似文献   

19.
航空电子系统是典型的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文中根据航空电子系统分布式的特点 ,结合 ICD接口数据文件对消息流的规约 ,建立了航空电子网络的基于消息的源 -目的可靠度 ,针对单环和双环 SCI系统进行了可靠度分析 ,并对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机载发射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机载发射的研究内容和涉及的关键技术,提出了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发展机载发射开拓者一号(KT-1)固体运载火箭的思路和技术途径,初步探讨了机载发射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并初步提出了机载发射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