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据五角大楼宣称:潘兴Ⅱ导弹的头三次作战试验在佛罗里达州卡普坎那伏罗的东部试验基地获得圆满成功。发言人罗伯特B.西米说:12月16日及17日的导弹飞行试验是由已编入西德军团的士兵参加进行的。西米又说:这三次试验是按武器计划进程规定进行的。潘兴Ⅱ导弹技术目前已经成熟,作战部队应对其进行试验,以便作进一步改进。北约组织宣称:所有108枚潘兴Ⅱ导弹目前正在欧洲部署,到12月31日为止,中程核武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空周刊》,1985年4月29日一期上报导,美国和西德的官员说,在欧洲部署潘兴Ⅱ导弹的工作暂行仃止,直到对该导弹进行修改后再恢复。修改计划是对1月11日发生的着火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弄清事故的原因后确定的。那次事故是第一级发动机从包装箱往外起吊时突然发生燃烧,死3人,伤16人。事后军方和工业界进行了联合调查,弄清原因是静电对装药放电引起燃烧。该刊1985年5月6日一期上又报导说,美国陆军根据广泛的环境室试验结果,确定了潘兴Ⅱ导弹的修改计划内容,目前正在对全部潘兴Ⅱ导弹进行修改。这些修改包括以下几项:  相似文献   

3.
潘兴Ⅱ导弹     
作为对付苏联部署SS-20机动中程弹道导弹的一项措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正在计划研制和部署潘兴Ⅱ导弹。研制和预算 1958年美国开始研制潘兴导弹,1962年装备美国陆军,1964年把它部署在西欧,1969年改成潘兴IA。目前在欧洲有3个潘兴导弹营,共有108枚潘兴IA导弹服役。潘兴Ⅱ导弹于1974年开始研制,主要改进是提高精度。1978年开始加大射程,以对抗苏联的SS-20。1979年2月,潘兴Ⅱ进入为期56~57个月的全尺寸研制阶段。在此期间,打  相似文献   

4.
“潘兴”Ⅱ导弹代表目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的技术发展水平。它是第一种配有末制导的机动式再入飞行器的弹道导弹。从1983年12月起,它以一对一的方式逐步取代部署在欧洲的“潘兴”Ⅰa。  相似文献   

5.
潘兴Ⅱ导弹采用全数字式制导和控制系统,包括惯性测量装置、弹载计算机和地形匹配末制导系统。本文介绍了潘兴Ⅱ导弹弹载计算机的性能及其在制导和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布鲁塞尔讯——1月11日,正在西德黑尔布隆附近的卡姆波 Camp Red Leg 部署的潘兴Ⅱ导弹第一级固体推进剂发生意外着火事件。这次事故中,3名美国陆军士兵死亡,16名受伤。一个由美国陆军和承包商组成的调查组正在调查。这些原定给予第56野战炮兵旅的导弹未配备核弹头。但这次事故暴露了导弹安全性和所用装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美陆军1985年4月24日宣称,今年1月在西德的一枚“潘兴”Ⅱ导弹在装配过程中发生的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起火事故,是固体发动机内的静电放电造成的。历时3个月的事故调查报告说,放电电压是由于在低温和低湿度的情况下,火箭发动机在运输贮存容器中运动所引起的。调查还发脱,“潘兴”Ⅱ第一级发动机的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推进剂在低温时易于被静电放电引燃。这点是固体发动机制造业过去所不知道的。美陆军说,为防止在导弹上产生或积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对美国的技术十分迷信,似乎美国技术十全十美。但是近来的许多事实却表明,情况并非如此。例如,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的潘兴Ⅱ导弹试验时,16发中竟有5发未能命中目标。此外,美国三军决定暂时停止红外成象“幼畜”导弹、改进的“不死鸟”和“陶”-Ⅱ导弹的生产,人们指责生产厂商休斯飞机公司的导弹系统分部的工艺太差,质量管理有毛病。几乎是同时,美国海军撤回了12枚三叉戟-Ⅰ导弹,要求检查第一级发动机,因为它们在使用试验中出现了故障。事情还不止于此。休斯飞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潘兴Ⅱ导弹总体概况,重点介绍其姿态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数字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付苏联 SS-20导弹的威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部长理事会于1979年12月下旬决定:从1983年开始在西欧五国部署一支由潘兴Ⅱ型导弹和地射巡航导弹组成的双重核反击力量。这将是六十年代以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一次拥有能够打击苏联领土的导弹。采用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潘兴Ⅱ导弹的飞行性能,仿真研究中采用 U70弹道仿真程序,来确定导弹在实际发射中,由于某个硬件故障引起发动机喷嘴偏移的情况下,对飞行安全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2.
《航空周刊》1982年11月29日报导:陆军马丁·马丽埃塔公司研制的“潘兴”Ⅱ战区核导弹已在11月19日的第三次飞行试验中从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附近的麦格尔靶场发射,由于末制导时用来推动气动控制面的液压系统发生故障,这次试验仅取得局部成功。“潘兴”Ⅱ导弹的两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在7月22日进行的第一次发射中  相似文献   

13.
《宇航日刊》1983年3月10日报导:消息灵通人士昨天说,美国已发展了一种可以破坏瞄准西欧和日本的苏联 SS-20导弹精度的技术。他们没有具体谈及如何使用这种技术的情况,但一位曾经参与研制“潘兴”Ⅱ战区导弹制导系统的官员说,SS-20采取利用星  相似文献   

14.
美国原定在批量制造生产型潘兴Ⅱ导弹前,进行28次研制性和作战性飞行试验:其中近程7次,中程4次,远程17次。由于生产初样弹发生了困难,需要更换所有被污染的液体燃料减压阀,又不致耽误1983年底开始部署导弹的计划,美国陆军决定研制与  相似文献   

15.
潘兴导弹自1960年2月24日进行首次研制性试飞以来,至今共进行了413次飞行试验,平均每年约25次。次数最多的一年是1973年,共发射32枚导弹。潘兴导弹的历次飞行试验均在美国国内靶场进行。在东部的是卡纳维拉尔角东靶场,在西部的则有犹他州格林河靶场、得  相似文献   

16.
文介绍了美国陆军司令部技术小组对于1985年1月11日潘兴Ⅱ导弹事故的调查结果。文中对这次事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列举了一些证据,分析了事故起因,给出了调查报告提出的主要改进建议及陆军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防御日刊》1983年2月17日和《宇航日刊》1983年3月1日报导:美国陆军部长约翰·马许在2月16日对国内防务委员会拨款小组说,潘兴Ⅱ中程导弹在最近两次飞行试验中的成绩极佳,陆军认为该导弹可按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8.
“潘兴2”导弹是北约准备在美苏日内瓦中程战略武器谈判破裂后在欧洲部署的一种武器。“潘兴2”配备有一个极其先进的制导系统,这种制导系统能确保导弹具有极高的命中精度,并能使用一种小当量核弹头.这种武器可用于摧毁设防或不设防的导弹基地、机场、海军基地、  相似文献   

19.
目前,惯性导航技术和再入弹头技术正在取得进展,这将改进美国战略导弹突破苏联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和摧毁加固目标所需的命中精度。美国国防部打算在今后五年内花费10亿美元来完善现有的制导和控制系统以及再入弹头系统,包括准备用在 MX 导弹、潘兴Ⅱ导弹、三叉戟导弹以及小型洲际导弹上的突防装置。据国防部的官员透露,美国一方面在审慎地将各种先进技术用于已服役的导弹上,另一方面则力争将环形激光陀螺那样的新型装置用到今后的导弹上。预计称作侏儒的小型洲际导弹(SICB—  相似文献   

20.
《航讯》1983年6月21日报导:6月20日一名美军发言人公布,最近一次试射马丁·玛丽埃塔公司研制的“潘兴”Ⅱ导弹没有达到要求的命中精度。美国陆军于6月19日在白沙靶场进行了最新一代战术核武器的第13次发射试验。和过去在卡纳维拉尔角进行的一些全弹发射试验不一样,这次试射只包括导弹的第二级和再入器,并计划试验导弹的末制导系统。导弹发射和主动段飞行均属正常,但再入段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