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介绍多相正交序列的构造方法,对多相正交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多相正交序 列的移位序列作为扩频序列的通信方式,并给出接收端序列同步的实现方法。这种方式能解决低相数多相正交序列互 相关特性不理想,而高相数多相正交序列难以搜索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基于Sueh iro提出的一种多相正交序列构造方法,分析此多相正交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提出一种可转换为用于实际系统的多相扩频信号。理论证明该多相扩频信号具有优于原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并给出基于此信号的MC DSSS扩频通信系统模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相正交序列比采用WALSH码序列误码率性能略优。为多相正交序列在实际系统的应用拓展了道路。  相似文献   

3.
伪随机序列的相关特性对于码分多址和扩谱通信系统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了周期为4n的二值序列的自(互)相关特性,得到了几个一般性定理。作为推论,得到了M序列和正交序列自(互)相关函数只取4的整数倍的结论。本文给出的结论限定了该类序列相关函数的取值范围,为序列按照相关值大小进行优选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机组网系统机间测距精度受限于时域采样周期时延估计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联合正交频分复用(OFDM)前导序列和导频序列进行高精度测距估计的方法,利用最大似然估计和双向测距法将参与计算的序列测距估计结果按比例进行加权平均。同时,仿真分析了联合测距估计方法性能。结果表明:联合估计方法的前导与导频序列差分自相关间隔长度取典型值时测距精度能达到0.1 m以下,可在较低信噪比下实现厘米级测距精度,提升了集群组网测距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相参相关Weibull分布海杂波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零记忆非线性变换(ZMNL)模拟具高斯谱特性的相参相关Weibull分布海杂波的方法。由正交白高斯噪声序列经线性滤波器产生相关的正交高斯序列,用ZMNL将该序列通过非线性变换为相参相关Weibull杂波。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形成的海杂波信号与理论值吻合较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训练符号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时间频率联合同步算法。算法构造了每个载波上传输PN序列的训练符号,利用训练符号良好相关特性实现了定时估计和粗频偏捕获,再使用ML估计算法进行细频偏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信道和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新算法定时估计和频偏估计误差小、计算复杂度低。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分形图像的水印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种特殊的正交分形编码。分形仿射变换由值域块的均值和对比压缩系数共同决定。这种正交分形解码是一种均值常量的迭代。水印信号由m序列构成。  相似文献   

8.
数字上变频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先进的数字上变频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并讨论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实现单边带调制 ,以及直接序列频率合成器 (DDS)和数字正交移相网络的设计方法。其中数字正交移相网络的研制成功 ,是对希尔伯特变换器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在杂交桥函教研究的基础上,用重组杂交的方法,得到一种新型三值函数,并命名为重组杂交桥函数,其函数对应矩阵的列向量即为重组杂交桥函数的函数序列.该函数序列具有分组正交性和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并且序列中零的个数可调,可以得到更多具有零相关窗或低相关窗的序列族,这不仅丰富了函数序列的生成方法,而且进一步完善了杂交桥函数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准同步码分多址(QS-CDMA)中,影响系统性能的是零延时附近的部分扩频序列相关函数,而且奇相关函数和偶相关函数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文中对三种零相关区(ZCZ)序列的相关函数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BPSK调制方式,在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对采用上述三种ZCZ序列的准同步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关函数特性好的序列具有较好的准正交性,更适用于QS-CDMA系统。仿真实验还验证了系统性能与序列零相关区长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SpaceFibre星载网络中短时间内大量实时数据流的可靠传输,满足不同空间任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序列调度的新算法。该算法根据星载网络中的不同流量特征生成对应的二进制调度序列,可以很好地解决复杂数据流量的调度与不同数据流量带宽需求之间的权衡问题,实现了SpaceFibre协议框架下的QoS功能。最后给出了算法的延时性能分析与实例仿真,结果表明由该算法生成的二进制序列调度机制在传输时延上有着较好的灵活性和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非正态雷达杂波基带调制数据的数学产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概率统计计算中的反变换法和接受-拒绝法研究生成了幅度上服从瑞利分布、韦伯尔分布、莱斯分布、K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的非正态杂波基带调制数据,通过希尔伯特变换,生成I、Q随机数序列,并用MATLAB进行仿真。利用FPGA等实时产生出的雷达杂波基带I、Q随机数序列,经过数字正交上变频器即可产生出雷达杂波中频模拟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13.
空间目标光谱特征快速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完备正交函数系计算图象强度函数的数字投影特征序列,此投影特征既能反映目标的外形特点,又能反映目标的光谱特征,利用它不但能区分不同外形的空间目标,还能区分外形相同而光谱特性不同的真假目标。本文还介绍了空间目标光谱特征快速提取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方法。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边缘检测梯度算法和一种运动坐标系建立方法。用不同类型卫星图象做了大量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确定编队卫星相对轨道的容错UKF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对轨道测量设备出现连续野值引起的滤波误差偏大及发散问题,提出了基于残差正交性检测的容错UKF算法.介绍了非线性滤波在相对轨道自差确定中发展历程和容错UKF的原理、滤波算法和计算流程.根据测量设备出现连续成片野值时残差序列服从以野值为均值的正态分布这一特性,提出了基于残差正交性进行野值检测的思路,通过加权一个以残差方差的迹为参数的活化函数,构造在线修正的uKF容错滤波器,抑制野值对新息序列正交性的影响.在STK软件设定两颗卫星的轨道根数,生成相对运动的位置和速度,通过坐标变换,加入正态分布的误差和连续野值,构造卫星问距离、仰角和方位角测量值.根据C-W相对运动方程和空间几何建立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编制基于残差正交性检测的容错IJKF.滤波器的相对轨道确定程序.通过仿真计算,评估了连续野值对常规UKF和容错uKF轨道确定算法的影响,证实了容错UKF算法可以完成对连续野值的检测及在线修正功能,有较强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5.
孟东  缪玲娟  邵海俊  沈军 《宇航学报》2018,39(8):905-912
针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大失准角初始对准的滤波过程,提出简化七阶正交容积卡尔曼滤波算法(7th-SCQKF)。根据简化容积卡尔曼滤波(CKF)理论,推导出改进的简化七阶CKF算法(7th-MSSRCKF),改进了原简化七阶CKF(7th-SSRCKF)的性能;同时,在7th-SSRCKF和7th-MSSRCKF基础上,引入正交半径准则,提出简化七阶CQKF(7th-SCQKF)算法,提高了滤波精度;并将简化七阶CQKF(7th-SCQKF)算法应用到SINS的大失准角初始对准仿真中,结果表明,7th-SCQKF比7th-MSSRCKF的滤波精度高,验证了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郭艺夺  张永顺  童宁宁  沈堤 《上海航天》2010,27(3):18-21,64
针对传统子空间跟踪算法正交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基于数据投影算法(DPM),提出了一种步长为对角阵的正交DPM算法。算法运算复杂度较低,能提供标准正交的子空间,运行时无累积性误差;采用"自适应"而非固定搜索步长,能更好地匹配子空间的动态收敛速度,可进一步提高收敛速率并具有更佳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t≥4的正交试验用表,提出用多值逻辑的方法来设计多水平正交用表和交互表,给出了相应的逻辑设计公式,使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变成简单的多值组合逻辑的设计问题。文中讨论了多水平正交用表的逻辑变换及其逻辑设计及多水平交互表的逻辑设计,导出了系列通用公式。这些公式简单,易于计算机化,有助于正交试验优选法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序列偶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提出了序列偶和序列偶的周期与非周期自相关函数的概念,给出了最佳二进序列偶和二元互补序列偶两种最佳信号的例子,并讨论了序列偶在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Chrestenson函数的一种新定义及其复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交换群的表示论,给出Chrestenson函数的一种新定义,并利用这种新定义,讨论Chrestenson函数的正交特性、编号问题与复制特性。  相似文献   

20.
马海燕 《空载雷达》2002,(3):59-61,54
本文叙述宽带正交解调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正交解调器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