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大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是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课题,该系统的建立对提高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水平有重大意义,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试运行,对洪涝灾情、旱情、林(草)火情、雪灾进行监测评估,在我国防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该文论及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严重的沙尘天气,特别是沙尘暴及其危害。简介了研建完成的“少尘暴的卫星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及其监测评估实例。系统的研建促进了空间技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3.
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先后发生5.7级和5.6级地震,造成80多人死亡、70多万人受灾。地震发生后,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全力做好震情监视、趋势研判、灾情调查等各项工作,协助灾区政府做好有关应急处置工作。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案,全力开展灾害监测,获取震前资源三号卫星和资源二号02C星过境卫星影像,并组织技术人员进  相似文献   

4.
刘诚 《上海航天》2000,17(6):54-56
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一年来利用FY-1C极轨气象卫星开展地表监测和环境监测包括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海冰监测及植被监测的情况。指出由于该卫星探测通道比美国NOAA卫星多、过境时机适宜,因而在气象卫星应用于地表灾情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蔡登遴 《卫星应用》1999,7(1):32-34,51
介绍了林业系统在过去20多年里利用卫星遥感手段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森林火灾探测和灾情评估,森林生态环境和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资源一号卫星进行全国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灾害监测及损失评估和全国荒漠化监测等7项应用计划;建议建立国家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与评价体系,并对“资源一号”后续卫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改进提出了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诚 《上海航天》2000,17(6):54-56,60
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一年来利用FY-IC极轨气象卫星开展地表监测和环境监测包括火情监测、水情监测、积雪监测、海冰监测及植被监测的情况。指出由于该卫星探测通道比美国NOAA卫星多、地境时机适宜,因而在气象卫星应用于地表灾情和环境监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王晓青 《卫星应用》2005,13(2):44-48
叙述了我国地震形势和灾情形势,对空间技术应用与地震监测预报的物理基础进行了初步的描述,对目前地震卫星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我国地震卫星的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4月初的泰国南部洪灾危及10个府所辖的100多个地区,部分地区洪水超过两米深,受灾民众约200万人。泰国军方紧急疏散灾情严重地区的民众,而每天实日寸监测洪灾的卫星遥感图像为泰国有关方面及时了解灾情、确定救灾方案提供了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应用航天遥感技术监测评估洪涝灾情戴昌达Thispapergivesageneralreviewabouttheapplicationofsatelliteremotesensinginmonitoringandassessmentofflooddam...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波及全国20多个省区市。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空管系统干部职工以灾情为命令,视时间为生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各项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卫星监测冰岛火山爆发灾情 2010年4月14日,冰岛第五大冰川——埃亚菲亚德拉冰盖冰川下一火山喷发,火山灰升至万米高空,之后飘向欧洲大陆北部。大量火山灰致使部分冰川融化引发洪水,冲毁了附近道路和桥梁,还严重影响了欧洲地区的空中交通。  相似文献   

12.
环境减灾-1B卫星红外相机数据减灾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红外相机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减灾-1A、1B(HJ-1A、1B)卫星的3种主要载荷之一,具有宽覆盖、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的特点。文章介绍了以红外相机数据为主,并结合其他遥感数据在我国西藏东南部雪灾、华北地区雪灾、黑龙江火灾、中国北方大范围旱灾以及澳大利亚火灾等灾害预警、灾害监测和灾情评估等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红外相机数据在国内外雪灾、火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监测评估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当天全空管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紧急动员,坚决贯彻民航局空管局灾情部署,发扬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精神,举全系统之力,特别是在地震发生当日晚上开始,在三天之内全国集结陆续调集165台套、42名技术工程专家赶赴现场,支援西南地区航空交通运输通道的空管运行保障和恢复工作。西南空管局在全国民航空管系统的全力支援下,迅速恢复了空管运行保障能力,地震当日下午,在强烈余震下西南空管局仍然保障了11架航班安全飞行,同时保障了专机和重要任务飞行;  相似文献   

14.
现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都武装了功能强大的雷达指令监测设备。介绍了雷达指令监测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叙述了5cm接收机分系统和10cm接收机分系统的工作过程,在校飞,靶试任务中监测制导站和导弹的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介绍平流层飞艇的结构健康监测定义入手,说明了该系统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工作原理。在分析平流层飞艇运行环境和结构可能的损伤模式的基础上,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案展开了研究,探讨了平流层飞艇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为今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环境遥感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郑丙辉 《卫星应用》2006,14(1):35-40
针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阐述了当前环境遥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水环境遥感监测、城市环境遥感监测和自然生态遥感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及其成果,并分析了环境遥感技术的特点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1,(5):5-5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生里氏5.8级地震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案,全力开展灾害监测。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地震发生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案,成立了由该中心负责人亲自指挥的青海地震遥感监测应急小组,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和最有用的卫星遥感数据为地震救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域广阔,地貌复杂,海 岸线漫长,各种气候、气象、水文现象导致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危害严重,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每年因干旱、洪涝、台风、冰雹、雪灾、森林及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更是造成了30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发展我国自己的气象卫星系统,准确预报天气和气候变化,对重大自然灾害实行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监测,及时做出预报和灾情评估,为政府抗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大的现…  相似文献   

20.
环境减灾-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10-2011年发生在山东省的秋、冬、春三季连旱为例,介绍了环境减灾-1B(HJ-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获取了山东省干旱发展顶峰时段的HJ-1B卫星采集的多光谱和热红外遥感影像,利用ENVI 4.7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对山东全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面温度进行了反演,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山东全省的植被供水指数,并据此将山东省的干旱情况划分为5级,对该干旱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了验证结论的可靠性,将干旱监测结果与全国降水距平百分率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一致性较好。文章提供了HJ-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方面的一个实例,其监测结果为相关减灾部门的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HJ-1B卫星遥感数据在干旱监测方面的业务化运营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